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理念与城镇化建设的思路

2014-08-15 00:48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保护性民居村落

金 磊

当守望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成为目标时,一句“记得住乡愁”不仅拨动着许多人的心弦,更以一种洞穿繁华回归故土文化的质朴告诫人们,城镇化不是要消灭美丽乡村,更不是要抛弃美丽生态自然,而是要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和谐景观,通过找寻久违的“乡愁”和“乡音”,为盲目城镇化及商业化狂潮的袭击多一些理性思辨及顶层设计,学会如何诗意的“居住”与“生栖”。据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介绍,自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100个。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见证灿烂多元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遭遇泯灭,更丢掉乡村人原有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寄托,怎么谈“乡愁”?应意识到,无论是单体的传统民居,还是古建筑群,都不属于某个人的家园,留住的更非个人的“乡愁”,而是一个华夏民族的文化“乡愁”,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国城镇化的文化发展,不能没有场所可供寄托“乡愁”。村落中的民居并非是简单的房子,它一定包含着影响人们乃至城镇文化的精神力量,村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反之它必然又影响着生态环境文化的营造。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讲过,当今人类仿佛是整个地球生态大系统中的癌细胞,

其一,留得住“乡愁”的城镇要有创建美丽乡村之策。在2013年10月19日的“纪念农村改革35周年暨近现代 (百年)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切实尊重农村的文化地位,因为只有做到尊重农村的传统文化、农耕文明,才能真正赢得城乡的融合发展。从国外农村人居环境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发达国家在乡村建设上也曾走过弯路,如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将农田灌溉渠搞成水泥抹面的混凝土灌溉渠,后来在田园风光建设阶段又将这些水泥渠砸掉,换成自然的与周边环境一致的沟渠;日本及韩国也是在反省乡村美化运动中,思考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持传统特色。在法国35万个行政体中,有5万个受到历史文化保护政策的支持,相比而言,2012年中国各地上报了1.2万个传统村落,只占我国行政村总数的1.9%,还达不到自然村总数的0.5%,可见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压力之大。面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如此低水平的传统村落保护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说明,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至少30年)我们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并未因地制宜地调整乡村地区聚落形态,所以如何保全村落、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农耕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者、设计者们应研究并实践的“实事”,不这样就谈不上美丽中国,不这样就“妄谈”美丽乡村建设。

其二,留得住“乡愁”的城镇要有缜密的保护性之策。数十年保护性破坏常发生在城市管理、规划设计、施工与修复改造等诸多环节,其第一要害是要遏制住“仿古”之风。同济大学张松教授指出假古董比真古董好看、便宜,制造一个假古董还不会被求全责备,于是乎全国才上演了各类赏心悦目的“假古街”或“仿古城”。我以为当下最可怕的是,非要将看上去破旧的真村落拆了,再做个假的,旧有建筑的历史信息、文化符号顷刻间会清除的一干二净。事实上,旧时的北京四合院虽有共同规制,但绝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曲阜孔庙13座碑亭,由历朝皇帝修建,绝无模仿之作,各有特色,因此留得住“乡愁”的第一个城镇文化策略是,面对建筑或已荒废之时,文化传承切不可“离席”,具体要下工夫研究:规划造成的保护性破坏 (新村建设破坏、发展模式雷同的破坏、保护区域不合理的破坏等);传统建筑的保护性破坏(保护工程失去原真性的破坏、传统建筑改造中对建筑风貌的负面作用);传统街巷的保护性破坏(街巷空间尺度及氛围破坏、街巷功能及交通流线的破坏等);传统景观环境的保护性破坏(乡土自然植被的忽视、田园乡土景观的消失、绿地广场的无序蔓延等)。据此可提出“古城留真”的保护性对策即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提出适合传统村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必须要从历史社会发展视角探究被保护村落的演变发展内外因推动要素,必须从地理与生态视角探究该村落选址、建造、空间容量的基础原则,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视角探究村落传统元素布局与规模的设计原则等。

其三,留得住“乡愁”的城镇要有扭转生态恶化之策。“70年代淘米洗菜,90年代水质变坏,到了现在鱼虾绝代”,这个顺口溜是人们对水污染的直观感受,更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造成环境恶化的真实状况。因此“记得住乡愁”对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警醒,只有时时保持住这种警醒,公众才能望得见青山绿水,才能在有历史文脉机理的文化城镇安全健康的生栖。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之路并非易事,它确需要路线图,如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现有省市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2013年全国已有部分省市传来“生态镇”生态退化的信息,它说明尽管“生态镇”是一块金字招牌,但由于获得生态标签后并没有太多的实际经济补助,反而在GDP发展上形成了“束缚”,这至少说明如果只顾经济、不顾生态,只顾一时、不顾长远,所谓的生态发展之路不会真正走远!任何急功近利之下的生态模式营造都是必须反对的形式主义。问题是,中国建筑的绿色与生态追赶中竟忘记了“祖宗”,忘记了建筑传统低技术的生态节能,忘记了从古至今的华夏生态建筑文明。因此倡议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之策要不忘因地制宜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科技的节能对策,如中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上有无数生态智慧,如陕西窑洞虽是古代穴居的类型,但取之自然,对本地、本土资源的利用具有浓郁的特色;云南红河州的彝族民居的“土掌房”,墙体为夯实土坯,四角木柱,就地取材,夏季凉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聚居的杆栏式民居顺应热带气候,底层架起,防止虫兽和洪灾,民居多由竹木原料,冬暖夏凉,是利用自然的生态建筑杰作;广州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它适合于湿热多雨的气候,民居一般为小天井大进深且布局紧凑,是隔热、遮阳、通风的天然设计。可见,中国有自然地将生态文明设计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绿色城镇化的先天基础,问题是要培育全社会“孝敬”自然的心态及文化氛围。也就是说,要爱绿色,要在人类角色上做一次深刻转换即要敬厚土、要善待水、要护三木。

猜你喜欢
保护性民居村落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奇趣民居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