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梅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据《中国戏曲志·新疆卷》记载:“豫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入新疆。民国23年新疆省政府主席盛世才的五弟盛世骥从河南接来一个小型曲剧团,约20人,在奇台、安集海、芳草湖一带演出。迪化三省会馆也曾组织一个豫剧团,演出《双骑驴》、《花亭会》、《断桥》、《柜中缘》等折子戏,后因经济拮据于民国36年告散。”[1]
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南民间戏曲主要是 “土台子戏”,供人们自娱自乐,并没有真正搬上戏曲舞台,河南各民间剧种交融借鉴十分频繁。上述这段文字记载盛世骥从河南接来的虽然是一个曲剧团,但它毕竟脱离不开河南地方戏曲的特点。根据这段文献可以推断,安集海属于今日农八师所属地,也就是说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南戏就已光顾了今日农八师所在地,并且演出时间长达十三年之久,所以河南戏对于该地区的居民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这是有文献可考的河南戏及豫剧最早在新疆农八师地区活动的记载。
豫剧真正大规模传入农八师是在常香玉进疆慰问解放军部队之后。据《中国戏曲志·新疆卷》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专业豫剧团在新疆首次登台的是1954年3月由常香玉率领的河南豫剧团慰问驻疆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演出,他们以演出阵容整齐、艺术水平高超、演出作风严肃赢得了南北疆观众的赞誉。 ”[2]这是有明确记载专业豫剧团首次进疆的资料。这之后,很快扩大了豫剧在新疆的影响。
1954年4月1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后,每年都有一批转业军人、内地支边群众、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兵团并被分配到农八师。河南支边人员从1954年陆续进入团场,随之豫剧被不断带入团场。
1956年是河南支边人员大批进疆的开始,也是从这时期开始,豫剧演出活动在农八师各团场普及开来。在对农八师各团场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老演员还谈到他们1956年来团场途中的情景。
一二一团盛玉英是河南汝南人,在老家广播里听过常香玉的戏,学会唱几段,是1956年随集体支边来新疆的。当时,河南省政府领导亲自把5.5万河南青年送上西去的火车,他们从此告别了养育自己的故乡。在谈到他们来时的情景时,她说:“在火车上,多数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支边的原由很多,主要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有的是家庭贫寒出来有口饭吃,有的是血气方刚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作为世居乡村,有落叶归根,坚守故土传统的河南人,在离开家乡之际,到底什么时候能再回故乡,这辈子还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数,所以坐在火车上,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火车出了甘肃,再往前走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这时,有的人就开始想起家来,甚至还有人抹起了眼泪。为了活跃气氛,安抚他们的思乡情绪,我们会唱戏的一帮年轻人就聚在一起,在火车上唱起豫剧来。后来,还一个车厢挨着一个车厢的唱。豫剧对每个人的思绪稳定起到很大作用。就这样,我们坐着火车一路唱到新疆,火车整整走了七天七夜。”
《一四七团志》记载:“1956年大批河南支边青年来农场之后,为团场文化活动增添了新生力量,他们举办家乡文艺晚会,演唱豫剧、二夹弦、河南坠子等地方戏曲。”[3]
“1956年12月,以贾心斋为团长的河南省慰问河南支边青年农民代表团到达乌鲁木齐,分别到垦区慰问演出。”[4]
就这样,河南豫剧以各种形式在农八师展示其魅力,不断扩大着影响。这一时期,他们所演唱的大戏基本都是传统戏。也有许多小戏或小演唱,多是反映团场人的生活劳动、宣传好人好事等内容。这一时期也是团场人自发演出时期,连队文化活动多为临时组织,业余排练,开展兵唱兵、兵演兵、兵画兵、兵写兵、兵说兵活动,一边生产一边演出。此时还没有真正成立豫剧团。每个连队都有宣传队,在宣传队里选出戏曲人才,多是爱好者组织在一起,白天劳动晚上演出,活动范围多在基层连队。
1958年到1966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虽然经历了“大跃进”,但对兵团经济发展并未大碍。文艺上,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政府对戏曲艺术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在农八师,当豫剧经历了四五年的不断传入后,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豫剧团开始陆续成立,豫剧演出活动空前繁荣。这一发展机遇,是和团场的稳定发展分不开的,也是和党中央的文化路线分不开的,而兵团领导的支持和喜好更是豫剧得以发展的有力保障。谈到兵团领导支持,离不开兵团政委张仲瀚。
