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恒山
1.1 回收原则:按照1:1的置换比例实施以旧换新(即1t废旧地膜置换1t新地膜)。
1.2 回收流程:依托专业合作社,在河头乡设立收购站点,在重点试点村,农户通过机械和人工方法,将废旧地膜回收后及时清除所带泥土和杂物,然后运送到乡镇设立的收购站点即专业合作社,站点派专人定时负责回收。
1.3 回收后废旧地膜的加工处理:对回收的废旧地膜,一是怀仁县农业局与县废旧品回收企业协商,由乡镇设立的收购站点,对回收的废旧地膜再进行清除泥土和杂物后,运送到县废旧品回收公司,由废旧品回收公司再经过第三次清洗分类加工成塑料颗粒或PVC管材,做到变废为宝。农业局免费为县废旧品回收公司提供废旧地膜,回收公司负责将废旧地膜加工处理。如果加工处理废旧地膜产生盈利归回收公司所有,如果回收公司因加工处理废旧地膜造成亏损时,由农业部门给予适当补贴。此项工作正在试运行中;二是对回收的废旧地膜经过机械化去杂、去土、打包,加工成道路建设用抗震动添加剂,提高废品的利用率,变废为宝。
1.4 废旧地膜回收后的土地目标:经过废旧地膜回收工作,极大的调动了农户清理农田中的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废旧地膜人工清理后,农田干净度可达到90%以上,机械清理后,农田干净度可达到60%以上。
2.1 回收成本:通过人工方法清理废旧地膜,清理的比较干净,清理后干净度可达到90%以上,费用太高。经调研:一个劳动力一天最多可清理0.2hm2地,可清理回废旧地膜20kg,一个劳力工资每天按100元计算,每0.5kg地膜就需5元,再加上收购站点费用、亏损费用、人员工资费用等,回收每斤地膜至少得6元多。
通过机械方法清理废旧地膜,清理的不是很干净,清理后干净度可达到60%以上,效果不太好。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可清理6hm2,清理废旧地膜250kg,每个作业组按1 000元计算,每回收0.5kg地膜需2元,再加上收购站点费用、亏损费用、人员工资费用等,回收每0.5kg地膜至少需3元。
2.2 全县预计可回收量:经调研,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3万多hm2,每个村可回收废旧地膜8t,每个乡至少可回收80t,全县10个乡镇,除去部分富裕乡镇的农户做这项工作外,全县至少可回收废旧地膜500多t。但由于县级农业局的回收能力有限,每年仅能回收不到100t。
2.3 回收公司加工能力:目前,由于我们可提供的原料不充足,废旧品回收公司现有设备的加工成塑料颗粒的能力为600t/年,清理污染面积2hm2。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提供足够的加工原料,项目上再给点资金扶持,回收公司再新购置一批大型加工设备,加工成塑料颗粒,这样,每台每天可消耗10t废地膜,年加工能力可提高到3 000t,清理污染面积100 000hm2。
2.4 回收企业效益:目前,回收企业仅能加工成聚乙烯塑料颗粒。具体聚乙烯塑料颗粒能加工成什么颗粒、销路在哪、颗粒的价格怎样,无法确定,据初步测算,如果加工的聚乙烯塑料颗粒以半成品原料出售,效益最低,仅能维持成本,盈利不大,甚至赔本;如果进一步加工成新地膜,重新供农户使用,效益可能好些。
3.1 各级政府提高对白色污染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工作。
3.2 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废旧地膜回收难、加工难、再利用难的问题。
3.3 省农业厅通过对全国各地废旧地膜回收的调研,为基层提供聚乙烯塑料颗粒的加工、销路、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指导基层的回收工作。
3.4 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更好的完成废旧地膜回收工作,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过量使用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实现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