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

2014-08-15 00:50:55高蓓蕾宗文干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能力

高蓓蕾,宗文干,王 渤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改革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施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给受教育者——学生带来了“教育投资、就业收益”的权利意识,也给教育者——高校带来了一个重要命题,高校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能好就业、就好业。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解答好这一命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高校来说愈加重要。

一、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认识

就业能力的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可以加强个人通过利用可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在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及资格。

劳动力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特别是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和波动性日益增强。对于雇主,“如果以前的雇佣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育和文凭为依据的,现在的许多雇主则要寻找适应强、同时可以快速学习新技能的人”。对于求职者,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雇主的新要求,就业能力必然是动态变化、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自身素质,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求职者才能够跨越不同组织实现持续就业。

2004年,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合作,提出了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他们认为就业能力由学科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以及元认知四个要素组成。学科理解力为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技能则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总称;自我效能感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也就是说,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进行那一活动,是人们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他指出“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过程及其产物的了解”。概括地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包括预期自己的操作结果,规划和有效分配时间,检验、监控或学习中的尝试。元认知技能的获得是学会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标志。

USEM理论模型强调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更突出强调一般能力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结果和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自我效能感以及元认知技能,都能通过教育、培养、训练而提升。“作为教师,其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以及使用这些技能的信心”。所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是狭义的求职技巧辅导,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也不能视为人才培养过程之外附加的任务,而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题中之义,应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寻求职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就业能力的提高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还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不能以一种标签来定义所有的学生,更不能用预制的统一模板来规划所有学生的发展,而是让学生在多样化目标和发展路径中进行自主选择。大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会思索: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业领域在哪里、自己该做些什么,而这些正是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学会自我规划、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学意义上说,一定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必须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所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求,或是简单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工具性的训练,而是在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循序渐进地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以学生为中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事物的发展变化根本取决于内因,学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和教育责任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责任。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学习者、学习责任的承担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规划,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地探求、获取信息,掌握学习方法与策略,自主建构知识,最终学会学习。

因此,高校应设置多样化的发展目标,打造多样化的发展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条件、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过程中担当责任,获得发展。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

1.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的生态环境

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了大学入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然而这种选择比起高考分数的选拔还是相对有限的。高校应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设计多种平台和路径,制定系统的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的教育生态环境。

如南京理工大学就确立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针对以上三类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三种培养模式。针对学术性拔尖创新型人才,学校采用“2+X”培养模式,在机械工程、电气信息、材料化工三个类别采用前两年集中培养,强化数理基础,后两年的本科学习直至研究生阶段学习完全实行导师指导的个性化培养方式。针对复合型人才,学校开展副修双学位培养工作,知识产权、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五个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培养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针对应用型人才,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形成校、省、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其后累计一年时间,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实习,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等。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企业较早近距离接触学生,全程深度参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训练。

学校突破“标签式”、“模板式”的人才培养思维定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从2000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建立了弹性学制、转专业制度、绩点制、选师制、选课制、班导师制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机制,学生可以选择专业、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选择听课方式和任课教师。这为学生自由选择、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

2.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平台

开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需要在实践环境中、通过学生“做中学”来实现。高校教学只有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或在真实的环境下,让学生实际参与,把所学知识与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仍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学校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通过项目驱动,建立了涵盖机械、电子、材料、设计、自动化、航空宇航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团队项目工作室。教师设计和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验创新乐趣。学校发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借助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全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了由“孵化器-转化器-加速器”组成的创业实践平台,以创业实践计划、创业设计大赛为载体,每年支持经费500万元,鼓励和支持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创新实践团队自主创业;通过免息贷款、减免税费、配套服务和政策咨询等优惠措施吸引学生进园创业。目前已经有51个团队进园创业。

3.建立职业发展与学术教育紧密相连的课程体系

高校只有认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开展就业期望值调查、就业满意度调查,跟踪调查学生的就业状况、用人单位的意见,并把调查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才能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

如南京理工大学在外部专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专业内部结构。一方面拓宽专业口径,突破过于专精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把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大基础教育模式。同时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分设专业方向。宽专结合,统一基础与多方向结合,柔性课程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这种做法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增强了就业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学校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模式,以满足就业需求、培养应用技能、拓展视野为导向重新设置课程,对全校学生开放选修。副修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竞争优势凸显。

宽厚、扎实的学术教育,明确定向的职业发展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的学生将是终身学习者。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和他们在学校教育经历中所培养的学习者意识将在他们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享用”。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 (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3]玛丽艾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彭小波.恢复高考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指导工作发展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3).

[5]吴庆麟.教育心理学 [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7]郭志文.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8]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J].教育探索,2012,(10).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