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靖
(太原市园林水系管理处,山西 太原 030012)
改革开放后到1989年间,太原市共建成公共绿地287.78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7m2。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56.50倍。先后建成迎泽公园、晋祠公园、儿童公园、卧虎山公园等,还有动物园1处、烈士陵园2处,绿化覆盖面积3112.44hm2,绿化覆盖率21%。
1949年前,太原市并无专管园林绿化的机构。1949年10月,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建设局,设有农林科,配有专管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员。1953年,农林科改为园林科,专管园林绿化。1954年,成立市政工程局园林处。1956年,市政工程局园林处改为太原市园林处,由市政府直接领导。1976年,太原市园林处改为太原市园林局,同时,在各个城区又分设园林绿化管理所。1981年,太原市园林局改为太原市园林管理局。此阶段的公园隶属于园林局管理,管理只限于最基本的绿化养护管理,相对较为粗放。
从1990年后,太原市经济发展为城市公园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此期间建成了汾河公园、森林公园。到2002年,全市公园全面实行拆墙透绿,免费开放。
2002年,太原市城市公园先后免费开放,接踵而来的是游客量激增,游客对公园的诉求日趋增多等管理难题;同时,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建设部对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园林局等单位都提出了充分认识公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园建设管理,保证政府的资金投入,鼓励吸收社会资金建设公园,加强动物园管理,切实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加强公园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关于公园管理的意见要求。结合这一要求,太原市为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开始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树立行业标准。先后制定发布了《太原市公园条例》、《太原市公园管理办法》以及《太原市星级公园管理实施细则》。这些法规及行业标准的推行,使全市公园管理正式走向规范化的道路。
经过多年播绿植绿,如今,全市绿地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09年底,太原市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7 372万m2。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79%,绿地率达30.98%,人均公园绿地9.09m2。已建成各类公园、游园178个。2009年2月初,太原市与重庆、昆明、西安等城市一同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截止到2010年年底,太原市区公园共有139处,其中综合性公园25处、专类公园11处、带状公园2处、广场游园58处、社区公园43处。
2008年《太原市星级公园管理实施细则》开始在全市公园管理中推行,城市公园管理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先后涌现出了龙潭公园、碑林公园、文瀛公园等五星级、四星级公园。在2010年,碑林公园更是被评为了国家级公园。这些新老公园在星级公园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全市城市公园管理开始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如何践行文化建园,为公园注入活力;游客社团激增,如何协调这方面产生的矛盾;新建公园无作业层,养护管理如何运作,等等。城市公园管理模式求革新、谋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公园管理的必修课题。
太原市城市公园从管理模式上进行了革新,将公园微观管理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划分模块,具体分为规划建设、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经营服务,这六个模块几乎涵盖了公园管理的全部内容。通过六个模块的建立,使各公园对自身的养管人员进行了优化配置。对于人员不足的管理模块不再聘用临时用工人员进行补充,引入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管理,有效克服了原来依靠临时用工人员带来的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等弊病,也使考核评分思路更加清晰,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2009年,太原市区综合性公园全面开展“一园一品”活动,挖掘了各公园的园林文化特色,将公园内的群众文化生活与公园园林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了“公园搭台、百姓唱戏”的系列活动。“一园一品”活动全年共有“春之声”、“夏之歌”、“秋之韵”、“冬之曲”四个系列主题活动。各公园围绕分组特色再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特点,开创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备受群众喜爱与欢迎的园林文化活动。公园的这些主题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以外的老百姓翘首企盼的“文化节日”。城市公园“一园一品”活动在为公众提供高雅视听享受的同时,也使公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公园成为市民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此外,为加深城市公园对市民游客的人文关怀,从2010年起,太原市城市公园在经营服务管理中加入了便民服务的元素。无论公园属于什么性质,有无经营服务项目,都充分开发利用公园自身的各项条件,开创便民服务窗口,“设身处地”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同时还开展了公众接待日及志愿者服务的引申服务活动,加强了公园管理方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交流,加深了管理者与游客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创建“和谐”游园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国内外很多城市已经引入了数字化设备,通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公园管理内容进行统计与量化,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革新等管理职能。