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遊
(西安理工大学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54)
“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6日~2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研讨会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线,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集聚一堂,深入研讨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现综述如下。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从而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同时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两个巩固”,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摆正经济建设工作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以及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研究员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一是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努力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定位。二是要坚持“两个巩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三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把努力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进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任务,要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有针对性地对错误思想观念、理论开展批评和舆论斗争。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有义务和责任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要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等理论的认识,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的时代,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在《以唯物辩证法统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化——从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的报告中梳理了党的几代领导人针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发展,要把握好七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是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关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大的障碍是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这种思维逻辑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二是要把握包容多样与坚持思想斗争的关系。三是创新发展与坚持根本的关系。四是民族文化继承创新与世界认同的关系。五是批判错误思潮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关系。六是坚持导向与方法更新的关系。七是认真读书与提高实践工作水平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梅萍教授在《当前我国民众的政治认同与道路自信的确立》报告中认为,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和相互冲突的客观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需要提高党的政治认同整合能力。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带来民众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这些危机包括经济全球化淡化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认同、利益发展不均衡削弱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绩效认同、体制变革失误消解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意识形态多元冲击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认同。走出政治认同困境,需要建设执政伦理,坚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道路的自信。推动政治改革,坚定民众对中国走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的自信。捍卫社会公正,坚定民众对中国走共同富裕的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民众对中国走改革创新民族自强道路的自信。
河北社会科学院刘书越研究员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当今中国已形成先富阶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抓好全民的教育,更要抓好对富人的有针对性的“中国梦”教育。“中国梦”既是全中国人的梦,更应是富人的梦。只有加强富人的“中国梦”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遏制日益蔓延的“仇富”心态,缓和阶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国梦”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强大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的放矢,“中国梦”教育要把富人作为重点人群之一。
此外,与会专家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法性和生命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方面,意识形态竞争与党的意识形态主导力方面,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方面,屏蔽“西化、僵化、儒化”错误思潮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教育与认同路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生论、科学传播与实践方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参照维度、基本路径等命题进行了研讨。
教育部社科中心郝清杰研究员在《发扬优良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报告中认为,目前学界研究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探讨为什么多、怎么办少,基本理论多、现实实践少,总结历史经验的多、工作机制探讨少。因此,发扬优良学风,一是要提倡短、实、新,反对假、大、空。研究者要多思考,踏实研究,实事求是,文风朴实,力求解决现实问题。二是要小题大做出精品。要小中见大,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握学科关键问题,做深做透拿出精品力作。三是深入浅出著文章。内容要通俗易懂,忌讳装腔作势和故作高深。
广西师范学院曾令辉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的当代建构》的报告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就是大众话语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当下各种社会思潮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空间,也改变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的表述方式和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者要以积极态度主动回应“挑战”,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凝练契合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核心概念。继承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表达方式,创新适合当下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新的话语体系。整合意识形态大众化的话语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实现主流与非主流的融合,同时培育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知识体系形态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对象的认识框架和思维模式的智慧结晶。目前,学界已经基本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基础的科学知识体系,但是还存在很多具体观点上的分歧。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空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报告中认为,概念的完善是学科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们大多从主客体关系中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存在理论上的薄弱环节,易造成主客体的关系对立。主体间性理论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理论框架,值得借鉴。在关乎教育对象的活动、教育目的和效应方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效果与行为践行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知教育要与社会大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维序的双重需要,是内在需要和外在要求的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处在利益宰制时代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辅之以其他社会治理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社会知识系统的支撑。
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在《启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系统研究》的报告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处理思想关系的活动,思想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状态为研究对象,尚未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基本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思想领域,基本方法是思想交流方法,目标是思想的解放、进步及其运用和对象化,作用是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规律是思想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机制体系,其评价有多个层次,研究方法论是系统思维。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进路,需要了解、清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也需要合理定义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李艳教授在《文化边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性自觉》的报告中认为,文化边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提自觉,自我确定与文化边界自觉是创新具有意义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必须把握其内在边界,即意识形态性是它的实质,社会公共性是它的指向,历史文化性是它的平台,终极意义性是它的追求,人文精神性是它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必须遵循三个统一,即在思想政治上政治性和历史文化性的辩证统一、在理论上反思性和选择性的辩证统一、在教育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性创新呼唤对“思想本位”、辩证智慧和文化理性三方面的自觉意识。同时,需要深入研究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话语体系的转化,寻找对应的概念,实现东西方文化差距下的沟通。
华东理工大学王荣发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教育与接受两方面形成互通共振时,才能提高其实效性。外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导向机制包括教化劝导机制、奖惩诱导机制和法规劝导机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最终取决于接受主体,取决于接受主体的接受意识、主体结构和内化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实质上就是接受主体的内化过程,而这个内化过程通常又是通过入心—践行—体验—成体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与接受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共振过程,因而要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卢岚教授认为,面对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被质疑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要靠自己寻找澄明之路,进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轮廓,丰富其理论谱系,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失落与有效性的困境所遭遇到的合法性诘难。她提出生态文明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主线,公平正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基本取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中求质量,在结构创新中谋发展。
