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我省36万余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超过冰岛的总人口。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路在何方?
本刊从省人社部门及教育部门获悉,我省今年首次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扶持补贴大学生创业;截至6月底,四川96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5.23%。
令人惊讶的就业突破是如何实现的?扶持“大红包”怎么分配?不靠“拼爹”拼自己,四川省政府有哪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措施,确保求职的社会公平?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吴开平接受记者采访,对此做了详细解答。
记者:四川省今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如何?毕业生人数已经连续多年不断攀升,就业问题是否像“滚雪球”一样,推动解决需要越来越大的力气?
吴开平:2014年,四川96个高校毕业生达到36.87万名,比2010年多出6万余人,已经连创新高。纵观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确实不乐观,但原因还是多方面的:一是我省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在8.2%左右,略高于全国,对就业的影响逐步显现;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普遍向往“铁饭碗”、大城市和高工资,与用人单位供需错位;三是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四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精细化能力有待提升,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需要。
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推动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更大的力量。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促进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今年4月,按照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的指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深入多个高校和创业园区开展调研,专题研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5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时间上不仅先于国务院办公厅22号文件出台3天,新政策的力度也是四川历史上最大的。
记者:过去相比,今年我省新一轮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吴开平:从2010年起,四川省每年安排5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2014年,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猛增为3亿元,翻了几番。
不仅在扶持金额上变多了,扶持的范围和项目也越来越多。从最早只有大学生培训补贴,逐步扩大到现在的创业补贴、求职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等多个项目。同时,政府扶持的门槛也已经降到最低——即便是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以享受1万元补贴政策。
3亿元“红包”怎么花?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每个创业项目给予1万元补贴,同一领创主体有多个创业项目的,最高补贴可达到10万元。6月30日,全省已向四川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下拨第一批在校大学生创业补贴155万元。对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15年底。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在省就业专项资金中,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期限不超过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2014年起,将高校残疾毕业生纳入求职补贴发放范围。
记者:现在有一个网络热词“拼爹”,四川怎样确保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公平,不“拼爹”而拼搏呢?
吴开平:政府对困难大学生将加大帮扶,不让他们输在求职的起跑线上。例如,对于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今年将发放每人800元的“求职补贴”,今年全省已经发放求职补贴1008.48万元。有了这笔钱,他们可以买一套合适的应聘服装,不用为求职的车费、简历材料费发愁。
现在老百姓反感的“萝卜招聘”,也是一种“拼爹”现象,我们要尽力从制度设计上杜绝。今后,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招聘,在相关网站公开发布招聘信息,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
记者:我们注意到,扶持政策不仅限于大学毕业生,还包括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创业从过去的“为成品找销路”,似乎前移为了现在的“改善生产线”?
吴开平:再像过去一样,让大学生毕业后再考虑创业就业,容易造成问题解决滞后,将创业扶持政策前移,会给大家更充分的准备空间。
今年,四川省政府提出的新思路,就是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创业培训补贴、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对象,都已经由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扩展到在校创业大学生。同时,各种形式的创业园、孵化园、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俱乐部,将建到高校内部。
为了减少大学生创业的阻碍,四川各市(州)、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都将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正在筹建首个省级“创业超市”——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今年内将启动运行,搭建为大学生创业整合合伙人、投资人、专家指导的资源整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