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战线方针

2014-08-15 00:43:24李斌钱明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国民党

★李斌钱明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他的理性思考,来源于革命实践斗争,与党的方针政策相适应,指导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发展同时,又指导革命实践。毛泽东历来注重将宣传思想理论服务实际工作,他维护统一战线的宣传策略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战线方针策略及其对革命的发展、对党的政治斗争的重要影响。

一、建党前后倡导反帝反封的民众联合宣传思想工作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群众参与爱国运动的热情高涨,各团体组织的联合斗争此起彼伏,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策略和宣传思想萌芽于这一时期。

这一期间,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主编了《新湖南》、《湖南通俗报》等,发表了很多文章。建党初期,毛泽东积极为党中央机关报刊《向导》、《前锋》撰文,还于1923年主编《新时代》月刊。毛泽东早期利用报刊传播民主、科学及反帝反封思想,为他宣传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9年7月21日、7月28日、8月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连续发表《民众的大联合》,号召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商人等组成小联合,进而形成大联合,以打倒强权政治。他在文中鼓励群众:“自去年俄罗斯以民众的大联合,和贵族的大联合资本家的大联合相抗,收了‘社会改革’的胜利以来,各国如匈,如奥,如截,如德,亦随之而起了许多的社会改革。虽其胜利尚未至于完满的程度,要必可以完满,并且可以普及于世界,是想得到的。”[1]339他号召群众向俄国人学习,走民众联合的道路,“要求解放要求自由,是无论何人都有分的事就应联合各种各色的人,组成一个大联合”[1]377-378,“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1]394

在媒体上呼吁民众联合起来追求解放和自由,是毛泽东宣传思想中统一战线路线的最初体现,在他的早期革命生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不但在思想文化上号召民众联合起来反帝反封建,还以实际行动领导了湖南的工人运动、驱逐张敬尧运动等反帝反封建运动,取得了显著的革命成效。

二、以维护联合战线的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国民革命的进行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代理国民党宣传部部长,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才能,将宣传工作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并形成了完整的宣传思想。此后,毛泽东在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将自己的宣传思想和策略与党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首先,毛泽东强调宣传工作必须服从党的政策,极力以宣传思想的统一反对国民党右派,促进国民党内部思想意识的统一,使民众运动凝聚于国民革命这一中心。

毛泽东极力以宣传思想的统一反对国民党右派,促进国民党内部思想意识的统一,使民众运动凝聚于国民革命这一中心。中国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尤其是在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期间,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效果。1924年,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尚未彻底成功,探究其缘故,“简单的说,就是因为缺乏宣传奋斗的功夫。”他希望以宣传推动革命工作。这一思想主张在毛泽东负责宣传工作期间得到了贯彻和发挥。

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期间,是国民党宣传部最为稳定,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他每天都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翻看各种报纸,审查来自出版社的最新期刊,“聆听忠实的职员们所提交的关于公众演说的报告,同时注意肃清国民运动中任何抵制国民党政策的发言者。”[2]318作为获得民族解放的条件之一,革命纪律被提了出来。毛泽东认为个人言论宣传自由要服从政党的需要,服从民族解放的需要。他向国民党各部门发出指令,要求个人和组织在公众场合发布的一切宣传材料都送交中央宣传部检查。[2]318为实现国民党内意见的统一,毛泽东将不同意中央政策的国民党员列为反革命阵营。毛泽东意识到了国民运动内部政治破裂的暗流,从而强调清除革命运动中的敌对分子。他认为,对敌对分子不能再放任了,要开始向他们反攻。“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派宣传,便是《政治周报》的责任。”[3]22此外,毛泽东于1925年11月27日,向中央执行委员会提交了一系列宣传大纲,为北伐战争作宣传和动员。接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制定了一套定期发布宣传大纲的制度,预先安排好武装部队的各种宣传事务。

在宣传思想上对革命运动的整肃,促进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毛泽东对国民革命的特别贡献。1926年1月8日,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宣传报告,指出:“统一党内目标及方法,使怀抱个人或少数人目标及方法者,逐渐淘汰出去。于党内教育收效极大。”[4]7

