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丽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高校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公民社会责任感存在内涵上的一致性,促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培养未来高素质公民的角度出发,使得大学生在个体认识和行为表现上,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邑大学学生生活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的五邑地区,富有社会公益精神的五邑侨乡文化成为提升五邑大学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资源,回馈社会、感恩家乡人民的文化传承,符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现代中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作为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而从国家层面理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来看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需要公民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公民充分的社会化是必然趋势,现代社会也必然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合格的公民素质才能更好地在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24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的角度讲,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赖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自然要使国家的未来栋梁具备基本的责任感、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孙一直继承下去。从个人角度讲,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体在内在需求不断变化、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都与自然、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社会责任感的教化。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公民的主体力量。具备了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才能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广东五邑地区享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众多五邑华侨对家乡、社会乃至对国家不求回报地付出。近代历史上,海外华侨为革命成功不遗余力,“每次革命起义,关于款项,无不竭力输将,故革命之成功,赖华侨之力不少,而海外华侨,以台山最多,......”辛亥革命后,随着地方自治的建立,华侨对国内的支持从政治功能逐渐演化到经济建设的支持。侨乡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侨乡人民的从商之路颇为艰辛复杂,但商业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侨乡人民和侨乡政府的热衷和重视,从而为华侨对侨乡的经济支持奠定了基础,并且这种经济支持从革命时期的政治作用,逐渐演化到后来的经济建设,以及和平时期城镇建设上的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华侨热衷于兴办教育、医疗卫生等慈善公益事业,在五邑侨乡逐渐兴盛,至今五邑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都与华侨捐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五邑地区的华人华侨的奋斗史,有所成就的往往是商业文化,并且家族企业占到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华人在国外立足有所成就之后,逐渐开始回馈家人、家族,进而从个人、一个家族慢慢扩展到更大的团体,促进家乡公共建设。这种扩展的过程,正是五邑地区侨乡文化中从“小家”到“大家”的博文化发展过程。同时,五邑华侨华人在国外打拼奋斗,逐渐建立起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桥梁,他们把发达国家的近现代文明带回故乡,与中原文化、岭南文化、本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开放、包容、多元、创新和以家国情怀为特征的独具魅力的侨乡文化。
华侨捐赠及汇款,给侨乡社会以及侨眷生活带来极大改善,侨乡建设也同样依赖于华侨的经济支持,但是历史已经表明,华侨的经济支持一旦受到阻碍,侨乡的生活与建设便陷入困境。五邑地区中的台山,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直至七八十年代,一些留在内地的华侨家族依然对来自国外的侨券有很强的依赖。虽然现在侨乡地区的大学生较少像过去的侨乡人民一样直接接受华侨的经济支持,但就五邑大学来说,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给予的助学政策,还有很多助学项目来自社会慈善人士,而且其中有些慈善人士也仅仅是普通百姓。施出援手的人往往不求回报,但是从学校教育来说,必须让受助学生明白自己获得的帮助来之不易,要对此怀有感恩之心,并且不止于此。感恩不是在自己困难时等待别人的援助、索要援助,而是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回馈社会和国家。正所谓知恩图报,感恩是一个人本性和良知的体现,是为人处世的哲学,是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态度。感恩内在地包含有对施惠者负责任的态度,正因为有直接的体验,通过感恩教育将这份负责心任延伸或者转化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未来步入职场成为正式公民后,更能肩负起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因此,从这一点上,具有浓郁感恩气息的五邑侨乡文化是提升五邑大学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资源。
校史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学校的发展史亦是学校的成长史,对于新生来说,经历高考,既是自己选择了学校,也是学校选择了他们,既是学校的一份子,便与学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五邑大学每年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都包括校史教育的环节。第一,作为新生朋辈的学长参与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五邑大学历年的传统。首先学长带队参观校园环境,新生们在熟悉校园的硬件设施中,充分感受一栋栋印有捐赠人姓名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楼、宿舍楼。在参观图书馆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专设的侨乡文化室,各类书籍资料介绍了“五邑”的由来和发展。其次,校史馆的参观,让新生们对学校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五邑大学是侨乡人民共建的大学,正如校歌中所唱:“内外合力,四海襄义举;共建大学,群英谱华章。”第二,以学院为单位的学院发展史、专业发展史,使新生进一步了解了日后与自己联系更为紧密的学院和专业,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在这个部分,学院往往调动整个学院的师资力量,安排学院领导介绍学院的发展情况,最富经验的教授讲解专业建设,以及邀请优秀校友开设讲座、在校优秀学生进行经验座谈会等。学校在整个过程起到引领和物资支持的作用,在整个校园氛围的感染下,新生能以较快的速度认识自己的大学,无论从感性还是理性方面,对大学都有了整体印象,这样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新生以后的大学生活。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如何受国家政策影响、受过哪些资助、哪些人士作出突出贡献等等,都是校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可从中感受到学校为求发展曾作出的努力。国家和社会为国民创造有利的受教育环境,作为受教育者,应为这些努力而心存感激,对学校、国家和社会都应担负起个人应负的责任。
“绝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已经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每年都会是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每个学校经常还有各项来自社会的助学措施,民间组织的资助也是大学助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五邑大学,学生每年可申请的奖助学金,除了来自国家政策规定设置的项目,还有很多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和资助,有声望在外的商业人士,也有普通百姓成立的基金会,有从建校起就捐资助学的华侨爱心人士设立的奖助项目,也有不断新加入的现代公益基金。因此,每年的奖助学活动往往是各学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时机。学生在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项目过程中,伴随着认识各类奖助金项目的来历和意义,部分助学项目,学生在后期还可与基金会的爱心人士进行交流,反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在捐助者与受助学生之间较为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受助学生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公益文化精神有了直观认识。这种类型的感恩教育途径相比其他空泛的说教更加有效,引导受助学生学习资助者的优良品德,作为努力成才的动力之一,努力成为栋梁之才,既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回报,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在现实意义上也有助于学校助学活动的接力。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下,大学不再是象牙塔,更需要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公益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给学生体验社会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社会需要一个普通公民应尽的一份责任,大学生应在学校中就逐渐形成这种意识,而不是非要等到毕业、进行社会工作时才有所转变。社会公益活动、社区敬老爱幼活动、法律援助活动,青年志愿者、义务家教等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们可以经常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往往会营造各种有利的环境、氛围来鼓励大学生自愿参与。但是由于实际中功利倾向的不利影响,使一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更多是在于锻炼自我、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地需要了解各种实践活动,并找合适的机会予以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愉悦心情,并不是简单地为活动而活动,锻炼自我可与帮助他人更好地结合。
社会责任感,尽管与感恩之情一样出自于人的本性和良知,但其范围延伸至对整个社会的感知,每个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形成、在心里和感觉上对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又促使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因此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力将更为深远。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就是在于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现在的信息社会怎样发达,个人的个性如何自由展现,最终自己都是社会的一员,而且这样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以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理解,需要契合实际情况;传承五邑侨乡文化精神,充分发挥五邑侨乡文化在高校中的教育功能,符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五邑大学学生的根本要求。
[1]陈天海.中国地方自治[M].民知书局,1932.
[2]李建云.“90后”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3]任健强.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4]王克.传承侨乡优秀文化,构建先进文化育人体系[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