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设
(开封市城区水利局,河南 开封 475001)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河南省开封市周边农村(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市区以外的农村地区)饮水存在水质差、水量不足、方便程度不高等问题的分析,寻求相应解决办法,从而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
开封市位于黄河下游南侧、惠济河上游,西北部与中牟县接壤,西部、东南部与开封县接壤。其周边农村包括东郊乡、西郊乡、南郊乡、北郊乡、汪屯乡、土柏岗乡、柳园口乡、水稻乡、杏花营镇、杏花营农场、南苑办事处、仙人庄办事处等12个乡(镇)、场、办事处,181个行政村,总面积546 km2,耕地面积约3万hm2,农业人口25.9万人。
开封市周边分散式供水农业人口共有12.12万人,以取浅层地下水为主,取水形式多为手压井和自吸泵抽水。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9 001万m3,多年平均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 170 m3。境内骨干排水河流有惠济河、东郊沟、开兰河、马家河、运粮河、黄汴河、北郊沟、马家河北支、惠北泄水渠,其中惠济河、东郊沟中下段、开兰河、马家河、马家河北支七支排以下段等受到较严重的污染,致使其沿岸村庄的浅层地下水无法饮用[1]。另外,该区还有部分村庄的浅层地下水为高氟水或盐水。
我国制定的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组成。
根据城区卫生防疫部门多年的监测化验结果,开封市周边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主要有氟超标,苦咸水、污染水等水质问题。氟超标主要分布于东郊乡、土柏岗乡、杏花营镇、杏花营农场、北郊乡;苦咸水主要分布于柳园口乡、水稻乡、西郊乡;污染水等其他水质问题主要分布于南郊乡、汪屯乡、南苑办事处[1]。
水稻乡的马庄、杨桥,柳园口乡的孔堂,朱场、柳园、辛庄、半堤、丁庄集、陶庄为高滩区,每年的春季和冬季易发生严重缺水,缺水人口约1.06万人。
(1)管材质量不合格。有些供水工程因选购不合格管材,地下管网在冬天被冻坏,整个工程不能使用。
(2)水井质量不合格。如横船湾村在1988年降氟改水中,曾自行打了两眼井,均因质量不过关,而使工程无法投入运行,水塔报废。
目前,开封市周边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管理基本都是粗放式的,重视运行,不重视检修和保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因管理不善而报废。如,北郊乡的东官庄和西郊乡的西陈庄原有无塔供水到户,后来因为一个组分成两个组,不好管理,又因村民新居无法通水等原因,便把设备卖了。(2)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设备及井的维修、保养很少。(3)供水制度不健全或根本没有供水制度,加速了设备及井的老化。(4)所收水费仅能维持运行及简单的维修,若设备或井坏了,只能任其报废。如汪屯乡的大李庄村、金钟李村,工程均为1985年建设,现在设备老化报废,村里也无能力更换。北郊乡的范庄村,1983年建成集中供水,2004年7月份由于井体淤塞完全报废。南郊乡的西柳林村,水塔、管网都基本报废了。
开封水稻乡、柳园口乡的9个行政村为黄河高滩区,属于季节性缺水;东郊乡、土柏岗乡、杏花营镇、杏花营农场、北郊乡等浅层地下水氟超标;柳园口乡、水稻乡、西郊乡的浅层地下水为苦咸水;还有一些村庄的浅层地下水被污染。对于这些问题,解决措施是采用集中供水的方式,打深井,取深层地下水[1]。
加强工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保护好饮用水源。在集中供水工程周围划定一定范围保护区,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禁止发展污染工业、畜禽养殖业,防止饮用水源污染。有计划的开采地下水,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开采不良含水层的水。
(2)合理规划供水工程。根据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供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尽可能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适度规模,供水到户。
(3)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优先选用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工程开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工程建好后,应多鼓励用水户参与管理。
(4)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并加强合同管理。
(5)净化水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净化设施。
(6)加强水质检测。建立社会化的水质检测服务体系,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即由水利部门联合卫生、防疫部门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加强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工作,保障引水安全。
(1)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订资金筹措计划。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引导区、乡配套部分资金,动员村民自筹部分资金,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2)受益农户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3)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鼓励个人投资服务于农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2]。
(1)建立区、乡两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培训体制及制度,定期培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并给予一定的监督和考核。
(2)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制度,管理人员要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3)尊重群众意愿,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
(4)用水户积极参与管理,对管理人员可定期监督、评议。
(5)在征求群众意见,征取群众同意后,可招投标管理,实行管理市场化。
(6)所有集中供水工程都要明晰产权,制订管理办法,管理者的经营须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监督,保证水质、水价标准、工程正常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任重道远,水利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它的困难性和艰巨性,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杨伟红,郭茂.开封市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06):50-52.
[2]吴晓敬.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10):4-4.
[3]杨景洪.浅析农村饮水安全与保障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