建设中俄蒙风情兼得的跨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014-08-19 07:05王伟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满洲里景区旅游

王伟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思路,满洲里依托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区位优势、三国风情兼得的文化优势以及冰雪、草原、湖泊、湿地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坚持“贸游立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加速推动旅游发展模式由观光游为主导向休闲度假游为主导的转型升级,推动由“旅游名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升级,全力打造中俄蒙风情兼得的跨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一、以更富特色的理念,在持续提升“中俄蒙风情兼得”的品位上深入破题

我们要“按照城景一体化的原则,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5A级景区来打造”。目前,满洲里5A级景区的申报已得到自治区的高度认可,今年将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强化欧式风格,凸显“中俄蒙风情兼得”的特色元素,持续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服务功能。一是保持特色风格。继续按照“单体建筑特色突出、每条街道风格各异、整体形象和谐统一”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审批新建楼房,提高建筑精细度。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着力解决好城市建筑高度、体量、风格、密度及楼体色彩、容积率、绿化率、公共设施等配套问题。二是打造特色街区。规划建设碧桂园商业街、俄罗斯油画创作销售基地、南区石头房俄式休闲主题酒吧、观光面包房、玉石产业、蒙式餐饮等多条特色精品街区;适当点缀一批体现满洲里历史、文化或故事的街头小品,努力塑造一街一品、各具特色、处处皆景的城市风格。三是增加特色符号。在城市交通中,有意识地引导一些出租车公司在报废换车时,适当增加一些如“老爷车”、欧式电瓶车等旅游交通工具;在旅游旺季,还将开设一条从商业步行街到套娃广场和国门等旅游景点的俄式马车、米日干车的专用车道;聘请高端艺术公司,设计一些可涂在公交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上的欧式或蒙式特色标识,增加城市动感元素。四是提升特色亮化。坚持古典欧式与时尚动感有机结合的理念,提升亮化标准和科技含量,重点做好商场、店铺等橱窗牌匾的欧式改造和亮化,进一步凸显城市夜景“大气典雅、动感浪漫”的效果。五是抓好特色绿化。按照创建园林化景区城市的标准,确保“既绿更美”。所谓“既绿”,就是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大幅度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还要选好适宜树种,强化举措,确保树木的成活率。所谓“更美”,就是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打造,结合绿化地段周边的城市建筑风格,“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进行规划布局,通过在桥体、灯杆、墙体种植时令花卉绿植进行垂直绿化,形成花柱、绿墙,增强绿化景观效果。六是做好特色配套。按照“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理念,参考欧洲城市标识的设计标准,做好城市路牌指示、人行道板、卫生箱、公共厕所等细节功能的完善,做到设计美观、摆放合理、指向清晰,从细微之处体现城市完整的特色配套服务。

二、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再度塑造“跨境旅游”的品牌上深入破题

满洲里跨境旅游经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品牌效应,但依然存在人气还不够旺、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下一步满洲里将大力发展跨境旅游,力争建成中国游客赴俄罗斯的最佳中转站和俄罗斯游客入境中国的最大首发站。一是在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我市在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方面准备分两步走。第一步,在中方一侧先期拓展功能、深度开放,促动俄方一侧加快建设;协调海关、国检等部门允许俄方车辆、货物进入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交易。此问题已得到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和支持。第二步,争取俄方一侧尽快启动建设,尽早实现双向开通。我市将先期推动互贸区中方一侧功能拓展,完善基础设施,探索以改造大巴车随车带货的方式解决俄罗斯货物进入的问题。同时,积极推动中俄双方企业尽快正式签订协议,尽快启动俄方一侧建设,逐步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双向开通运营后,年接待中俄游客量有望突破2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百亿元。二是在争取政策权限下放上实现新突破。去年我市借助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试验区政策的有利时机,一批有利于跨境旅游发展的政策权限得以落实。停办了8年之久的边境异地旅游办照业务于去年7月正式恢复,公安厅出入境制证中心满洲里分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当天申领、当天出证,去年一个月的办理量相当于以往一年的量;加上已经落地的ATA单证册签证、赴蒙古国签证权和公务出国办证等一批管理权限的下放,极大增强了边境旅游吸引力。特别是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满洲里和绥芬河为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城市,届时俄罗斯客商可以直接用卢布在满洲里消费,将极大地促动对俄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购物娱乐将更加活跃。下一步,我市将借助国家有望出台支持试验区政策的新契机,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勇于先行先试的角度,制定上报多条关系沿边旅游开发开放的特殊政策,进一步提高边境旅游便利性和吸引力。三是在加强涉外旅游交流上实现新突破。今年是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也是中蒙建交65周年,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开展好俄蒙毗邻地区间的旅游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积极开拓俄蒙腹地的旅游市场,扩大在俄罗斯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乔巴山等地的旅游推介力度。深入开展“优环境、聚人气、促发展”专项活动,丰富活动内涵,同步促动俄罗斯方面提升市场环境,着力解决出境游费用偏高的问题。同时,我市还将协调解决好赴蒙古国旅游办理签证时间较长、费用偏高的问题。制作俄文版入境旅游指南和旅游地图,办好俄文旅游网站,运营好俄语新闻中心、发挥好俄语110报警电话的作用,及时发布各类俄文服务宣传手册,提高涉外旅游服务水平。

