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视觉印象浅析

2014-08-15 00:53时江月李壮壮杨磊吴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德彪西通感印象派

时江月李壮壮杨磊吴琛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这一句描写可谓是人类通感艺术的佳句。将光影这一视觉艺术通感为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这一听觉艺术,为文学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将这种通感艺术发挥到极致的,不仅仅有朱自清这样的文学巨匠,还有德彪西这样的印象派音乐天才。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不同感觉互相转化。在印象画派与印象乐派的发展过程中,可谓是将通感发挥到了极致。笔者在对印象画派与印象乐派的诸多作者、作品的分析与整合的过程之中,对通感的运用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印象乐派作品中的视觉印象也正是音乐欣赏者们通感的体现。

印象派艺术综谈

印象主义时期一般是指从1880年到1920年之间。它主要兴盛于法国,尽管从某种程度而言,它之后扩张到英国、意大利和美国,但法国的印象派无疑是印象派艺术的先锋之地。

印象画派的艺术家不胜枚举,有画家马奈、莫奈、雷诺阿、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卡米耶·毕沙罗,还有一位有趣的美国女画家玛丽·卡萨特。每当艺术博物馆需要增加收入时,他们就会举办印象派画作的重磅展览。每个人都会买票参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这一时期艺术的核心,每个人都喜爱这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展,不管是在波士顿、纽约、芝加哥亦或是其他地方。印象派艺术家不仅包括画家还包括诗人,有趣的是他们没有被称为印象派诗人而是被称为象征主义诗人。如查尔斯·波德莱尔、保罗·魏尔伦、阿尔蒂尔·兰波、斯特芬·马拉美。作曲家中最重要的是克劳德·阿西尔·德彪西,可以说他开创了这个法国作曲流派,开创了印象派音乐。还有一些印象派音乐家,如莫里斯·拉威尔、加布里埃尔·弗雷、意大利人奥特里纳·赖斯皮基、美国人查尔斯·格里菲斯等都创作了大量美妙清新的印象派音乐。但是与这些人的作品相比,德彪西的作品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堪称首位,如《月光》、《牧神午后前奏曲》,还有他的一些管弦作品《夜曲》、《大海》、《意象》、《夜之幽灵》等。

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的视觉艺术

印象派大师莫奈原本是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的追随者,信奉绘画艺术必须“如实描写所见的自然和人生”而去追求自然主义的真实,坚持对视网膜上的事物的第一印象的极端忠实,但这种追求所导致的结果却恰好相反,他捕捉到的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印象,是失去了事物的实体的光和色的效果。在“圣拉萨尔车站”这一传世佳作的创作过程中,印象派大师莫奈为了在蒸汽冒出的一刹那间现场捕捉变幻的阳光,竟然希望将开往里昂的火车推迟半小时。莫奈色彩借鉴了音乐中的抒情,他描述光影效果产生的印象演奏出画面的音乐。在观者尚未知道画中所表事物之先,就立刻被它那色彩的魔术乐奏所抓住了。这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因为这种感动触到心灵的最深部分。莫奈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中国文化追求的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性特征、浓重的装饰意趣和强调形式美感的构图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在对现实仔细观察、写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既有自然美感又含意境韵味的高度艺术化的杰作。

莫奈作品的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意与境的有机结合,是在主客观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的本质,它能使观者通过想象和联想,置身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莫奈手法多变,勇于探索,体现了对印象主义的不懈追求。这也预示了以后各自艺术道路的走向。印象派绘画不解决哲学问题,没有政治色彩,不跟从文学,因此被诟病为“没有思想的观察”;而印象派大师莫奈为了避免因题材简单造成的肤浅,致力于对绘画语言的研究,通过“光的真实”和“色彩的真实”,强调画面本身的美感,使观者为之神迷、惊诧、发呆、心醉。绘画当然是视觉艺术,但莫奈的印象派绘画却以光影、音响等作为他的艺术素材。所以,印象派艺术是视觉与听觉的双载体。