张仲瀚,生于 1915年1月 19日,河北沧县崔尔庄人,兵团政委。他非常热爱文艺,从小喜欢京剧,也是演唱京剧的高手。1950年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受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的委派考察新疆文艺工作。程先生此次新疆行让张仲瀚亮相迪化(乌鲁木齐)京剧舞台,张仲瀚的演技使全新疆各界尤其是文艺圈为之一惊。
张仲瀚作为兵团政委,深知团场人的移民特点,更知道文艺对安定民心的作用,同时自己又是戏迷,于是,在1959年提出,要让五湖四海的兵团人看上家乡戏,一手创建了有京剧、秦腔、豫剧、楚剧、越剧、话剧、歌剧、杂技等十大剧团的“兵团艺术剧院”。
艺术剧院的成立,使兵团文艺一时蔚为大观。兵团文艺团体的演出,涵盖了乌鲁木齐大小剧场,蓬勃之势“三分天下有其二”。每年演出都在4000多场,1963年演了6162场,观众达133万人次。
剧院对少数名演员待遇优厚,他们的工资高出农场青年职工工资十多倍,基层同志对此很有意见。张仲瀚听到这些反应后,当即找剧院领导谈话,要求他们及时向有意见的同志做耐心的思想工作。他认为,绝对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少数名演员的薪金确实比农场职工高了不少,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法思考和处理问题。他非常风趣地说:“广大军垦战士看了好的文艺演出,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加了生产积极性,每个人多抡上几下坎土曼,就一切都有了!”[5]
张仲瀚常说:“我欣赏阳春白雪,也喜欢下里巴人。”他十分重视不同层面文化艺术的共同发展。他强调“有普及才会有提高”,一贯倡导“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他支持各师、团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引进地方剧种,组建专业或业余剧团,活跃部队文化生活。
在生活艰苦的特殊时期,在人们急需精神寄托的岁月里,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有领导的支持,豫剧演出呈燎原之势。
自1959年起,农八师较大的团场陆续成立豫剧团,直至1962年,先后有六个团场成立了豫剧团。这些剧团虽然属于业余性质,但每个团的阵容都相当大,演员多从内地招收,演技并不比专业剧团差。除豫剧团之外,其他各剧种剧团只有一两个,而豫剧团成立了六个,而且每个豫剧团的人数都在六十人以上。可以说,这一时期,各戏曲剧种中,团场人对豫剧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其他各剧种。
各团场豫剧团演员都属于业余性质的演出,农忙时期干活,农闲了演出,演职人员都是“拿起锄头能种田,走上舞台能演戏”的文艺战士。演出队多数是在自己团场所属的连队演出,各团场豫剧团之间偶尔也互相串演。后来,有的团场给豫剧团分一块地,给他们发50%工资,让他们自给自足,自负盈亏。他们开始进行营业性演出,到四周各团场串演,甚至去其他师部或地方上演出。当时的观众由于缺乏文化生活,能够在遥远的他乡听到家乡戏,那股热情和激动劲是无与伦比的。据老演员回忆,他们每到一处,老乡们都会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招待他们,临走时还要放到车上让演员带走路上吃。有一位老大娘还曾拉着一名演员的手说要认作干女儿。这股热情劲儿可想而知。
民间豫剧活动也到处可见。在 《镇边将军张仲瀚》一书中,真实反映了团场人对戏曲的喜爱:人都特别喜欢唱,是个欢歌笑语的年月,汝南来的吕道长,兰考来的张金亭,一个会拉,一个会唱,每逢星期天,两人就一拉一唱为大家演出。老吕(当时该叫小吕)会木工,刚来时没有胡琴,他就自己做,弄一截梧桐木,中间掏空,再加工一块很薄很薄的松木板子粘在圆筒上,音箱就有了。没有弦,写信回去,让家里人装在信封里寄来。后来,他们在打荒时捉到一条蛇,灵机一动,把蛇皮当即剥下来,一头用线扎紧,吹满气后又扎了另一头,晾干剥开,再放在水里泡湿,代替薄板粘在音箱上,一拉音质果然大变,他高兴地晃着脑袋,拉得更加起劲和动听,老张也唱得更加卖力了。
这一时期,响应国家“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化路线,豫剧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齐头并进,豫剧舞台朝气蓬勃,一片兴旺。传统戏《花木兰》《拷红》等继续赞颂古代英雄人物,《朝阳沟》《人欢马叫》开始反映现代生活。新编历史剧以古讽今,以古训今。根据团场生活劳动特点,以反映连队政治、生产、生活、先进班排模范人物为题材,豫剧团演职员及连队职工创作大量反映农场生活的小戏曲、曲艺在晚会上演出或参加上级举办的文艺汇演,颇受欢迎。
“文革”开始后,豫剧团被视为“牛鬼蛇神”、“封资修”的黑窝子,传统戏所反映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通通被赶下舞台,豫剧受到冲击,剧团陆续解散。许多演职员被迫辍艺,改行自谋出路。各团场文艺宣传队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队深入连队、矿山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宣传好人好事及先进典型。在宣传队,文艺活动多数是歌舞形式。