郑州大学陈思坤教授认为,针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以及道德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就业形势趋向多元化的现实,需要认真梳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之间的相互差异和相融互补关系,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具有内涵差异性、价值统一性和功能互补性。人文关怀对心理疏导起到统摄和价值主导作用,心理疏导是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和价值实践环节。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要在前辈创造的基本经验、观点运用和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创新。同时需要社会各系统、各层面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与环境建设,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带动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基本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会专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中山大学王仕民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基于一级学科目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出路》报告中认为,当前对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存在误读,这包括权力误读和学术误读、他误读和自误读、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其后果是挪用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经费、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没有主次、学科关系模糊、学科边界与特殊矛盾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优势已经丧失或正在丧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向和出路在于读书与思考,回到马克思,做一点研究,深入研究民族认同问题、现代人的精神动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社会思潮冲击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
深圳大学刘志山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关键在于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而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学科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域拓展,不仅包括学科领域的拓展,也包括时间领域、空间领域和行业领域的拓展。除了横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而且需要纵向深化研究。
此外,还有专家对学科队伍建设、学习共同体和学科团队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的关键。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要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要积极寻求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华研究员认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转换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转化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之接地气、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本领和能力迎接挑战,在完整准确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领会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性,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斌研究员从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教材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教师掌握理论不彻底,学生就不易接受。教材的编写者和使用者需要真正理解透彻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产生的逻辑和具体情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杨国斌教授认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不清晰,科学含义有待开发。他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设定为“政治”课、“理论”课、“思想”课三方面,认为“政治引导”“理论武装”与“思想方法”三者应该是相互支撑又相得益彰的,需要整体把握。
山西财经大学王素萍副教授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转换的价值探析》报告中认为,交互性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教学模式已经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相背离。主体间性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内在要求。要将“互动式教学”与“校内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强调以“互动与对话”为主,实现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教学模式转换,实现从单一化教学向多样化教学的转变。
南京大学吴翠丽副教授认为,在研究生教育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滞后的教育理念、科层制的教育结构、单向性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化解研究生思想政治发展的实际问题,反而成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阻力。为此,她构建了研究生的协同治理模式,这是一种强调参与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民主化、教育过程协作化的新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通过理念创新,凸显人本关怀、结构创新,优化组织架构、途径创新,多方协同互动等方式实现传统教育模式向协同治理模式的转变,促进研究生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还结合学校、专业实际,创新创造了许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首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25年的经验和重大成果,《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化、自主型、专题式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创新型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还有学者提出要完善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如历史考察和科学分析、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田野调查与理论深化的研究方法。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抓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为了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转变思想,创新工作模式和教育途径。
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芮鸿岩教授在《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教育》报告中认为,由于大学生历史教育重视历史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历史感的传递、现代的媒介形式偏重历史符号的传播,缺乏对历史整体感的尊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群像式的描述掩盖了个体差异,剥离了与现实感的联系,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历史常识、历史意识乃至历史感的缺失问题。他认为大学生要增强历史意识、增进历史理解与凝练历史自觉。历史意识的唤醒是历史教育的行动目标,历史理解的建构是历史教育的过程追求,历史自觉的生成是历史教育的价值落点。国家应革新历史教育,高校应注重历史教育,大学生应主动接受历史教育,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发挥作用,在历史教育中凝练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在历史关照中增进对现行制度的理解与认同。
吉林大学王为全教授在《以“三个自信”教育为核心,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创新》报告中认为,“三个自信”教育既是一种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和人文教育;既是一种现实教育,也是一种理想教育。要从对民族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不仅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当代中国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的中国人,而且造就他们的共通感,即基于普遍的“三个自信”所形成或导向的共同性的感觉,能够相互理解、相互维系,在精神上相互默契,在工作生活中相互支持,从而有助于中华民族作为一种超越个体的整体获得一种真实的存在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三个自信”展开教育教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核心线索,以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或矛盾为基本事实,以知识与价值的同步展开为基本思路,以教材语言或学生语言的否定性同一为基本表达。
南开大学徐曼教授在《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中认为,流行文化具有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意识发展、促进了大学生效率意识和实用价值、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主要是削弱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助长大学生高消费的攀附、时尚追求、物质主义等不良习气的养成,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物欲的追求,丧失了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等。要加强大学生的主旋律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江汉大学龚萱教授在《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价值冲突与应对》报告中认为,当前我们处在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传统社会那种四平八稳、安身立命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情绪焦虑和价值冲突蔓延。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多种文化价值冲突,主要表现有四点:一是传统文化的等级、群体、封闭观念与现代文化的平等、个性、开放观念的冲突;二是本土文化的整体主义、德行主义、禁欲主义思想与外来文化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幸福主义思想的冲突;三是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非主流文化的诱惑性的冲突;四是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与精英文化的严谨性的冲突。要用正确的文化认同帮助大学生摆脱价值冲突的困扰,用坚定的文化自信帮助大学生消解价值冲突的困惑,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帮助大学生走出价值冲突的困境。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面临社会转型期不少人出现的理论与思想困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在困惑中求解,将困惑视为研究动力,通过阅读、思考与交流,区分和识别国情的变与不变,坚定方向、激活思维、创新方法,进而在教学与研究中更好地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同时,新时期对思想政治课老师的素质、讲课方法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讲好思想政治课需要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育人者需要自育,要认真研读马列经典原著,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功,掌握职业的本质特征,解决本领与能力恐慌。总之,此次研讨会通过与会专家和学者的热烈讨论,加深了学界的交流,取得了一些重要共识,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