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艺术研究价值

德彪西的《水中倒影》创作于1905年,是他《意象集》第一集的第一首。这首作品动机十分缓和,但又时常找到离合的支点上升,同样有趣的是这里没有清晰的节拍,这是本曲的一大特点,很难用脚踩出节拍也很难进行指挥。音乐在这里强调平行进行现象,所有声部在一个和弦上可能有六个不同的音符,在下一个和弦,六个音符都朝着同一方向,而不是朝着相反的方向。下一小节还有另一个概念,很美很动人,如肖邦的作品一般,如此丰富的声音几乎比得上吉他,像在低音区呢喃。但之后简洁利落、惊人的、出人意料的和弦是印象派的另一特点。先是正常的贝多芬式的音乐,之后并不是四度或五度外的和弦而是三度外的,然后又是很有趣的一段,由不协和音组成以前没出现过(以前出现过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减三和弦)的相对于减三和弦的增三和弦,这是我们学的第四个三和弦,这种声音听上去很奇怪,是印象派风格的和弦。这三组和弦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类比,通过这种方法听上去很不同,有点奇怪,但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很难感受到曲子的奇怪之处,我们已然是习惯了这种声音的。德彪西的音乐中有很多的大七和弦听上去像是爵士和弦,他在印象派音乐中听到这种声音然后把它用在爵士乐中。印象派作者通常这样作曲,这种旋律在当时令人震惊。象征派诗歌的中心思想不是由逻辑言语表示的,它不是按句法表达概念也不是以逻辑方式逐字写就,而是巧妙地罗列关联词,不时激起我们思考,词语本身以及相互之间都有共鸣,这就是象征派诗歌的精髓。德彪西受到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并没有创作格式化的音乐,他把这当作一次灵感的迸发。马拉美去听过这首曲子的首演,他是这样评价德彪西的音乐的,“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乐曲完全展现了我诗歌的意境,其中的激情是任何丹青妙笔也描绘不出来的。”音乐就如绘画,这两种艺术的学问是完全不可分离的,所以说音乐有如绘画。全音音阶是由六个全音组成,刚好把两个半音合成一个全音。在印象主义时期固定音型回到了音乐中,它们曾出现在巴洛克音乐里,在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这种技巧有点过时,浪漫主义对于固定音型来说过于宽阔了,但是在印象主义时期它们卷土重来,对现代主义时期来说它们非常重要,这是进入现代主义时期的先兆。德彪西受东方音乐影响至深,我们有证据表明他在哪方面以及为什么受东方音乐影响至深,从1889年开始,他在巴黎陆陆续续接触过东方音乐。

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视觉色彩

西方传统音乐家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总是将音乐与颜色相连,我们知道的是在复杂的音乐体系中所谓旋律的东西就是在管弦乐的曲子里到了旋律的地方时作者会加进去一种新乐器。像在告诉你一个信号:“嗨,旋律来了”乐器安静下来然后开始演奏旋律。德彪西所做的却有一点不同,他在作品中仅仅只掺杂一点点色彩,如果我们接触到他的管弦乐作品,其中他用到了新乐器就是人声,人声唱的是他想要的温暖而稳定的声音。温暖的人声像托马斯·曼说的,他只是把它带进来在那涂了一点颜色,令他感兴趣的不是音线而仅仅是色彩,他要把色彩从音线中剥离,而在这一时期的绘画中也开始出现强化色彩并且使色彩与线条分离。演奏德彪西音乐就像是精美的黑白照片,光线上很强,色彩上并不是十分夺目,但是听后会感觉特别舒服。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一般在学术界分为两个阶段但有的学生也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如果把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期把它叫做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第二期是印象派风格,因为德彪西的风格形成有一个过程,所以他在中后期的印象派风格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是沿袭法国前辈作曲家的风格,是非常清新的浪漫主义,我们现在称之为小清新风格,这类曲目中最典型的就是阿拉伯风格曲中的第一首,被后人改编成很多器乐作品。一般学术界把德彪西的《贝加莫组曲》作为分界线,在此之前是晚期浪漫主义,在这之后德彪西的作曲进入了印象主义创作时期。其中第四首《帕斯比叶舞曲》富于节奏性,钢琴演奏上也有一些难度。在这部作品当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德彪西后期创作的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和一些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显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水中的倒影》是德彪西创作的顶峰时期最成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演奏技术方面德彪西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演奏技法非常柔和,注重于音乐的色彩,踏板也变成一种演奏技巧。从德彪西开始调性就不再是音乐创作必须遵循的体系了,尽管德彪西的作品还在调性内,但有的已经接近无调性甚至已经完全没有调性。德彪西自己创造了自己的音阶,他的音阶是六声音阶,他的音阶只有三个白键三个黑键,他已经不遵循大小调体系。正如在2012年《交响》第三期发表的时江月的同名论文《水中倒影》的视觉色彩与和声、音响、踏板以及旋律线交织交融的特点研究中《水中倒影》的视觉印象惟妙惟肖、精彩无比。

结 语

德彪西印象派钢琴作品《水中倒影》作为最具代表意义的印象派听觉艺术与同时代印象派绘画水乳交融、浑然天成。音乐的音响与视觉的画面成为印象派艺术唯美、自然、畅然如歌的合二为一。这是区别于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等艺术现象的重要特点。其独特的艺术审美角度是钢琴艺术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笔者作为此项课题的研究者,与其他三位在钢琴演奏及教学中都颇有成就的同事经过近两年的学习,赴法调研,专家咨询等若干具体研究工作,总结出对“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视觉印象浅析”此项课题的研究论文,希望我们的研究对印象派艺术在中国的影响得以更深入的展开。

[1]时江月.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视觉印象浅析[J].交响,2012,(3).

[2]汪丽萍.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教学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10,(3).

[3]时江月.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教学难点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4]索娜.论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的和声游移特征[J].乐器,2007,(1).

猜你喜欢
德彪西通感印象派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印象派画家」金农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