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托

2014-08-18 11:28印喜彬
辽河 2014年7期
关键词:王倩杨帆妈妈

印喜彬

下班后,郑义又来到欣欣饭店,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来,点了两个爱吃的菜,要了半斤白酒,自己慢慢地喝了起来。其实郑义平时不喝酒,只是近来心情郁闷。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失恋了。处四、五年了,平时两人关系非常好,眼看快结婚了,女方提出分手了。这能不郁闷吗?原来,郑义在大学期间处个女朋友,名字叫王倩,王倩长得跟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动人。两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好不快哉。毕业后,随着郑义考入农行,王倩考入移动公司,结婚的事就提上议事日程。可是,一要结婚,问题就出来了,原来郑义的父母住在农村,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能供郑义大学毕业已经相当吃力了,婚房郑义父母无论如何是没钱给他们买的。就为这婚房,两人的婚事就不由自主地往后拖了。这一拖不要紧,有人就乘虚而入了。这人是谁呢?这人就是移动公司老总的儿子叫钱昊。钱昊凭借着家里有钱和父亲在移动公司的地位,对王倩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也许是爱的基础不牢,也许是物质力量的强大,也许是嫁给老总的儿子前程似锦,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曾经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便成为历史,王倩提出与郑义分手,投入到钱昊的怀抱。这事对郑义的打击太大了,郑义为这事整天无精打彩,茶饭不思,晚上下班后,就到饭店喝酒。

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别是分理处主任齐杰,更是挂在心上。“这孩子总这样消沉下去,后半生不就毁了吗?”于是,齐杰主动找郑义谈心,劝他振作起来,告诉他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心胸开阔,积极向上,才有美好的未来。通过多次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郑义终于解开心结,又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这以后,再有人为他介绍女朋友,郑义便一概婉言谢绝,连看都不看。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再不考虑恋爱之事。说实话,郑义小伙长得帅,有才气,又有农行这样的好工作,只要他松松口,找个女朋友其实并不难。可是,他就是不找!大家都说,还是缘分没到,缘分到了挡也挡不住。

这一天,郑义正在柜台上为客户办理业务,走过来一位姑娘,手里拿着一张借记卡,两张身份证,一张是卡主人的身份证,一张是姑娘本人的身份证。姑娘把一张卡和两张身份证同时递给郑义,要求为借记卡密码挂失并重置。郑义接过借记卡和身份证,认真地审核一下,然后对姑娘说:“按照制度规定,可以为您办理密码挂失,至于密码重置只能卡主人自己来办理。”“这不是两人的身份证都在吗,也不能办?”姑娘问。“不能,密码重置只能存款人自己办理。对不起,我不能违规操作。存款人自己不能来吗?”郑义问。“这是我母亲的工资卡,现在,母亲已经得了脑出血,卧床不起,来不了了。现在就等着这钱治病呢!”姑娘说着,两行热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您别哭,我找领导想想办法?”郑义说着,锁好钱箱,退出电脑,来到主任办公室,把情况向主任齐杰做了说明。齐杰想了想,对郑义说:“咱们去她家里一趟,现场办公吧!”到了姑娘家,只见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只是屋里寒酸了点,使用的还是过去21英寸的老式电视机。姑娘的母亲躺在床上,看到有人进来,挣扎着想起来,却力不从心。“妈,您别起来了!这是农行员工,来咱家给您办密码挂失和重置。”老太太点了点头。郑义和齐杰一边为老太太办理相关手续,一边与其聊天。老太太病得很重,说话不连贯,断断续续的,但意思还能表达完整,只是听起来费点劲。从老太太断断续续话语中,郑义和齐杰了解到,老太太有个儿子叫杨帆,2010年死于玉树地震。姑娘叫郝梅,是儿子的生前女友。自己病重后,没人侍候,姑娘就辞了工作,来侍候自己。正说着,从另一个房间中出来一个老头,目光呆滞,还有些胡言乱语。只见郝梅走过去,挽着老人的胳膊说:“爸,您快回屋去,这有客人。”说着,把老人搀回房间中。老太太又断断续续地对郑义和齐杰说:“刚才出来的就是我老伴,患精神病十余年,发作时打人。”这时,郑义和齐杰,对郝梅肃然起敬,被她的无私行为深深地感动着。临走时,齐杰握着郝梅的手说:“你太高尚了,我们应该向你学习。这样吧,我们农行虹桥分理处愿与你们家结成帮扶对子,你家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向我们俩说,我们一定帮助你。”然后,双方留下了联系电话。郑义与齐杰出屋下楼时,正与郝梅的对门相遇,对门一家也对郝梅一家人很同情,对郝梅更是赞不绝口……

