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呈现出典型的二元性,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和以市民为主体的城市文化构成了空间上相对分割又相互交织的二元文化格局。乡村文化为中国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所孕育,并深刻影响着农民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观念;城市文化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孕育,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因此,当城郊村落因城市扩张而被纳入城市区域后,不仅意味着城郊农民将失去土地、实现职业和社会身份转换,而且意味着他们将逐渐脱离乡村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城郊失地农民只有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观念等方面适应城市文化要求,才能真正完成市民化。如若城市文化适应不良,沦为边缘化群体,势必影响其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拟就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文化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或群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需要做出的“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1]。城郊失地农民从已习惯的乡村文化转而去面对陌生的城市文化时,必然要经历一个文化转变过程。“从进城初期在心理、价值观念、归属意识等方面的疏离,渐进到文化观念、角色行为等方面的适应”[2],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文化冲突、文化反思、文化重构和文化融入四个阶段。
文化冲突是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中最困惑、最艰辛、最痛苦的阶段,城郊失地农民身上的乡村文化传统与城市社会文化环境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主要表现在:第一,农耕生产方式与城市工商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因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生产无论在组织结构、生产器具还是对从业者的要求都有显著的差别,刚“洗脚上田”的农民需要有一个重新学习和磨合的过程。第二,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下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农耕生产既孕育了纯朴的乡土文化,也塑造了农民散漫、依赖以及“重情轻法”等乡土人格,与城市社会重秩序、守规则的现代性要求难免产生冲突。第三,传统农村社会重人情的交往方式与城市社会功利化的交往方式的矛盾冲突。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交往对象的同质性较强,人际交往注重人情性,城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较强,人际交往功利性色彩浓厚,转型中的城郊失地农民必然不太适应。第四,传统农村社会封闭保守的思想意识与现代城市的开放进取思想精神的冲突。乡村社会的相对封闭,使农民容易形成崇尚“先赋权威”、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的观念意识以及追求简单、安逸和稳定的生活;城市的开放性则使城市居民更加崇尚民主自由、平等参与、改革创新以及追求生活的多样化和精彩化。当城郊失地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遭遇城市文化的激烈碰撞时,其心理必然会有一个受冲击和适应的过程。
继文化冲突之后是文化反思阶段。“城市化作为一种催生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格心理、新的价值观念、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人文系统等新的精神文化机制的媒介”[3],城郊失地农民在其过程中自然会有一定的不适应,继而进入文化反思。城郊失地农民只有理性地分析和正视自己面临的文化冲突,认识和接受城乡文化的差异,才能正确地反省和剖析自我、改变自我,自觉适应新的城市文化。
文化重构实质是城郊失地农民扬弃农村文化、吸纳城市文化的过程,是通过城乡文化的双向互动重新建构的过程。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一个由技术的系统、社会的系统和意识形态的系统三个亚系统组成的整体[4],因此,城郊失地农民文化重构需要在技术、社会和思想观念三个层面展开。技术层面的重构需要城郊失地农民抛弃农耕技术,努力去接受和掌握城市工商业生产技术;社会层面的重构需要城郊失地农民在维护旧有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同时,努力去建构以业缘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养成遵守城市社会制度规范的习惯;思想观念层面的重构需要城郊失地农民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和价值传统的基础上,丢弃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塑造开放进取的市民价值观。
文化融入是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最后阶段,是他们逐渐达到认同城市文化,为城市文化所“同化”的状态。此时,他们不仅能熟练参与城市工商业生产,而且养成了以制度、规范遵守为前提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拓展了新的社会交往网络,形成了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开拓进取、理性民主等思想观念,完成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在遭遇城乡文化冲突时逐渐解构农耕文化,重构城市文化,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现阶段中国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呈现出迟滞状态,究其原因,除了受城市文化本身发展的制约之外,最主要是受到了政府、社区、原市民等社会各方力量的制约,以及城郊失地农民自身因素的制约。
当代中国,政府既是城市化的设计者,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式“圈地运动”的直接操纵者。在政府的城市化理念中,城市化的首要目标是城市的扩张,至于城郊农民失地进入城市社会后,能否适应城市文化并成长为合格市民,则经常被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只被视为城市化所要解决的一个附属问题。唯其如此,各地政府对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中需要由政府提供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包括赋予城郊失地农民以完整的市民待遇、提供城郊失地农民必要的教育培训服务、加强城郊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等,时常采取拖延、回避或尽量少投入的态度。如在城郊失地农民学习非农职业技能、城市社会规则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政府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内容单一、层次较低、对象狭窄,基本局限于部分青年或妇女劳动力的计算机使用、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城市社会制度规章、生活方式、核心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城郊失地农民的广泛性,特别是中老年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需求。政府教育培训服务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社区是城郊失地农民生活、休闲与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学习城市文化的重要场域。然而,由于城郊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既缺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意识,也缺乏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的行动,导致社区在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中的作用不力。例如,针对城郊失地农民大多被集中安置,乡村文化陋习在他们的集中居住社区以各种形式被不同程度地遗留下来,甚至出现“泛滥”的现状,社区管理者一般采取选择性忽视的态度,缺乏以城市公民文明规则、环保意识等为内容的针对性教育;针对城郊失地农民在城市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文化和技能培训服务、就业推介服务以及社区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等,社区也缺少相应的行动安排。社区支持的乏力,严重地阻滞了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步伐。
