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谨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音乐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学校文化无法脱离音乐文化而独立存在。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下,音乐文化呈现的是以通俗音乐为主,它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的人之生存的价值观念。分析和探究学校音乐文化的传播无法绕开社会的文化语境,因此,从社会学的传播学视角探讨学校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历史生成的一整套思想观念、规章制度、语言习惯、仪式行为、物质环境等有机体。”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学校文化的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学校领导和管理文化、课程与教学文化、学生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等。这些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师生长期以大家公认的价值观为核心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学校文化又以一种客观的存在形式对学校的每一位成员进行熏陶、约束和教化。
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像物质文化一样是由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理论,它包含了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以及对艺术的欣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作为艺术种类的音乐归属于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音乐广泛存在于学校的文化之中。音乐是精神领域的东西,音乐不能生产出物质。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人群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群体精神的影响。音乐可以影响人的精神,高雅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尚、和谐、聪明,从而产生创造力。因此可以说,音乐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
音乐是学校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并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在学校的传播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并折射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如当前社会流行的“超女”、“追星族”等现象在学校中普遍存在。许多青少年为之欢呼雀跃,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种种行为。
“传播”一词是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的汉译,其意是思想、观念、意见的相互交流。社会学家查尔斯·科利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②音乐的流行、生存和发展需要社会上传播方能维持,“音乐传播是音乐流行的前提条件;音乐传播制造着音乐听众;音乐传播,实现了社会功能。在音乐文化的动态结构中,人的音乐传播行为是促成该结构充满内在活动的基本条件。没有人的音乐传播活动,就没有社会音乐生活,也就谈不上人类社会的音乐文化。”③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音乐现象都离不开音乐传播,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存在、音乐作品功能实现的一种人的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的突出表现便是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送,人类的社会音乐实践本质就是音乐传播的实践。
音乐文化在学校的传播模式主要有两种: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等。其中电子媒介居于主流。
校园广播是传播学校文化的重要媒介。校园广播离不开音乐的参与,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音乐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校园广播每天都在播放着与其节目相适应的音乐,包括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等。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重大节日的文艺晚会,或者为了迎接某个检查、评估等而组织的文艺晚会也是学校音乐文化传播主要模式。音乐是这些文化的主要内容,这些文艺晚会传播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并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还有就是为了纪念某个特殊的节日而举办的各种文艺比赛活动,如为了纪念国庆节而举办的学校歌咏比赛等。此外还有各个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高校中则是一些音乐公选课,这些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音乐文化传播是意义深远的,但学生对这些音乐课所选的音乐教学内容往往不太感兴趣,以致于出现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这除了与音乐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与社会音乐生活息息相关。因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而下载到它们钟爱的音乐,如用Mp3从网络下载歌曲作为平常的音乐生活。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音乐在学校中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并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重中之重”。学校的音乐生活与社会的音乐生活已经没有区别了,可以说,学校的音乐文化生活已经成为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如“追星族”等社会现象在学校文化中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
在学校的音乐文化生活中,通俗音乐已成为主流。所谓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主要是指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例如小斯特劳斯的那些圆舞曲等归属这个名词之下,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情、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砭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原先的轻音乐的概念很难把这些都涵盖进去,有一些媒介把这些都为流行音乐,但这样就混淆了深受群众热爱的古典作品与这些音乐的界线。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通俗音乐由于是“大众的音乐”,故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以爱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写理想、伦理、思乡、友谊、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种种内容。它富于娱乐性,手法和风格均较自由。
通俗音乐由于其歌曲内容能够反映大众的生活经验,同时能够和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碰撞,再加上社会上媒介所传播的音乐又主要以通俗音乐为主,这样必然会给学校的学生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通俗音乐成为社会音乐文化的主流而肆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再加上一些唱片公司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而不惜一切代价对一些歌手进行包装和宣传,并试图使其成为青少年心中的偶像而崇拜。通俗音乐的社会流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听众。
我们知道,音乐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听众。青少年是通俗音乐传播的主要群体。在现代传媒的帮助下,学校的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所受到的通俗音乐的熏染,造成传统音乐文化的缺失,追星族、发烧友等现象已经成为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追星族是学校文化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追星族是近些年从港台地区引进来的,它是指“社会中对文化艺术明星超越常态的崇拜、痴迷的一部分社会群体。这部分群体与音乐传播活动相关,并直接以对音乐明星的热情和奉献一切为其指向。”④某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有蔡明、赵丽蓉和郭达演绎的小品就反映了这种社会的追星族现象。追星族现象使得青少年把崇拜的明星作为其生活行为的模式和楷模。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人的价值观的转变,并影响着人的生活世界。
近年来社会流行的“超女”现象对学校的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超女”现象改变了许多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有的青少年为了崇拜超女而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譬如,有的青少年天天沉溺于网上反复观看超女的表演,有的甚至也想通过超女来达到一夜成名,在某些学校,许多女生模仿李宇春的剪短发、不穿裙、而喜欢穿宽大的运动装和牛仔裤的“中性化”现象。相反,一些男生则是蓬头乱发、不修边幅、带耳环。甚至还出现了中学生整容的现象。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的语境。面对形形色色的青少年对“超女”的反应,面对各种各样的青少年对“超女”行为的盲目模仿,学校的教育应该如何来应对这种社会现象带来的挑战呢?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追星族还是超女都反映了音乐文化在学校传播的现实困境。音乐是一种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不考虑音乐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和音乐交往,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音乐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并能够加以正面引导,音乐在学校的传播必然会走向一个良性的轨道,这反过来会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的广播应该播放一些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在学校的音乐生活中,民族音乐文化始终处于边缘,这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如果学校还是按照社会上的以通俗音乐作为主流来引导学生的音乐价值观,那么,追星族和超女等现象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因此,在学校的音乐文化传播中,应适当加大中国民族音乐的比例,如中国的民歌、说唱音乐、戏曲等,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还要传播一些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以此来树立学生的文化多样性的观念,通过他者来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价值。
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音乐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个人的文化修养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文化在学校的传播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正确引导学校的音乐文化传播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思考和面临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学校的音乐文化传播无法脱离当下的社会环境,学校的音乐文化传播必须从当下的社会背景中来认识和引导。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对学校文化产生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学校文化需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寻找一个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策略,这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此外,学校文化的建设也必须思考和面临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当我们的学校音乐生活被社会上流行的通俗音乐所侵蚀,当我们在“我是谁?”中徘徊,当我们缺失了精神家园,当我们感到生活的迷茫时,我们应惊醒地认识到全球化所带来的是多元化抑或是文化一元化,这种思考是必须和必要的。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只有联系着全球的社会背景,才能达到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注释:
①石中英.学校文化、学校认同与学校发展[J].中国教师,2006,(12).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3.
③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46.
④同上注第2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