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韩大勇 ■校长 祝 涛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坐落于西青区张家窝镇,始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加强,现有教学班48个、教职员工215人、学生2019人。该校目前为区级重点中学,同时也是西青区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在5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的广大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对当地百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与好评。学校曾获得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天津市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天津市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西青区初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优秀校等多项荣誉。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时代发展对这所农村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2000年10月,祝涛以德育主任的身份调出张家窝中学,在经历了西青区教育局体卫科科长、西青区进修学校副校长、杨柳青镇第三中学校长等不同工作的磨砺之后,2012年7月,因工作需要,祝涛回到了曾经为之奋斗15年的张家窝中学。带着满腔的热情再次踏进张家窝中学,作为校长,祝涛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如何引领广大干部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如何不断深化落实各种工作措施?如何进一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这些成为祝涛思考的核心问题。
□祝校长,我们了解到您个人的工作经历是比较丰富的,近两年来,您最大的感触或者收获是什么?
■首先是感到“张中”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减,团结拼搏进取的工作作风没变,无论是原来的老同事,还是最近几年新来的老师。应该说,张家窝中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底蕴。其次,我调入时正好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创建期间,通过对“达标百条”的学习、思考,加上区教育局相关工作的推进,帮助我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定位、梳理办学思路,应该说,办学方向的明晰、办学思路的确立是我感到收获最大、感悟最多、提高最快的方面。
□一般来说,新校长到任需要做的工作较多,您到任后首先着手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2013年是西青区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年”,教育局提出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现代化达标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校长队伍建设”“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四个子项目工程。围绕四项工程的具体方案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具体抓手,从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几个方面构建基本框架,全面审视学校已有工作,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将会有效助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环境布置等的总和。因此,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的本质特征应该是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完美统一。所以,学校间的竞争不是压垮对手,而是指向发展自我、沉淀自我的文化含量,提升自我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文化特点,培养造就合格人才和优秀人才。因此,我们认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既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同时,学校特色文化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确定上,学校为什么要突出“责任教育”主题呢?
■我们提出以“责任教育”为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时代发展呼唤责任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讲素质教育不仅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重要前提。
第二,当前中学生责任品质现状需要责任教育。总体上看,大部分中学生责任品质还是有欠缺。比如,自我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欠缺等,其形成有各种原因,但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相比而言,学校责任教育乏力是中学生责任品质不高的最重要原因。
第三,本校发展需要开展责任教育。张家窝中学从1958年建校至今,一代又一代“张中人”有着“勇于担当、主动奉献”的光荣传统,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越发感觉外部环境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压力,一是社会整体大环境的责任缺失,在“利益至上”的驱使下,人们责任意识越发淡漠;二是我校地处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张家窝镇的镇区内,城镇化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钱多了、房子多了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由此引发师生因责任感的弱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并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作为地方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对当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我们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引导,办负责的学校,服务、造福一方百姓。此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学校内部管理提出新要求。因此,增强教师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意识,加强责任行为建设,同样成为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必需。
□请您谈谈学校对“责任教育”是如何理解定位的?学校实施责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责任文化研究专家唐渊在《责任决定一切》中阐述,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而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提到“责任”时往往更多倾向于责任意识,而忽略了其他,因此,我们力求通过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促进师生主动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责任能力、认真落实责任行为,并在责任制度的保障下最终取得责任成果。
我们将“责任教育”定位为“担当”“合作”“发展”三个中心词,即通过各种制度的规范、各种活动的引领引导师生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担当责任,同时,强调与人合作、追求卓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追求每一天的进步,进而促进师生及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认真梳理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张家窝中学之所以在五十多年的办学中,始终是当地百姓信得过的学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广大干部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在传承。无论在任何时期,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当地百姓负责、对国家负责,都应该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当然,教师是学校发展核心要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快乐工作负责,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为此,我们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坚持“办负责任的学校”,坚持“责任为本、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队伍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思路,以“担当责任,追求卓越”为校训,凝聚人心,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以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培养等层面的具体工作为抓手,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以在环境氛围中熏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在活动参与中强化、在工作岗位中锻炼、在生活实践中磨炼等为具体途径,促进师生责任能力提升、责任行为落实,进而逐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与文化内涵。
□刚才您谈了对“责任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您能否结合重点工作具体谈谈。
