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琴 周连芹
摘 要:本文根据樟子松的生物系特性介绍了樟子松的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樟子松;实生苗;培育技术
樟子松为松科乔木,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根系非常发达,适应性强,耐土壤瘠薄,耐旱耐寒,最喜阳光,喜酸性和中性土壤。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1 育苗
1.1选地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科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根菌,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一年与二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草炭和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1.2.施肥 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肥,每亩施约2万斤。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旋耕机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1.3.种子处理
为促使播种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抗性,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处理。
1.3.1混雪埋藏 在1~3月间选择背阴处,降雪后把雪收集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坑中,厚度30~50 cm,然后将种子用3倍雪拌匀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于雪上,再用雪将上部盖严。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40~50 cm的杂草。播种前3~5 d将种子取出,置于向阳处(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净后,用0.5 %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捞出后稍阴干既可播种。亦可将种子置于温暖处进行短期催芽,当有30 %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冬季亦可将种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进行埋藏。
1.3.2温水浸种 播种5~7 d,先将种子消毒后,再用40 ℃~60 ℃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放在室内温暖处,每天用清水淘洗二次,到种子有30 %裂口时播种。
1.4作床 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15~20 cm,步道宽50 cm,床面宽1.1 m,长10~20 m。秋翻、秋旋、秋作床。
1.5.播种期
平均地表温度达8 ℃~9 ℃以上时即可播种,桦南县一般在五月上、中旬。
1.5.1播种前苗床表土要保持适度湿润,如干燥应少量浇水,待床面稍阴干时,用耙将床上面搂起0.5~1 cm深的麻面,然后按面积分摊种子后用手散播,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芽干,用落叶松松针覆盖约0.5 cm,不宜过厚,否则幼苗出土困难。
1.5.2樟子松种源少,种子珍贵,要节约合理用种。通常每亩播10~13斤。
1.6.播种地的管理 加强播种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关键。播后三天内喷施果尔24 %乳油30~50 mL/360m2p,加水30 kg,对苗床表面进行喷雾。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易遭鸟类啄食,为防止鸟害,应设专人看护到种壳全部脱落为止。也可在苗床上搭设封闭遮荫网以达到防风、保湿和鸟类啄食的效果。
2 苗期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达到丰产。
2.1樟子松1年生苗在生长期的苗茎部含水率70 %~80 %。因此,在幼苗生长期中必须供给足够水分,苗木才能健壮的生长。但浇水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期适量。种子发芽期,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表土必须保持湿润(含水率6 %左右)防止芽干,造成缺苗。浇水量不易过大。由于夜间空气湿度较大,上午表土尚能保持一定湿润每天浇水应于午后进行。如果大风天或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表土易干燥,午前也需要浇水。
2.2苗木生长旺盛期应及时施肥,保证苗木有足够的养分,一般从7月中旬开始,每平方米施硫铵5~10 g,以后每隔10日左右追肥一次,数量可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酌情增加,但最多1平方米一次不得超过25 g,到7月中旬停止追肥,一般每平米施肥100~150 g。追肥时应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水洒在苗床上,后再用清水冲洗苗木。
2.3化学除草 施用果尔+拿扑净消灭杂草是最经济有效的除草方法。出苗后8周内不能施用除草剂。一年施药2次,基本上可以控制杂草。
2.4间苗定苗 幼苗出全后4周开始间苗,间掉病苗、死苗、弱苗畸形小苗及株距小于2 ㎝的并生弱苗。定苗密度800株/m2b。
3 病害防治
幼苗开始出土后易患立枯病,立刻对苗床用甲基托布津70 %可湿粉1000倍液或多菌灵50%可湿粉500倍液喷雾处理,用药量30 ㎏/360m2b,每7~10天喷施一次。出苗后由于苗茎细嫩,土表温差较大,又易遭受日灼。因此,浇水宜少量多次,以调节床面温度、湿度,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危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