这一时期的戏曲主要以京剧为主,其他剧种几乎都禁演了。京剧通过推陈出新,在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丰硕成果基础上,创作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一批现代京剧作品。
“文革”后期,在形势不太严峻的条件下,团场也开始演唱豫剧,但多是根据形势编唱反映时代主题的内容,也将《红灯记》《沙家浜》编成豫剧来唱。
“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政策提倡古装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方针。禁演十年的传统戏重见天日,豫剧演出随即展开,团场也开始重新组建豫剧团。有的团场宣传队开始排演豫剧,观众群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各剧团到周边地区巡回演出。如一四五团宣传队在“文革”结束后,以排演豫剧为主,除在本团场上演外,还去沙湾、奎屯、独山子、克拉玛依、马纳斯、昌吉、乌鲁木齐等地营业性演出。石河子市豫剧团的演员介绍说,他们去哪里演出,场地都是爆满,人多得把门槛都挤破,还有挤伤人现象。后来,许多人总结这一时期是“豫剧演出畸形时期”。表面上看是大发展,演出多,队伍壮大,观众猛增,但内含危机,观众只是一时的兴趣。果真言中,豫剧团很快陷入困难。1983年以后,许多演出队相继解散,豫剧演出逐渐走向低谷。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豫剧演出不景气时期。这时,团场经济政策有所改变,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实行家庭承包制,全团上下都在抓经济,对文艺演出并不重视。豫剧受现代传播媒体的冲击也很大,这时团场有电影放映,电视也开始盛行,娱乐方式开始多样化,人们的注意力相应转移了,所以各团场豫剧团多数已解散,只有石河子市豫剧团在活动。石河子市豫剧团实行差额补贴制,发70%工资,其他的自己想办法到外面演出。当然,民间一直存在有业余时间听唱豫剧现象。
上世纪90年代,团场扩大规模,进行二次开发,以致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困难。1993年起,团场先后接受河南洛阳、确山、新乡等县(市)移民 935人,按国家和团场的有关规定,给予安顿。1995年后,团场加快了开发力度,种植面积扩大。劳动力季节性不平衡状况突出,每年农忙,许多职工亲友、同乡都到团场打工。收棉季节,团场都要招募数以万计的临时工、季节工,团场人口流动量增大。这些流动人口从河南带来的豫剧也丰富了农八师民间的豫剧生活。
国家对团体都开始实行一些激励机制,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政府的和行业的奖项,将一批又一批的新作推向领奖台,鼓励各团体弘扬中国戏曲文化,勇于创新。全国的戏曲都活跃起来,各地豫剧团也是到处参加比赛,《梨园春》“擂台赛”更是吸引了全国上下的观众。石河子市豫剧团也参加了各类大小型戏曲比赛,而且还获得了不少奖项。
即便如此,农八师豫剧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面临着观演群体老龄化,后继无人现象。仅存的一个专业豫剧团演职员多在40岁以上,民间豫剧爱好者多是兵团第一代。
总之,豫剧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的发展没有脱离中国戏曲发展的大气候,它在农八师的50多年,与中国戏曲整体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都是由五六十年代的辉煌大发展逐渐走向目前较低迷状态。
(本文是作者于2005至2007年在多次深入兵团团场进行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所做的归纳和研究。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设14个师部,近200个团场,面积遍布全疆各地,受各方面原因所限,很难对每个团场一一考察到,调查对象最终选取了农八师及其下属的团场。一方面是因为该地区是新疆兵团最大的师部之一,也是河南移民聚居的典型地区,同时它还是新疆兵团各师部中豫剧团成立最多、演出影响最大的师部,它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
[1]杨红.乡俗礼仪中的民间戏班研究—对两个民间戏班的田野调查[J].中国音乐学,2005,(3).
[2]赵塔里木.蒙古族额鲁特人的音乐观、民歌的分类和传承方式 [A].王 镇 华 ,修 海 林 ,李 文 珍.中华音乐风采录[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3]王先荣.“兵团文化”与“客家文化”浅论—两种不同的“移民”[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
[4]赵塔里木.在中亚传承的中国西北民歌──东干民歌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1998.
[5]张咏.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