三、以更具活力的业态,在全面优化“休闲度假”的品质上深入破题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观光游为主导向休闲度假游为主导的转型升级,是破解当前我市面临的高端游客数量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水平低等诸多难题的有效举措。我市将立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推动旅游全要素提升,拉长旅游消费链条。一是推出更多旅游产品。按照“提升传统景区、打造新建景区、盘活萧条景区”的原则,提升呼伦湖、二子湖、套娃广场、国门等传统景区,推进中俄蒙零号界碑、世界木屋博览园、木文化博物馆、南区二道街俄罗斯风情园、猛犸公园、蒸汽机车旅游文化园、露西格拉斯小镇等新景区建设,盘活查干湖、欧式婚礼宫、达永山等未完工和运营不理想的景区,有效解决“资源多产品少、看点多卖点少”的问题。依托资源特色,瞄准目标和预期市场,在巩固发展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的同时,重点开拓商务会展、康体保健、生态养生、自驾游、俄罗斯人俱乐部等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等健身产品,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打造多个具备休闲功能的专项基地。在旅游与文体的融合上,办好国际呼麦大赛、艺术体操比赛、俄罗斯大马戏团巡演,提前做好宣传氛围营造,增加旅游卖点。树立“大旅游”的理念、“大旅游”的意识、“大旅游”的责任,形成融合发展的态势。旅游与会展融合上,丰富中俄蒙旅游节、冰雪节、选美大赛、北方科技博览会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旅游与医疗融合上,加快建设中蒙医国际医疗保健中心,力争今年建成投入运营。旅游与贸易融合上,加强旅游部门、外经贸部门与联检联运部门的联络,形成共同研究和推动旅游贸易发展的合力。二是推动四季均衡发展。今年我市有意识地将两个重大节庆活动向旅游旺季前后摆布,借助节庆活动带动提升旅游人气,推动夏季火爆向春秋季延伸。不断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特别是弥补冬季旅游功能缺失等问题。引入西航、万达、大中华国际商业新城等大项目落户我市,这些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使满洲里整体形成集旅游度假、生态住宅、酒店集群、商务会展、购物中心、国际影城、室内文化旅游街等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全天候、高定位的冬季旅游休闲度假功能。通过引进实施这类项目,既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服务,也解决了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四季旅游不均衡和留不住人的问题。三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满洲里草原文化、红色文化、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和异域文化融为一体,多种文化特质兼容并蓄,只有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文化视角审视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才能让游客感到有看头、有体验、有回味。下一步,我市将注重推动文化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自身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打造一批集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推出一批到具有满洲里特色的旅游商品。深度挖掘满洲里的文化资源特质,引进高端文化创意团队,开发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健康向上的原创娱乐产品和新兴娱乐方式,着力打造一台类似于《印象丽江》、《又见平遥》的大型实景剧或舞台剧,形成新的文化旅游卖点。推进文化和生态保护景区建设,保持好历史景观、俄式建筑、湿地湖泊等重要资源的原始风貌和文化特色,让文化的血液渗透到每个项目里,让满洲里的旅游项目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四、以更为务实的举措,在做大做强“基地”的规模和层次上深入破题