十天后的一个凌晨,郑义和齐杰正在睡梦中,忽然接到郝梅的急促的电话,说:“母亲犯病了,需要马上去医院……”郑义和齐杰二话没说,急忙起床打车来到郝梅家,帮助郝梅把老太太送到医院。到医院后,两人又是挂号,又是交住院押金,一直忙到天亮。齐杰对郝梅说:“我得上班了,你又得照顾病人,还得照顾家里的精神病老人。你一个人忙活不过来,让郑义留下来,帮助你!”说完,齐杰又嘱咐郑义几句,就回单位安排工作去了。

郑义连续十几天的时间,帮助郝梅侍候病人。但端屎端尿等脏活郝梅从不让郑义干,都是自己干。经过十余天朝夕相处,郑义了解了郝梅的身世。原来,郝梅是四川玉树人,2007年与杨帆同时考入长江大学,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学习,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确定了恋爱关系。2010年4月,郝梅的家乡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两人迅速赶到玉树,可是,郝梅的父母在地震中双双遇难,这一结果让两人悲伤不已,痛不欲生,尤其是郝梅,哭得死去活来。虽然父母不在了,两个人还是决定留下来做志愿者,为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祸不单行,在一次做义工时,又发生一起余震,本来歪斜的房屋山墙坍塌下来,向郝梅方向倒来。说时迟,那时快,在另一侧的杨帆迅速跑过来,把郝梅推了出去,郝梅得救了,杨帆却被砸下来的山墙压在底下。等把杨帆挖出来时,杨帆气息微弱。郝梅看到气若游丝的杨帆,“哇”地一声哭出声来,一边哭一边抱着杨帆的头,说:“杨帆,是我害了你,你是为了我呀!”杨帆望着郝梅,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嘱托郝梅:“梅,我——不行——了,替——我——照——照顾——好——父母。”郝梅使劲地点着头。杨帆说完就永远地闭上眼睛。杨帆是家中独子,他父亲患有精神病,杨妈妈把人生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杨帆身上。怎么让杨妈妈接受这一现实呢?事后,郝梅捧着杨帆的骨灰盒,千里迢迢来到杨家,跪在杨帆的母亲前,声泪俱下地说:“妈妈,您失去了儿子,我失去了父母。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妈妈,我就是您的亲女儿!”杨帆的母亲一把把郝梅揽在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好闺女,以后你就是妈的亲女儿……”这以后,郝梅就像亲女儿一样,每逢假期就回妈妈这。一晃,大四毕业了,郝梅在广州一家外资企业找到了工作。由于路途远,不能总在妈妈身边,郝梅就每个月都给妈妈寄钱,并每逢五·一、十·一和春节,无论车票怎么难买,郝梅必定想方设法回来与妈妈团聚。可是,今年五月份,郝梅突然接到邻居的电话,说妈妈得了脑出血,住进了医院。郝梅急忙请假回来,赶到医院看到妈妈时,妈妈已经不会说话了。看到郝梅来了,妈妈嘴角露出笑容,流出幸福和欣慰的泪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妈妈的病情稳定了,大夫说不用住院了,回家继续吃药治疗就行。于是,郝梅为妈妈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后,郝梅本想为妈妈雇个保姆,自己好继续回单位上班。可是,雇到保姆后,患有精神病的爸爸时常发作,对保姆非打即骂,所以,再也没有保姆敢来。不得已,郝梅只好辞去工作,专心侍候父母。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在郝梅和郑义的悉心照料下,杨妈妈的病比以前好多了,拄着拐棍自己可以慢慢地走动了。这一个月时间,郑义仅在医院陪护十余天,就上班了。上班后,郑义也放心不下她们母女俩,每天下班后,都到医院看看,帮助料理一下,直到无忙可帮了,才回自己的宿舍。长时间的接触,郝梅的美丽心灵深深地打动了郑义,另外,郝梅也很有才华和能力。这些都在郑义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也可以说,郑义喜欢上了郝梅,也深深地爱上了郝梅。可是,郑义向郝梅表白心迹时,却遭到了郝梅的婉言拒绝。杨妈妈出院后,郑义每天下班后,都一如既往到郝梅家里去帮助照料杨妈妈,直到把老人的事料理完毕,才回宿舍休息。其实,郝梅并不是不喜欢郑义,郑义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心地善良,说话办事很稳妥。只是郝梅觉得自己目前没有工作,两位老人还需自己照料,负担太重,不想拖累郑义,不想让郑义跟着自己活得太累,因此,才婉言拒绝了郑义。

