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技”之长 疏传媒之惑

2014-08-18 02:47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7期
关键词:报业传统媒体

上海报业集团 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杨俭俭: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报业的深入应用,报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了报业进一步转型发展的瓶颈,移动互联网和全媒体的应用需求和功能要求更复杂,报社很少有这类人才。技术外包太花钱,那应该找谁呢?比如,像上报集团三个新媒体项目“澎湃”、“上海观察”、“界面”等,做到一定规模以后,技术再外包,危险性就很大,而且做不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开发和技术团队,打造自己的统一平台。这样做可能成本会很高,因此,我们必须换种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锁定一支好的技术团队,借用外力合作运作这支团队,来解决报业自身的技术瓶颈呢?我们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探索和认证中。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 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宫喜祥:国内传统媒体推进融合发展的实践大致有四类模式:

1.“借船”模式,传统媒体借助独立的网络平台,生产、分发、推介自己的内容和产品。比如,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设法人帐号。

2.“造船”模式,独立运营自己的新媒体,像很多纸媒就推出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一些传统媒体还涉足LED户外电子屏。例如人民日报的电子阅报栏现在全国已近2万台。

3.“买船”模式,收购、并购。2012年浙报集团斥资近32亿人民币收购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100%的股权。浙报传媒表面上买了游戏,实际上买的是一个自主的用户平台。

4.“卖船”模式,转变经营重点,关注非传统的媒体业务。但这种模式不具有代表性。

技术创新是听上去是“高大上”的好事,可作为西部省份党报的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技术创新,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浪费。我们这样的单位,不可能走在全国报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潮头,更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是“借船”和“造船”,比如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建立自己的新闻客户端app.“买船”和“卖船”的举动,现在对贵州日报还不太合时宜。

大家都知道,创新是好事,可创新也是高风险高收益。贵州省正在搭建贵安新区大数据云平台,实现贵州省后发赶超,跨域式发展。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也在加大力度,学习全国兄弟媒体的先进经验,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新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副总裁 黄平:关键在于“有效应用”,并以此为导向。传统媒体对数字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虽然说我们传统媒体一直在说发展新媒体,但真正的转变并未完成。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有所创新,如移动互联、电子出版都已经有了,但大家对推动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还未彰显,我们尚未真正找到它的赢利模式。我认为传统媒体的技术创新必须立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践不断地完善,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捷径是没有的。目前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都尝试探索,如果一味地去追新、追潮,投入大量的经费和精力见不到实效,将会打击我们的信心,代价太高。因此,我们更注重“实用、实效”,通过实践来检验,尽量运用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多学习、多借鉴别人经验和教训,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信息技术部主任 何 :我认为,传统媒体的技术创新必须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从传统媒体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思维向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的转变,这个需要大量的学习,比如微模块、融合架构、云计算、大数据、语义分析、可视化,只要有兴趣这个不难;二是掌握互联网产品研发规律,打造一支产品经理喜欢的开发人员队伍,甚至技术人员可以自己发挥优势转型做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产品,一定还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研发人员,不能都外包;三是必须形成“工程师”文化,这个最难,并且一定需要传统媒体的一些创新和突破,目前来看反而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做的较好。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总工程师 蒋纯:新媒体是技术引领的革命,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对手相比,技术是明显短板。在技术方面,根据业务创新的要求,完成合适的技术规划,参照互联网竞争对手的行业水平,提升技术队伍在媒体中的地位、提升技术人才的人才比例,打造技术文化和技术基因非常重要。同时,必须始终以重点技术项目为抓手,以应用带动技术进步。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党委书记、社长 方立明:从深层次看,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冲击和挑战,主要根源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传播手段、传播观念等方面的颠覆。在技术创新方面,传统媒体并没有优势,也没有捷径可走。要满足目前传媒行业对技术的需求,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借力,二是整合。自主研发能力固然重要,但作为地市级报业集团,实事求是地说,技术水平、技术人才在自主研发方面还有所欠缺。什么都靠自己,不是媒体融合时代的行为方式,开放、共享才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我们要做的是依靠目前已有的成熟的技术、平台、手段借力发展。技术可以借,但怎么用还得靠自己,要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在新技术应用上进行创新,把新闻的特色、传媒的特点、传播的特质融进去,使之为我所用,做到善用。也就是利用新技术,实现媒介资源、信息内容、平台终端的有效整合,把传统媒体原有的资源优势,通过新媒体技术迁移、导入到新媒体平台,使之放大、倍增,为更好地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服务。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新媒体中心主任 贺庆华:行业媒体在整个传媒行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市场化程度和运营方式有别于中央媒体乃至商业媒体,应用新技术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整个行业读者的阅读和使用习惯,所以更适宜采取稳健的技术路线,不能当晚起的鸟儿,也不能当早起的虫子,更不能当乱跑乱撞的鸟儿。

如何使用好现有的成熟技术,通过集成、整合各种传播技术,建立我们独有的传播平台来满足行业干部职工、满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更为重要。

所谓捷径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行业的需求就是行业媒体技术创新的方向,这样的技术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中国石化报》 副社长 于永生:新媒体都是以新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引领了新媒体的发展。从Google和Facebook,到国内的百度、新浪、腾讯等都属于新技术公司。

传统媒体的发展一直以来也没有离开过技术创新。最早的技术创新包括新闻采编技术的创新、新闻信息整合处理技术的创新,以及报纸生产和新闻纸印刷的技术创新等等,通过使用新设备及利用新技术,使所属报刊获得更好的影响力和广告效益。现在传统媒体转型更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再造数字化平台,为全媒体(移动客户端、手机报、微信等)发布提供便捷、快速、稳定的发布渠道,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又成为技术创新的目标,时刻引领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报业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做网络直播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论新闻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报业集团应对策略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报业集团如何布局全媒体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