■特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围绕基本框架的构建,在参加西青区项目论证、答辩的基础上,到目前,我们突出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首先是精神文化引领。根据校情,我们研究确定了师生工作、学习的指导思想,即“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注重实效、不负众望”,其实这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为保证指导思想的具体化实施,我们结合完中校的特点,把六个年级分为三个阶段性工作基本任务定位,即七年级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要着力做好“规范言行、培养习惯、夯实基础”的工作;八年级和高二年级作为过渡年级,要进一步“关注细节、精雕细琢、蓄势待发”;九年级和高三年级为毕业年级,要实现“明确目标、分层强化、拼搏达愿”,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目标定位展开。为充分深化干部、教师、学生对责任的理解以及对目标定位的思考,我们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中开展关于“责任”主题的大讨论,在干部、教师层面就责任心、责任行为、责任成果,进行了广泛讨论和全面解读,每位干部、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岗位写了体会;在学生层面开展了“责任”主题的手抄报和格言征集活动,全校各班都召开了“我的责任我担当”主题班会,并且初步形成各年级教育主题。我们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政治学习、党员学习、年级会、班会、大课间活动、早晨跑操、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平台,采取撰写心得体会、解读演讲、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工作、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党员、干部、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想事、干事、成事、创造优质教育上来;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规范、乐学、追求每一天的进步上来。通过对“责任”内涵的解读以及学校“三风一训”的重新审视,在广大师生中进一步明确“责任教育”目标:打造为学生一生负责任的学校,建设对事业负责任的师资队伍,培养对人生负责任的学生。
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文化育人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特色文化建设初期离不开制度保证。责任制度的构建是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行为、取得责任成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一年多来,我们结合教育改革新形势要求,重点抓好“两健全”和“一落实”,即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健全责任教育制度文化体系和落实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强化人人负责、事事遵章的责任意识,营造了按责办事的氛围。在干部层面,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岗”,在这片“责任岗”里,从环境卫生、秩序维护到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教育教学都要承担管理责任,年初层层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干部,做到事事、处处、人人都有责任。在教师层面,通过建立健全年级主管职责、教研组组长职责、班主任职责以及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班主任五星达标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学校后勤管理制度等,把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每一个行为上,每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坚持什么、恪守什么,从而做到责权统一,尽职尽责,在岗一日,尽责一天;在学生层面,各项管理制度的确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事事有岗,岗岗有人,人人有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他们体验付出的快乐以及责任意识弱化所带来的后果,增强对集体的责任感。
最后是优化责任行为。责任行为是师生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只有落实责任行为,才能最终取得责任成果。
在教师责任行为落实方面,明确了党员干部工作期间佩戴党徽标志、亮明身份的要求,时刻督促党员干部要严格自律;在原有学校教师爱心助学基金的基础上,又积极创建了党员爱心扶困专项基金,开展爱心捐助,为贫困生的家庭排忧解难,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例如,2013年我校高三年级一个学生发生车祸,肇事司机推脱责任,学校党支部了解到该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后,及时召开支部会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党员教师承担起接送该生就医换药、上下学的任务,而且为该生置备轮椅、拐杖并安排专人照顾该生在学校的生活,在校内进行爱心接力。2013年,该生顺利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党员干部的行动感染了全校师生,七年级一个学生在上学途中遭遇车祸处于昏迷状态,全校师生伸出热情双手,在一天之内为该生捐款3.4万余元,班主任刘红红老师买了一个音箱录下全班41个孩子深情的祝福放到受伤学生的病床边,在师生的动情呼唤下,这个学生在昏迷了55天后终于苏醒了,经过半年的恢复治疗,如今又重返校园,这一事件被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家对我校师生的行为交口称赞。
教学管理中,强化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深化了学科目标管理及学科帮扶工作,教师义务为“学困生”进行点对点弱科的帮扶,重点开展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主线、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目标—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加强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备课团队教学研究,做到了对每个学生每个阶段性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具体分析,努力落实对学情的了解,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积极打造责任课堂;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各层次的目标创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组成班集体管理团队,定期交流班集体管理中的新思路、新想法,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学生责任行为落实中,我校形成了“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系列”的“一二三”教育模式,突出以责任教育为核心,以集体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班会、社团建设、校园主题活动为系列的教育模式。如开展好“三个仪式”“两个典礼”,加强学生责任教育,即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如国旗下演讲、师生齐诵校训、唱国歌,成人仪式上的校长寄语、成人宣誓,毕业典礼上的齐诵校训、颁发毕业证、校长寄语、颁发学校纪念册等环节,寄托着全校师生对两个毕业年级学生、家长的关心、支持与希望。可以说,任何一项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设计,一方面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张中”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作为学生应承担什么责任,怎样承担责任,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我们了解到,张家窝中学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历年的各项体育比赛、评比中都取得过优异成绩。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您提到重点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您是如何考虑的?
■这一年来,我们尝试把德育工作和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以教育活动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融入包括责任教育等各种教育内涵于其中,收到了一定成效。
简单地讲,大课间活动教育课由眼保健操、紧急疏散演练、注意力训练、广播操、直臂走、列队跑等基本环节组成,针对每个环节我们都提出了目标、时间、内容的要求,明确了评价标准。活动中,每个班在队列中都以绶带形式展示班级名称、荣誉,通过评比各班做操质量、走跑队型、口号指挥、精神状态的形式,进行班集体团队精神、荣誉意识等方面的激励,在跑步活动中通过班集体口号、年级口号融入自我管理和班集体文化等责任教育内涵。我们力求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在有序中体验规范,在规范中学会自律,在自律中学会担当,在担当中学会对自己、对班集体、对年级、对学校负责,进而体验“担当责任、追求卓越”带来的成功与快乐。我们的这一特色活动课在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评估中给专家留下深刻印象,在教育局组织的第一期“互比互看”活动中得到了局领导和兄弟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除重点推进体育大课间教育活动课外,我们还本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特长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学生社团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如目前有五个大的社团:“子衿”艺术类社团,下设书法社、漫画社、刮画社、合唱社、电子琴社;“新星”体育类社团,下设足球社、篮球社、跆拳道社;“小脚印”文学类社团,下设“小脚印”文学社、“小蜗牛”广播站;“馨海”心理类社团;“无线电”科技类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进而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长,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责。当然,受学校硬件设施限制,我们在校本课程多样性建设上还有很大空间,随着9月份新校区的落成,我们会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规范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展特长。
总之,张家窝中学有着务实奋进的光荣传统,有着业务精良、积极努力的教师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把“办负责任的学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报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寄予“张中”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