“根据社会学的群体理论,内群体中的成员往往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导致其在心理上无归属感”[5]。作为城市的外来群体,城郊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群体间势必形成类似于外群体与内群体之间的关系。原市民在面对城郊失地农民时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加上大众媒体将镜头一次次聚焦于城郊失地农民的上访、缠访以及居住社区无序的生活环境等,进一步加剧了原市民对城郊失地农民的排斥。原市民的排斥,一方面使城郊失地农民失去了与原市民展开日常生活互动,进而感受城市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郊失地农民选择“自愿性隔离”的策略,将人际交往封闭在熟人社会,依靠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空间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使乡村文化在城郊失地农民群体中不断地被复制和延续,导致在城郊失地农民集中居住的社区,建构起一种有别于城市主流文化的独特文化,严重地制约着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文化的进程。
从特定意义上说,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态度和主观能力。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迟滞,与其自身的欠缺密切相关。城郊失地农民不仅人力资本普遍偏低,文化教育大多在中学及以下水平,工商业生产技能普遍缺乏,而且由于受农村文化的长期濡染,加之土地征用补偿和村集体福利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安逸的生存条件,相当一部分城郊失地农民缺乏接受新知识、从事新职业、适应新环境的强烈愿望,缺少城市文化认同的动力与自觉。自身的欠缺决定了其城市文化适应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社区、媒体和原市民等多方力量的协同。
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的推动是决定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努力做到: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不仅关乎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更关乎整个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把促进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推动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视为事关城镇化和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的重要工程。第二,制度上充分赋权。政府部门应该为城郊失地农民“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壁垒背后的种种资源限制真正提出解决办法或提供便利”[6]。应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解决和保障好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落实同等市民待遇,增强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归属感。第三,服务上周到细致。政府应重视城郊失地农民居住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低价或免费开放城市文化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等等。
应当改变移植村庄管理模式的简单化做法,积极提升社区管理人才的素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集中安置社区建设成为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的培训基地。第一,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建议设立社区学校并提供免费讲座,为城郊失地农民传授城市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广播、宣传栏、当面行为教育与文明住户评选等多种形式开展城市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城郊失地农民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培育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第二,提供就业服务。应通过开设免费职业介绍所或就业推荐会等形式,为用人单位与城郊失地农民牵线搭桥,及时向社区内居民传递用工需求信息,发挥社区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中的积极作用。第三,重视社区互助组织的建设。积极鼓励城郊失地农民参加各种互助组织,让他们在互助中解决生产和生活上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增强城市生活的信心,提高城市文化适应能力。第四,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积极组织有益于城郊失地农民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其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拓宽其与原市民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渠道,增强其作为新市民的心理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需要城市社会革除歧视性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尊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媒体作为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特殊社会力量,应客观真实、全方位地向社会传播城郊失地农民的新形象,引导原市民改变对城郊失地农民的错误印象。同时,承担起向城郊失地农民传播城市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责任,通过设立专栏、开设空中教室和网站频道等途径,以鲜活多样的传播形式,推动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和城市社会认同。第二,原市民作为城市社会的主体力量,应当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城郊失地农民这城市一新群体,设身处地考虑到城郊失地农民改变长期农村生活中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主动与城郊失地农民进行实质性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城郊失地农民逐渐脱离农村文化,自觉适应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社会。
从根本上说,城市文化适应作为城郊失地农民习得城市文化的再社会化过程,取决于主体自身的主观态度和实际能力。只有城郊失地农民具有充分的城市文化自觉和文化素养,才能适应由农村到城市的文化转变。第一,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适应城市文化。要努力改变那些不利于其角色转换和城市文化适应的观念和行为,自觉适应城市主流文化的要求。第二,要以认真努力的态度去学习城市文化。不仅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非农职业技能,还要学习现代城市社会的各种规章和法纪,学习与原市民友好相处的交往法则,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等。不仅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介与广播、电视、因特网等现代媒介去学习,更要通过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参与城市公共生活,以及与原市民的互动交流等途径去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增强适应城市文化的主观能力,充满自信地融入城市社会。
[1]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59-64.
[2]陈丰.从疏离到适应:进城农民工的文化嬗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87.
[3]徐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3):82-90.
[4][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M].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49.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3.
[6]黄志强,容溶.城市农民工文化适应问题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