脑出血这病,对老年人来讲不好治,并且容易复发。半年后,杨爸爸精神病发作时,又砸东西,又骂人。杨妈妈一着急上火,病又犯了。这次病来得急,犯得也重,出现意识障碍。郝梅在郑义的帮助下,迅速将母亲送到医院。这次住院发生一个插曲,那就是没有治疗费用。目前,郝梅一家,只靠杨妈妈的退休金维持生活。杨妈妈得病后,常年吃药,杨爸爸还有精神疾病,侍候两位病人,郝梅也无法出去工作。虽然杨帆牺牲时,国家给予了抚恤金,但为杨妈妈治病,早就花没了。杨妈妈虽然有医保,但是,目前自已支付的那部分钱也不够。何况按照规定,治疗费用必须自己垫付,等出院结算时,医保才支付报销那部分。郑义把上班以来的积储全部拿出来,交了住院押金。可是,几天时间,押金就花没了。没钱可怎么继续治疗呢?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郑义把郝梅一家的情况反映给农行虹桥分理处主任齐杰,齐杰又向上级支行反映,支行行长很重视,支行工会号召全行员工为郝梅一家捐款。捐款活动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媒体的深入报道,挖掘出郝梅的典型事迹,当地晚报以《大爱无疆》为题,报道了郝梅为了侍候牺牲男友的父母,竟辞去了工作,千里迢迢来到男友父母家的感人故事。随着媒体的报道,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先是医保办预支了治疗费用,杨妈妈所在单位工会来看望慰问,并给郝梅安排一个既能照顾好父母,又不影响工作的岗位;市民政局为杨爸爸办理了低保;市文明委派人来看望,并把郝梅的事迹上报,授予她为该市“道德模范”。

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杨妈妈的病得到了及时、彻底的治疗。治愈的程度比上次强多了,虽然还得柱着拐杖走路,但基本上能自己料理自己了。郝梅也有工作了,杨妈妈一天到晚脸上总是挂满笑容。经过这两次的病患,杨妈妈对郑义也越发了解,越发喜欢了,不时地在郝梅面前吹风,赞赏郑义,劝郝梅接受郑义的一番好意。其实,郝梅并不是不喜欢郑义,她很欣赏郑义,也觉得如果与郑义结合,是自己后半生的最大幸福。只是她有种种顾虑,一是家庭负担太重,父母都有病需要人照料,特别是父亲患精神病多年了,犯起病来就失去理智,又摔又砸的;二是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但自己已经答应了杨帆的嘱托。况且,杨帆是为了自己才牺牲的,如果不是杨帆救了自己,那牺牲的不应该是杨帆而应该是自己。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抛弃父母不管的。如果与郑义结婚,他能接受这一事实,与自己一起赡养父母吗?其实,郝梅的顾虑有一定道理,但对于郑义来讲,纯属多虑,因为郑义为人善良,有正义感,有感恩的情怀。一次,郑义又向郝梅表白心迹时,郝梅就把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郑义笑着说:“你多虑了,这些日子与你一起照料两位老人,你看我有嫌弃他们的意思吗?放心吧,两位老人不仅是你的父母,也同样是我的父母。另外,我选择你,就是因为你有美丽的心灵,有美丽的心灵,才能相扶相伴到永远。”郑义又把自己与王倩的故事讲给郝梅听。最后,郑义对郝梅说:“让我们永远不离不弃,一起为两位老人的晚年幸福,也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幸福去打拼、去奋斗!”两人从此确立了恋爱关系。半年后,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下,两人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得知他们结婚的消息,农行领导、媒体记者,郝梅单位领导以及市医保办、市民政局、市文明委相关领导到婚礼现场祝贺。从此,郑义和郝梅夫妻恩爱,孝敬双方父母,过上了幸福、祥和、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王倩杨帆妈妈
玩偶经济走红的背后
My Best Friend
TheResearchofEnglishGrammar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新高度
不会看钟的妈妈
我学会了
假期(剧本)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