其次,毛泽东着手向军民宣传革命,并进行阶级分析,维护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还向国民宣传革命,并进行阶级分析,维护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在领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期间,毛泽东不但撰写一些尖刻的文章论述革命运动内部的政治分歧,还进行社会分析,并发起对反对派的进攻。他在发刊词中指出:“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毛泽东还分析说:“我们为了革命,得罪了一切敌人——全世界帝国主义,全国大小军阀,各地买办阶级、土豪劣绅,安福系、研究系、联治派、国家主义派等一切反动政派。这些敌人,跟着我们革命势力的发展而增强对于我们的压迫,调动他们所有的力量企图消灭我们。他们有外国及本国的报纸和学校。他们之间虽因利害不同时起冲突,说到对于我们,却无一怀着好意。”[3]21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政治周报》等重要刊物揭露了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阴谋活动,维护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

毛泽东指导国民党的宣传工作,不仅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作政治宣传教育,而且在广东各次战役中作积极的军民联合宣传,“使军队爱护人民,人民拥护军队。此一事仍可算得本党一大成功。”[4]9为维护广东民主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既联合又斗争的宣传策略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武器之一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一直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服务于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于革命和民族大局。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延安建立新的根据地政权。随着全国抗战形势的日益紧张,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办报是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方式、报纸是战斗的武器、宣传必须服从于党的政策等宣传思想,并提出党的宣传主要以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及加强八路军抗战力量为主要目的和任务。

为配合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毛泽东指导强调党的宣传要服务于抗战大局。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扬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建议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并呼吁各党派和军队首先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指出:“怎样才能停止内战呢?我们要从文武两方面都来。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3]46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在毛泽东和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的合作,打开了抗战的局面。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共重要的宣传政策。1937年10月,毛泽东指出,中共在抗战中的成绩之一是“指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具体纲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在某些地区实现了纲领的某些部分”。[5]59

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要求动员一切可能力量,向前线官兵、后方守备部队、沦陷区人民、全国民众作广大的宣传鼓动,坚定地有计划地执行团结抗战这一方针。1940年2月7日,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指出,该刊的出版是任务,是“团结自己和团结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同日,他还强调,《新中华报》的政治任务是坚持党的“抗战、团结、进步”三位一体的方针,“以期抗日事业有进一步的胜利。”[4]501941 年 5月16日,毛泽东在《解放日报》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的使命是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团结,团结,团结,这就是我们的武器,也就是我们的口号”。[4]57毛泽东还要求在坚持抗战的基础上,党报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他指出:“任何愿与我党合作的党外人员,对我党和我党党员及干部都有批评的权利。除破坏抗战团结者的恶意攻击以外,一切善意批评,不论是文字的,口头的或其他方式的,党员及党组织都应虚心倾听。”[4]9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宣传动员,鼓舞了抗日士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将新闻宣传作为反击国民党反共摩擦的重要武器。国民党在五届五中全会以后,反共活动愈演愈烈。面对国民党的军事摩擦和舆论攻击,毛泽东要求报刊宣传服从团结抗战的大局。1942年9月15日,毛泽东要求在宣传方面,“请注意向宣传人员说明,极力避免谈国民党坏处及作国共好坏比较”[4]96国共发生军事摩擦后,党的宣传一度出现与党坚持国共合作抗日政策不一致的现象,如,新华社太行分社发表参政会通电主张召集国是会议,山东分社发表东北军一一一师反对国民党人员的通电,苏北分社发表反对国民党的新闻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毛泽东在为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指示中指出,这些宣传工作与我党团结抗战的政策是不适合的,党报党刊的宣传以抗战大局为重。

当然,毛泽东指导党的宣传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出调整,但并不是一味地迁让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舆论进攻,而是适时地予以军事反击和宣传反击。1943年7月,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决定进行宣传反击,同时在军事上作好充分准备。毛泽东果断地组织了这次宣传反击,他连续六次起草发动宣传反击的电报,要求各地:“在七月内先后动员当地舆论,并召集民众会议,通过要求国民政府制止内战,惩办挑拨内战分子之通电,发来新华总社,以便广播,造成压倒反动气焰之热潮,并援助陕甘宁边区之自卫斗争。”[4]105党的及时宣传取得预期的效果,内战危机得到克服。英、美、苏各驻华大使警告蒋介石不得发动内战,否则停止援助。蒋介石不得不改变计划,7月10日,令胡宗南停止行动;11日,蒋介石、胡宗南均复电致朱德声明无意进攻我军;12日,胡下令开始撤退一个师及两个军部(第一军及九十军)。这是党和毛泽东及时采取宣传攻势的成效,为国共继续合作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统一战线的宣传方针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凝聚了力量

