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全,漆 英, 夏 磊,董静珊 ,曾刚秀 ,范才良
(1.四川省荣县农牧业局,四川 荣县 643100;2.云南省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昭通 657000;3.重庆市荣昌县畜牧兽医局,重庆 荣昌 (40246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M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黏膜糜烂或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怀孕母牛流产或产畸型胎儿为主要特征。由于BVDV与同属内的猪瘟病毒(CSFV)和绵羊边界病毒(BDV)存在抗原相关性,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而且能够突破宿主特异性发生交叉感染,所以BVDV不仅能感染牛,也能感染绵羊、山羊、猪、鹿和其他反刍动物。在我国,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被列为二类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奶牛进口数量急剧增加,该病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传染病之一。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粒子略呈圆形,直径40~60nm,具有脂蛋白囊膜,囊膜表面有10~20nm环形亚单位。病毒粒子在蔗糖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是1.13~1.14g/cm3,病毒粒子的沉淀系数是80~90s。
该病毒能在细胞培养中繁殖,实验室常用牛肾继代细胞(MDBK二倍体细胞株)增殖病毒,另外,还可在牛胎肺、睾丸、子宫内膜、气管组织中生长。有些毒株可在不同的组织培养系统中产生细胞病变,但多数毒株不产生细胞病变,例如纽约1株病毒在胎牛肌肉细胞或胎牛肾细胞中增殖时不产生病变,印第安纳46株病毒和Saun ders株病毒在胎牛肾细胞中生长也无病变。这些不出现细胞病变的毒株,可用已知的产细胞病变毒株进行蚀斑干扰试验或者应用新城疫病毒的强化法(END法)以及免疫荧光技术等进行鉴定。俄勒冈C24V株病毒则有产生细胞病变的能力。某些毒株产生的细胞病变较快,且可完全毁坏细胞单层,主要表现为细胞变圆,细胞核固缩到边缘,胞浆内出现大量空泡,细胞逐渐脱落,细胞单层呈网状,最后大部分或全部细胞从瓶壁脱落。
该病毒在26℃或37℃放置24h,大部分丧失感染力,56℃可使病毒灭活。在低温下稳定,真空冻干的病毒可在-60℃~-70℃下保存多年。pH值低于3时可致病毒死亡。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
BVD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可染牛、水牛和奶牛。2月龄至2岁的牛最易感染。有报道鹿也可感染,在绵羊、山羊、羚羊以及猪体内可检出该病毒的抗体。在实验条件下可感染绵羊、山羊、猪及兔,但并不引起发病,可从猪体内分离出病毒。BVDV可引起病毒性腹泻和黏膜病两种症状。黏膜病主要侵害6~18月龄的犊牛,潜伏期为7~9d,发病突然。病牛体温上升到40~42℃,食欲丧失,沉郁,并有浆液性鼻液,白细胞减少。2~3d后,黏膜上出现浅表性溃疡斑,病牛大量流涎,呼吸有恶臭,在口腔出现病变后迅速发生腹泻,最初呈水样,病后期含血液和黏液,并伴随排出成片的肠黏膜。病程约几天,也可能迁延至1个月左右。发病率为2%~50%,犊牛中的死亡率可达90%,也常见非显性感染。病毒性腹泻具有高度传染性,症状和病变较轻,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孕牛患病毒性腹泻病时,可能发生流产,但流产胎儿常无特异性病变,怀孕100~200 d发生感染的牛,经常产出脑发育不全的犊牛。常见的病变主要出现在消化系统,整个消化道充血、出血、水肿,并有糜烂和溃疡;肠管淋巴结肿大和溃疡;心肌损害严重,特别是沿冠状沟处及心室内膜上常有出血斑,鼻孔、唇和颊腔黏膜充血,鼻镜、口腔(有时在食管)内有溃疡。
BVDV急性感染多为N-CPE型BVDV。急性或持续感染的牛是病毒的主要宿主。病毒入侵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后,在鼻、鼻窦、口、咽、喉、皱胃和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复制和聚集,然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经心淋巴管和血液进入淋巴组织,在淋巴结、脾和集合淋巴小结增殖,发生综合性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在黏膜上皮内增殖,使其变性坏死,引起黏膜糜烂。急性感染后,临床症状较温和,通常表现出低烧、腹泻和白细胞减少症,一般与BVDV急性感染造成的免疫系统紊乱,其他病原造成的继发感染有关。
BVDV可通过胎盘感染子宫内胎儿,故急性感染对妊娠牛的影响很大。妊娠早期的感染可导致胎儿死亡、流产、先天性畸形及胎儿的持续性BVDV感染等。妊娠后期的感染,新生犊牛通常无症状,但体内常排出病毒或有较高水平的抗体。妊娠母牛在怀孕早期感染N-CPE型BVDV,会引起新生犊牛的持续性感染,当持续性感染的动物再次感染抗原性相似的CPE型BVDV时,就会发生致死性的黏膜病(MD)。
BVDV最早于1953年发生在美国,现在已经遍布于世界各国。自1980年李佑民[1]首次报道BVDV在中国存在以来,许多学者就该病在中国不同省份的流行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目前新疆、内蒙古、陕西、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安徽、江苏、广西、河北、福建、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湖南、江西、上海和重庆等20多个省市区均有本病的发生。
