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苏敏
众所周知,对小学生而言,其生活主要包含两个大的主题,即学习与游戏。瑞士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与情感兴趣的一个缓冲地带。”高尔基也讲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倘若采用适合的游戏来对新课进行导入,往往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释放学生的美术个性,进而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美术个性在“游戏”中获得自由的释放呢?以下笔者将对此提出几点意见。
一、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与环节,从某种层面上而言,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做好新课导入是极为有必要的。而通过合适的游戏对新课进行导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时,之前教师是采取拼贴或者是画图的形式,来对学生讲解在构图的过程中要将主要的物体摆在主要的位置之上,而现今采取Photoshop能够让构图知识更加的形象化,即将Photoshop,通过复制粘贴,导入一些图片,如陶罐、水果以及蔬菜等,然后再利用自由移动与变换的功能,对构图的要求进行讲解与说明,并且通过不一样的构图演示来向学生解释怎样的构图才是科学合理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同时还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的基础。
二、通过游戏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单调的教授往往会使台下的学生感到乏味、枯燥,尤其是在其遇见容易搞混或者是比较难画的图案的时,更是如此。长久以往,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与热情就会逐渐消失。假使美术教师可以合理有效的使用游戏展开课堂教学,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过程中所遇见的难题也将随之解开。
如《生动的纸面具》,该课的重点为立体构成知识的学习,设计并制作出生动、有趣的纸面具,对学生而言,其中的学习难点为通过凹凸面来实现装饰性与立体性。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其具体操作为:教师首先告诉同学来进行一个游戏——测试同学们的能力,教师出示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且提问“同学们可以想办法将这个纸片立在桌上吗?”通过思考之后,了解到将三角形纸片折一折就能够立在桌上,然后教师再给出一张圆形的纸片,并问“现在同学们可以把圆形的纸片鼓起来吗?”也许通过思考后学生无法实现这一要求,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沿着圆的半径将纸片剪开,将部分进行叠在一起且予以粘合,就会出现一个凹凸面,进而使圆形的纸片就好像锥形鼓起来。通过将圆形纸片鼓起来的游戏,可以达到两个效果,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展现学生的美术个性;通过游戏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并且重难点与兴趣点在某种层面上出现了相互转化。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进而渐渐对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众所周知,游戏原本就属于群体行为,游戏的过程是一个相对较为自由的情境,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展现其自身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和其他学生沟通、互动,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与模仿,且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以此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且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与其他人的交流能力,提升和其他人协作的能力,进而养成一定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另外,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游戏活动的成功概率,且使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提升任务实现的效率,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团结意识。
比如在对《梦幻中的城堡》一节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游戏——梦幻城堡大比拼,在这一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要求学生们充分展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我的梦幻城堡”这幅画。完成创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各组的作品都展示出来,然后由学生和教师一同投票,选出其中最佳的作品。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教师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设置一些奖项,以便让各个小组参与竞争,例如“最佳创意奖”、“优胜奖”以及“最佳团队奖”等等。在这种类型的活动当中,同学们将学习看作是游戏,且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展现个性,团结协作,进而在无形实现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通过游戏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使其美术个性获得充分的、自由的释放。但是,在采取游戏教学时,还应当注意几点,即应当注意游戏设计在思维上的层次性与启迪性,以及必须强调游戏展开的灵活性,切不可为了游戏而进行游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