建设满洲里中俄蒙风情兼得的跨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一是通过规划引领,明确风格定位。统筹各区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既彰显差异性,又体现互补性,形成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发展格局。扎赉诺尔区依托历史文化和呼伦湖资源,重点打造扎赉诺尔博物馆、蒸汽机车旅游文化园、猛犸公园、蘑菇山旧石器遗址、矿山公园等景区,做好呼伦湖景区的保护开发工作。合作区以木文化为切入点,按照既是工业园区,又是特色小镇,也是主题景区的标准,加快旅游与工业融合,重点抓好木文化博物馆、世界木屋博览园等景点景区的建设。互贸区突出异域风情,以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为突破口,拓展功能,完善设施,推进双向开通。东湖区突出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依托观光农业、界河湿地、战争遗址等旅游资源,推出观光农业游、界河湿地游、历史文化游、四季冰雪游等旅游产品,打造达永山综合景区、露西格拉斯小镇、水上红色秘密交通线、中东路战争遗址等景区。敖尔金区着重体现“蒙元文化”,突出地域特点和草原优势,将“蒙元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到建筑风格及招商项目当中,做好旅游品牌打造和旅游市场培育,发展成为典型的观光旅游畜牧区。二是加强区域联动,形成集聚效应。加强与呼伦贝尔腹地和俄蒙毗邻地区间的旅游资源、信息、利益共享,形成时间紧凑、内容丰富、优势互补、游览性强的全域旅游格局。重点围绕草原、冰雪、湿地、湖泊等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异域、蒙元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三国风情之旅”、“边境深度之旅”、“特色冰雪之旅”、“红色追忆之旅”、“湿地生态之旅”、“环湖游轮之旅”、“休闲自驾之旅”、“多彩节庆之旅”等八大主题旅游产品。继续做好满洲里—海拉尔—阿尔山、满洲里—额尔古纳—海拉尔、满洲里—红石—赤塔—伊尔库茨克、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乔巴山—肯特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中俄蒙环线自驾游线路的开发培育工作,最终形成景点串成旅游线、带动旅游区的品牌引领效应。三是突破交通瓶颈,增强可进入性。航空方面,国际航线上,已开通了至俄罗斯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蒙古国乔巴山、乌兰巴托等国际航线,实现了对俄蒙毗邻地区的全覆盖;今年拟增开至韩国首尔的航线,国际航线将达到7条、辐射俄蒙韩3个国家8个城市。国内航线上,拟增开经天津到上海、经大连到济南、经太原到深圳、经青岛到厦门、经烟台到南京和由郑州经我市到漠河,以及直达武汉、长沙等地的8条航线,航线数量达到16条,可抵达国内19个城市。此外,呼伦贝尔市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稳步推进,以海拉尔、满洲里、加格达奇、扎兰屯4个支线机场,根河、新右旗、莫旗、莫尔道嘎、满归5个通用机场为核心的机场群正在形成,呼伦贝尔市域内的一小时旅游空中交通环线即将实现。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融入呼伦贝尔通用机场群,加强与阿尔山、漠河等航空旅游合作,促进与周边地区旅游发展一体化。铁路方面、公路方面,也将多措并举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把“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宾至如归、流连忘返的感受。推进服务信息化方面,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及时向旅游者提供交通、气象、安全、医疗等信息服务,着力构建面向景区、面向游客、面向商家,比较完善的全市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推广数字管理与服务技术,实现车辆调度、自动引导、安全监控等功能,以科技化、信息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突出服务个性化方面,赋予“优环境、聚人气、促发展”活动新的内涵,建设“诚信满洲里”、“效率满洲里”,开展评选诚信旅游企业、特色餐饮店、特色旅游纪念商店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做好“定制化”市场、“新生代”市场、“银发”市场等未来主流消费群的个性化服务。推广服务标准化方面,积极引进和转化国际标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服务模式。研究借鉴丽江等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优化旅游服务模式,扶持企业发展。五是加强旅游营销,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央视一套做全年旅游形象营销广告,进一步提升满洲里旅游的知名度,做大旅游宣传声势。做好重点客源地的营销,在东北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旅游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并与北京、海南、大连、秦皇岛等国内旅游城市联手赴俄开展“跨境游”宣传推介。广泛开展商业营销,深化与内地知名旅游公司对接、洽谈,精心包装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积极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提升在住宿餐饮客户端上的宣传。

猜你喜欢
满洲里景区旅游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