太原市公园管理也在近几年内逐步实现了办公管理计算机化,并通过市园林局的网站实现了管理信息共享。同时也向社会公开,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信息传递速度。为了能够准确记录公园植物、设施养护进程,以便能制定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计划与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记录与反馈系统,城市公园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了另一层面的数字化革新,即对设施或园路进行数字编码,以实现准确定位。同时,公园管理方将公园绿地“化整为零”,进行了以5 000m2面积为范围的单元区域划分,对单元绿地内的植物、设施情况进行了记录,并建立了相应的养护记录台帐。
城西水系于2002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全长12.60km,跨越太原市迎泽区、杏花岭区和尖草坪区三大城区,流经龙潭公园、饮马河公园、西海子公园、南海子公园、迎泽公园,是一项集园林与水系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系统工程。
城西水系是沿城市道路及城墙建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的带状公园。但由于组成城西水系的饮马河公园、西海子公园和南海子公园都是位于居住区密集地,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的居民。城西水系在2003年改建后,由太原市园林水系管理处进行统一管理。组成城西水系的饮马河公园、西海子公园、南海子公园各具特色。位于城西水系最北端的饮马河公园,其旧地为大湖泊,明朝三卫驻军于此。明末李自成北上破明曾驻扎大军,饮马于此,故名为饮马河。后1983年,在此地建园,名为饮马河公园。而西海子公园与南海子公园都是在原新建路游泳场和垃圾堆上新建而成。因此城西水系开放初期,不仅面临着绿化景观、服务设施的管理与完善,还需应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及活动团体。
此时,公园管理内容单一,并没有从规划发展、景观、设施、安全等方面进行划分管理;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游客与管理人员因游园中的不文明行为或寻找服务行为时常产生争执,投诉率较高。
从2008年开始,城西水系的公园管理根据公园实际情况,按照《太原市星级公园管理实施细则》将公园管理内容具体分为了六个模块,即规划建设、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安全保卫、经营服务、卫生保洁。公园管理处针对作业层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其中的安全保卫、卫生保洁、绿化景观这三个管理模块的作业队伍先后进行了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管理人员只需要对其进行监管即可。此举增强了公园的作业力量,重新优化配置了管理人员。同时,管理处还积极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一方面,配备了计算机、数码相机等数字化设备,结合市园林局网站对公园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另一方面,对公园内的园灯、果皮箱、座椅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编号,对公园绿地植物实行了区域划分的摸底统计。
管理内容模块化统筹与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这两方面的革新举措,使整个公园的管理内容与思路逐渐清晰,真正实现了“监管→作业→反馈→监管”的管理过程,也为公园的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了更为实际、可靠的实践数据。
此外,在2009年全市公园开展的“一园一品”文化建园活动中,城西水系作为“春之声”活动组成员,将其特有的“水”文化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并根据各个公园的社团活动特色,组织开展了以“水秀城西、韵美民乐”为主题的“水之韵”文化节。文化节活动期间,公园内的文化社团各显神通,向市民游客集中展现了美声合唱、模特舞蹈、晋剧票友等文艺演出。公园管理处更是以此为契机,组织了各类与水相关的园林植物知识展览及相关园林知识的猜谜活动,宣传普及了园林知识,加强了与市民游客的互动,使大家更加了解公园、了解园林,为公园管理打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提升了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益。
建成后的城西水系,没有任何的经营服务项目。但为了更好的为游客服务,增加公园对游客的人文关怀,2010年起,太原市城市公园开始创建便民服务。城西水系全线的3个公园,利用自身的基础设施条件,分别创立了3个便民服务站。小小的便民服务站,或是一张小小的桌台,或是一间小小的活动房,都无微不至地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着贴心的服务。便民服务站内有免费提供的开水、马扎、坐垫等等,且常年派管理人员轮班坚守,节假日也从不间断。小小的便民服务站成了传播公益的强大阵地,使游人对公园的满意与好评日渐增长。作为便民服务的延伸,2012年全市公园开展了公众接待日的服务项目,由公园管理处的主任专门接待游客对公园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并及时答复相关处理措施,更加提高了公园管理的服务水准与人文关怀。
太原市城市公园管理模式的革新举措,使城西水系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公园管理处开展了“游客满意度调查”活动,游客满意率也呈逐年升高的态势。2007年至2011年,公园游客量有了2成~3成的增长,游客增长率的提升幅度也较革新举措实施之前要高。在调查问卷及访谈活动中也发现游人的年龄组成也发生明显的变化,2009年以前公园游客主要以晨练的老年人为主,而2011年青年游客比例有所提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周边上班的青年白领,到公园内休闲散步、举行一些集体活动,从而健身娱乐,释放压力。
[1]安 捷.太原风景名胜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39~207.
[2]曹昌智.太原城市建设[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