BVDV感染的宿主谱较广,除牛之外还能感染羊、鹿、猪及许多野生动物。一般情况下猪感染BVDV不表现BVD的典型症状而呈现亚临床感染,其症状和病理变化类似于温和型猪瘟。2008年宋永峰等[9]利用PCR方法对来自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省的43份猪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检测率为16.3%,序列分析发现该分离株均为BVDV-1,可见该病毒在猪群内已经广泛存在。在生产猪瘟疫苗时禁止检测出该病毒。2000年邱昌庆等[11]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安徽省、江苏省和广西省部分水牛群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BVDV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4.2%、8.4%和10.0%,说明BVDV在中国水牛群中流行的地域分布较广。
欧美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控制和根除BVDV的计划,主要采用疫苗接种、加强监测、淘汰持续感染动物和免疫耐受动物等综合措施。目前,我国对BVDV危害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没有系统开展全国范围的BVD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BVDV流行规律和主要基因型或基因亚型还不清楚,导致没有行之有效的BVDV疫苗投入畜牧业生产,最终致使该病在我国的流行呈扩大趋势。
针对我国现阶段BVDV的防控国情,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在规模化养殖场和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开展BVD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掌握疫病的流行规律,分析病毒株的基因型和生物型,建立系统的病毒遗传谱系,分析和研究各毒株的致病性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疫苗毒株,研制安全高效的疫苗,尽快投入到畜牧业生产中。
(2)由于BVDV基因存在区域差异性,为避免外来BVDV的感染威胁,我国必须加强进出口动物检疫,对进口的牛、羊、兔等胚胎、冻精、种畜、肉制品、生物制品、奶制品及皮毛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加强国内兽用生物制品BVDV污染监测,实施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内畜群的BVDV净化工作,对购买的动物或生物制品实行严格的追溯管理,严格控制BVDV的外来传播渠道。
(3)建立、健全并完善BVDV检测体系,尤其要建立针对畜群BVDV持续性感染的定期监测制度。对BVDV流行区域及畜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务必建立并实施严格的饲养管理及兽医防疫制度。
(4)根据我国BVDV的流行特点,设立国家级和区域性BVDV参考实验室或者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专业咨询与服务。
[1] 李佑民,刘振润,武银莲,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株(长春184)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学报,1983,3(2):113-121.
[2] 孔德繁,陆承平.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2005(3):9-13.
[3] 任曙光,高振同,赵月兰,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2):59.
[4] 王治才,刘祟向,赵泽森,等.牛腹泻病病毒感染羔羊的调查[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2(3):41-42.
[5] 张宁,秦建华,赵博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2):93-97.
[6] 王丽荣,董永军,梁美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病原学与诊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48-2349.
[7] 贾玉堂,汤继顺,李立冰.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187-188.
[8] 王新平,涂长春,李红卫,等.从疑似猪瘟病料中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J].中国兽医学报,1996,16(4):341-345.
[9] 宋永峰,张志,张燕霞,等.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初探[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7):25-27.
[10]朱礼倩,周艳君,于海,等.牛病毒性腹泻在中国的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1,19(5):83-86.
[11]邱昌庆,郭慧琛,程淑敏,等.安徽、江苏、广西部分地区水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学监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6):453-454.
[12]郝宝成,梁剑平,王学红,等.牛病毒性腹泻病研究进展及防控建议[J].中国奶牛,2012(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