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手术后精神障碍是指手术前无精神异常患者出现术后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睡眠不同程度的障碍[1]。精神障碍可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家属精神高度紧张、增加住院费用等问题。因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与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于2014年1月20日收住1例盆腔肿物患者,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经过16 d的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患者,女,81岁。渐进性排尿困难1年余,发现盆腔肿物4 d。10年前行子宫下垂手术。彩超显示:膀胱内残余尿量多。盆腔扫描未见明显子宫影像,内可见囊性肿物大约60 cm×37 cm。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壁厚界清。经检查无手术禁忌证于1月2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盆腔肿物切除术,术前已充分准备,术中所见囊性为异位子宫,位于膀胱上端,宫颈消失,近端封闭,双侧附件部分与肠系膜及腹膜粘连,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同意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医嘱给予一级护理,禁食,氧气吸入,心电监测24 h,留置导尿,静脉补液1750 ml内加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患者术后第1天生命体征均平稳,各项指标正常。于术后第2天19:00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口唇不自主活动,双手摸索、肢体不自主抖动,立即通知医生,行心电监测示:心率120次/min,血氧饱和度95%,血压125/70 mm Hg(1 mm Hg=0.1333 kPa),体温38.5℃。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效果差。急查血液分析、血生化数值均正常。急请麻醉科、神经内科会诊,考虑为手术后精神障碍。建议给予氯丙嗪注射液50 mg+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脉滴注,效果不佳,又建议给予氯丙嗪注射液25 mg+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患者睡去。1月26日22:00患者醒来,意识清醒,未诉特殊不适。加强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支持,患者于2月5日顺利出院。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评估:由于患者为外省市人,对环境感到陌生,家属对老龄患者的手术感到高度紧张,对手术的治疗及预后感到恐惧。患者本人由于方言较重,对于笔者的宣教半听半懂,加大宣教工作的难度。术前护士应积极与家属沟通交流,对于整个手术的治疗过程有个大体的了解。对于手术后的护理重点与注意事项宣教到位。争取患者和家属的最大程度的配合。
2.1.2 术前准备:手术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V号、便、尿常规,积极评估患者其他的并发症,改善全身状况,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提供安静、良好的住院环境,鼓励家属陪伴。
2.1.3 手术当天,责任护士把病号交接到手术室,带好手术中所需的物品,给予患者亲情关怀。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严格按照补液顺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2.2 各种导管的妥善固定:评估患者有无拔管意向,正确应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如有异常及时复评。严密观察引流管的颜色、量、性质,如有异常积极报告。严密观察手术区域有无渗血渗透情况。
2.2.3 基础护理:根据麻醉方式安置患者较为舒适的体位。留置胃管、禁食患者易发生口腔感染,教会患者用益口漱口液漱口,每天2次口腔护理。高龄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应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经常叩背协助咳痰,加强术后功能锻炼。
2.2.4 环境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轻,限制陪人量,心电监测的警报音消到最低值,白天阳光刺激时把窗帘拉上。晚间时不要常亮灯,使用床旁灯,以免让病号错觉,影响睡眠质量,昼夜颠倒。
2.2.5 疼痛护理:手术后正确使用疼痛 (术后镇痛)评估单,如评分>4分,8:00~20:00评估两次,评分7~10分,4次/d,并根据病情随时复评。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正确使用镇痛药物。
2.2.6 睡眠护理:关注手术后患者的第一晚睡眠,对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及时应用药物治疗。研究表明,正常者被剥夺睡眠均表现出一定的精神功能受损症状,受损程度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2]。
2.2.7 症状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一旦出现精神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对于突发躁动不安、肢体不自主活动者急请神经科会诊,及时应用镇静药物。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及时进行沟通开导、安慰、鼓励,争取早日战胜疾病的信心。为防止发生意外,必要时应用约束带,躁动时避免用力按压肢体,避免坠床等发生,并保持患者活动的功能位[3]。
2.3 心理护理:及时与家属沟通,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取得病号理解的前提。做一名会说话的医务人员,任何操作提前告知其目的和意义。要正确的分析病号的性格、气质、脾气、心理特性,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给患者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4]。
患者年龄及自身的基础疾病,交流障碍导致对环境的陌生,手术和麻醉的刺激等是导致病号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因素,积极的预防和对症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医护合作,实施支持性护理,也能促进患者尽快地恢复[5]。
[1] 王 兰.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 当代护士,2010,10:29.
[2] 陈 斌,王玉莲,黄雪梅,等.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4,20(10A):53.
[3] 慕雅平,刘之英,李爱娜.ICU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6.
[4] 杨 萍,王 芳.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吉林医学,2013,34(1):179.
[5] 李永菊,张雪芹.PACU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J]. 吉林医学,2014,35(9):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