抗战胜利后,为了实现联合各民主力量,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人民民主国家,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这一目标,毛泽东为新华社等包括撰写各种重大消息、通讯和文章,并通过讲话、指示和批文等方式指导新闻工作为营造全国范围的和平氛围而努力。

一是主张在舆论上争取团结各派,宣传和平建国。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毛泽东指示党的报刊杂志要在舆论上采取恰当的分析,既反对反动派又积极争取中间派。毛泽东在1948年1月14日提出:“要在报纸上刊物上对于对美帝及国民党反动派存有幻想、反对人民民主革命、反对共产党的某些中产阶级右翼分子的公开的严重的反动倾向加以公开的批评与揭露,文章要有分析,要有说服性,要入情入理。”“对一切应当争取的中间派的错误观点,在报纸刊物上批评时,尤其要注意文章的说服性。”[6]15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舆论基础,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二是要求各地注意正确宣传中央联合各阶级的政策。新华社晋冀鲁豫的在1948年1月13日电讯中,有在边区农代大会成立前政务会议应尊重筹委会的意见和依据贫农、雇农、工人的要求改进工作等语。毛泽东指出,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其中不但没有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连中农、独立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及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也没提到。而我们的边区最高政权机关是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政府,不是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政府。他要求此类新闻必须顾及到工人及其他各阶层民众。这也是毛泽东宣传思想工作统一战线策略体现,对凝聚各阶层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以宣传工作配合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工作,促进根据地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实行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和全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但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在关于土地改革的宣传中曾出现错误倾向。1948年2月11日,毛泽东在《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中指出:过去几个月的宣传工作,正确地反映和指导了战争、土地改革、整党、生产、支援前线这些伟大斗争,帮助这些斗争取得了伟大成绩,并且在宣传工作中占着主要成分。但是,最近几个月中,许多地方的通讯社和报纸,不加选择地没有分析地传播了许多包含“左”倾错误偏向的不健全的通讯或文章。有的通讯社和报纸不是宣传依靠贫雇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封建制度的路线,而是孤立地宣传贫雇农路线。有的通讯社和报纸不是宣传无产阶级联合一切劳动人民、受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其中包括不反对土地改革的开明绅士),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民主政府,而是孤立地宣传所谓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或者说民主政府只是农民的政府,或者说民主政府只应该听工人和贫雇农的意见,而对中农,对独立劳动者,对民族资产阶级,对知识分子等,则一概不提。这是严重的原则性的错误。

针对这种严重的原则性的错误,毛泽东要求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及其宣传部、新华总社、各地总分社、各地报纸的工作人员都应“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和中央路线,对过去几个月的宣传工作,加以检查,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务使对于战争、土地改革、整党、工人运动这些伟大的斗争,对于这一整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保障其获得胜利”。[4]143毛泽东在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因此,“有关土地改革的各项政策,都应当在报上发表,在电台广播,使广大群众都能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4]149毛泽东对报刊宣传工作的正确引导,使党的工作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得到群众的拥护,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奠定了群众基础。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毛泽东及时指导宣传工作为解放战争服务,争取了各派力量的支持,促进了有关城市的和平解放,对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正确地引导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维护统一战线,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树立了党的形象,扩大了党的影响,使党得到广大群众和各阶层的拥护和支持,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1]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5]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国民党
快过关了
环球时报(2021-01-25)2021-01-25 04:17:46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军事历史(2000年2期)2000-11-22 07:03:52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迅速被歼灭的内在原因探讨
军事历史(1999年5期)1999-08-21 02:15:40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军队报刊
军事历史(1998年1期)1998-08-21 05:53:42
解放战争消灭国民党军的总人数是多少?
军事历史(1997年3期)1997-08-21 02:29:52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
军事历史(1995年3期)1995-08-16 03:06:50
国民党政府海军组织机构述略(1927—1949年)
军事历史(1992年6期)1992-08-15 06:25:14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军事历史(1992年3期)1992-01-18 05:21:26
外国军事顾问与国民党军事力量
军事历史(1990年4期)1990-08-16 02:25:42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
军事历史(1988年6期)1988-08-21 01: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