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红梅,王爱东
寻常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女性发病年龄早于男性[1],具有一定的损容性[2]。我科于2009 年5 月—2012 年3 月采用自拟方中药煎服联合口服和外用药治疗寻常痤疮72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117 例寻常痤疮患者,诊断标准参考《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3],根据病情轻重采用Pillsbury 分类法将痤疮分为Ⅰ~Ⅳ度[2]。采用分层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2 例,其中男43 例,女29 例,14 ~20 岁23 例,21 ~30 岁35 例,30 岁以上14 例,Ⅰ度26 例,Ⅱ度22 例,Ⅲ度18 例,Ⅳ度6 例,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病程1.26 年。对照组45 例,其中男26 例,女19 例,14 ~20 岁15 例,21 ~30 岁21 例,30 岁以上9 例,Ⅰ度13 例,Ⅱ度18 例,Ⅲ度10 例,Ⅳ度4 例,病程3 个月~6 年,平均病程1.43 年。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结核病、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者;③治疗前1 个月内有痤疮治疗史者;④拒绝口服中药者;⑤依从性差,对本法有疑虑,不能规则用药或不能完成疗程者。经检验两组间性别(χ2=0.0433,P >0.05)、年龄(χ2=0.0427,P >0.05)、病情轻重程度(χ2=1.2551,P >0.05)和病程长短(χ2=0.259,P >0.05)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VitB6 片1 片每日3 次口服,早上外用甲硝唑凝胶1 次,晚上外用阿达帕林凝胶1次。试验组除用对照组的方法外,还加服中药自拟方:败酱草、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15 g,桃仁、丹皮、莪术、槐花米、连翘、玄参各10 g,丹参、制首乌、夏枯草、山楂各30 g,每日1 剂煎服,分2 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30 d 为1 个疗程,共1 个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疗效。
根据治疗前、后炎性皮损减少率进行疗效判定: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基本痊愈:皮损减少率≥90%;显效:皮损减少率70%~89%;好转:皮损减少率30%~69%;无效:皮损减少率<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数据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72 例中基本痊愈43 例(59.72%),显效16例(22.22 %),好转9例(12.5 %),无效4 例(5.56%),总有效率81.94 %;对照组45 例中基本痊愈13 例(28.89 %),显效13 例(28.89%),好转13 例(28.89%),无效6 例(13.33%),总有效率57.78%。两组治愈率比较 χ2=10.550,P <0.05,总有效率比较 χ2=7.629,P <0.05。
试验组中有38 例(52.78%)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2 例患者(16.67%)治疗第1 周内出现面部轻度潮红,轻度刺痒,继续用药后症状减轻,8 例患者(11.11%)有胃部不适感,32 例患者(44.44%)大便轻度稀溏。对照组中有8 例患者(17.78%)出现不良反应,其中7 例患者(15.56%)治疗第1 周内出现面部轻度潮红,轻度刺痒,继续用药后症状减轻,2 例患者(4.44%)有胃部不适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8,P <0.05)。以上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患者完成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 ;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湿凝结,致使丘疹、结节日渐扩大,形成囊肿[5]。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剂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降脂通便,达到痤疮消失、瘢痕修复的目的。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丹皮清热、凉血、活血,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莪术消坚散结、退瘢痕,槐花米抗炎、活血、凉血、润肠通便,制首乌滋阴、养血、降脂,夏枯草和连翘均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6],玄参清热、滋阴、散结,山楂活血化瘀、降脂。李满秀等[7]通过等吸收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槐米的主要成分为芦丁和槲皮素,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功能,亦可以说明其具有的抗痤疮功效。
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及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继发炎症反应等四大因素有关[2]。我们采用甲硝唑VitB6 片口服,甲硝唑可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VitB6 可以调整皮肤脂肪代谢,同时减轻甲硝唑对胃黏膜的刺激反应。外用甲硝唑凝胶可以提高局部抗菌药物浓度而增加疗效,外用第3 代维A 酸药物阿达帕林凝胶可使粉刺溶解和排出[2]。
综上所述,中医和西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对痤疮认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特别是中药不同组方疗效可能完全不同,中西药结合起来可以互为补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72 例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为(43/72)59.72%,总有效率为(59/72)81.94%,对照组痊愈率为(13/45)28.89%,总有效率为(26/45)57.78%。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在第1 周内均有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轻度潮红和刺痒,可能与外用药刺激有关,特别是阿达帕林凝胶更为明显,一般通过一段时间适应大都可以减轻或消退;部分患者有轻度胃部不适感可能与中药和(或)甲硝唑对胃黏膜刺激有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218,P<0.05),主要因为试验组出现较多的大便稀溏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部分中药有润肠通便作用。我们的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为满意,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较高,但症状较轻,不影响治疗。同时,我们也看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未将病情与疗效、病程与疗效进一步进行分析等,以后有待加强。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165-1169.
[2]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 [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5-177.
[3] James WD, Berger TG, Elston DM.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 [M]. 10版. 徐世正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40-248.
[4] 郑海波. 夫西地酸乳膏与红霉素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 41(12):767.
[5] 陈德宇.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347-349.
[6] 张晓东, 于清宏, 张庆瑞, 等. 自制中药痤疮饮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IL-8及TNF-α水平影响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 2(3):157.
[7] 李满秀, 张静, 张海容, 等. 等吸收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槐米的芦丁和槲皮素 [J]. 光谱实验室, 2005, 22(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