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韵琪
摘要:爱德华·封·哈特曼是德国伦理哲学理性化思考路程上的里程碑人物,他的著述《道德意识现象学》为德国理性主义伦理学引入人本主义哲学,将德国伦理道德哲学推向新的高度。爱德华·封·哈特曼的《道德意识现象学》注重对情感道德的研究,对《道德意识现象学》的意识架构做以解读是了解和认知意识哲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意识哲学;现象学;理性哲学;情感道德
一、《道德意识现象学》的研究概述
《道德意识现象学》是爱德华·封·哈特曼现象学道德学论述的重要体现,在《道德意识现象学》中爱德华·封·哈特曼认为人类道德体系,是一个由情感道德、理性道德和品味道德组成的三位一体。即是说,他是一个道德哲学中的三元论者。而哈特曼强调三元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人类的道德体系都将会是不完整的。在爱德华·封·哈特曼看来不论是品味的道德还是抽象的理性道德都不及情感道德重要。
(一)爱德华·封·哈特曼的思想渊源
爱德华·封·哈特曼的著作《道德意识现象学》是从现象学角度入手探寻道德意识,爱德华·封·哈特曼是一个在寻找作为心理活动之情感的本质要素的意义上来理解现象学的工作者。《道德意识现象学》是1879年出版的,1886年二版,1992年三版后就再也没有出版过,这导致了爱德华·封·哈特曼的理论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道德意识现象学》一书是人类道德体系的系统性描述,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哈德曼更注重细节和具体阐述。在《道德意识现象学》中人类道德体系被分为三个基本结构即,品味道德、情感道德和理性道德。“道德品味”是指“那种尚未自身意识到其根据的伦理判断”;“道德理性”或“理性道德”则主要是由有意识的反思构成,可以用来“支配和矫正情感道德”。倘若没有情感道德,那么理性道德和品味道德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人类道德体系的构建将会是不完整的。在《道德意识现象学》的论述中爱德华·封·哈特曼更倾向于对情感道德的论述,整本书是哈特曼为德国道德哲学注入新的力量,在批判和引用中形成新的自然主义的道德意识现象学。
(二)《道德意识现象学》的理论比较
《道德意识现象学》一书尽管写作和发表于一百多年前,它在与同时代和之前哲学思想之间的辩论仍可从著述中看到。《道德意识现象学》早于《算术哲学》和《逻辑研究》,在哈特曼的著述中称为“纯粹现象学”的研究,对各种伦理现象和情感活动的分类描述十分细致。亚里士多德在研究伦理道德现象的时候也对不同的伦理道德现象进行描述,并试图进行分类,相较而言,哈特曼的研究论述更为直观和具体,对以后的道德现象描述的本质直观刚和反思明见色彩开启先河。
哈特曼在他的理论中花费了极大的篇幅来介绍“感激与报复”这一道德心理,在哈特曼看来这些情感属于认得本质和本能,是人的一种“逆向情感”和“回馈欲”。在对类似情感的表述上尼采与哈特曼之间的差别很大,尼采认为对于这种道德情感的认知是偏重于同各个时代和文化的相关性上,尼采采取十分坚定的立场,他认为道德和价值的有效性都是相对于那个时代和文化而言的。而在这一方面哈特曼认为这是心理现象的一种本质体现,在报复情感中发现了属于人类本能的东西,这是相对于尼采果断的论断的一种进步,哈特曼的了论证已经基本具备了现象学的一些基础理论。
二、《道德意识现象学》的意识架构
《道德意识现象学》其中心内容是对于人类的道德体系进行评述,通过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品味道德、情感道德和理性道德。在情感道德篇中将情感道德具体的细化成多种道德原则,通过不同的表达层次和情感表现方式来体现道德意识的伦理表现和架构。人类的行为体现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而这种道德情感在人的不同阶段和所处的不同环境下都有不同的表现。
(一) 品位道德的伦理判断
道德品位是道德情感的最初阶段,对于道德情感的把握还没有进行深入情感加工和道德思考。这一阶段的道德评价对于自身而言是尚未被认识到的伦理判断,是缺乏相应的现实依据的。这种伦理判断是体现在情感的初级阶段,是纯粹的情感体验。道德品位的伦理判断是从自身出发的,同群体情感的感受相比,道德品位的伦理判断相对具有主观性的特点。认知对象认知意识的形成没有具体依据性,在其形成和展开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对于意识现象学研究最初面对的是胡塞尔,在认知意识的具体领域当中,对于意识结构现象学的转向有专门的论述,从表象到意识再到行为,每一个阶段的深入思考都是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体现。基于这种研究思维,对于道德意识的分析应该分层次的逐步深入。
(二) 情感道德的伦常价值
情感待得作为哈特曼最为看重的情感意识体现,它是道德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在《道德意识现象学》当中,对于道德情感的表述是具有客观性的,对于情感对象而言具有伦常影响和价值判断的情感,这些情感的影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行为当中,情感到的可以细化为内向和外向型,在情感道德篇当中从自身的情感原则到追复的情感原则再到逆向情感和结群欲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区分表述了不同的情感现象。同情的情感、虔敬的情感、忠诚的情感、爱和义务感。从个体的情感发展到群体的情感,情感的表现被不断的细化了,涵盖了人们的情感价值体验。
(三) 理性道德的行为主张
道德理想或者是理性道德都是由于人的意识经过深入的反思而形成的,并且作用于人的行为表现,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具体的行为活动体现出来。道德理性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支配性,倡导一定的行为主张,经过合理的思考和反思。哈特曼认为最高的道德理性的目标是美满完整的的德行伦理学,在伦常关系当中,理性的待得情感属于在道德意识领域内的活动,充分的体现的是意识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理性道德的行为主张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成分的,在人类的性感当中,这些情绪都是道德原则的体现,都是经过思考下在做出的具体的实践过程。这一时期的道德意识是具有批判性的,人们的行为都收到了现实的影响和映射,并且都会受到各自道德行为的意识监督。
三、 结论
哈特曼对于道德意识的评述受到了前人们关于道德意识现象学的表述的影响,并且再此基础上加入了富有创造性和现实性的表述。《道德意识现象学》是研究人类情感,闡释情感的价值走向和行为导向的重要著作,对于道德情感的研究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通过理论表述来指导现实的实践,这对于研究人类的情感内容和意识架构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M],薛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I999.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 、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0.
[3]倪梁康,爱德华 ·封 ·哈特曼与《道德意识现象学》[M],中国图书评论,2010(8).
[4]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逻辑研究释要)[M],2010.
[5]倪梁康,在民族心智与文化差异之后——以威廉 ·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为出发点[J],载《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