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4-08-15 00:45王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2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面瘫

王欣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6)

热敏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欣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6)

神经系统疾病;热敏灸;综述

热敏灸是近年来备受推广的一种新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热敏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疗效[1]。热敏灸在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应用,现对热敏灸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便更多的临床工作者探讨热敏灸的规律,扩展其应用范围,推广其操作方法。

1 面瘫

张波等[2]选取5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热敏灸组患者取患侧穴位下关、颊车、关元、中脘、天枢施行温和灸,针刺组则按常规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和针刺组的愈显率分别为84%和44%,两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陈敏军等[3]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分别用热敏灸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治愈率83.3%,有效率100%,针刺组治愈率76.7%,有效率86.7%。张伟等[4]选取19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选攒竹、阳白、四白、迎香、地仓、颧髎、颊车、合谷等穴,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98例,采用针刺配合普通治疗。试验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魏巍[5]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组,热敏灸+针刺32例为治疗组,穴选翳风、风池、地仓、承浆、阳白等,针刺+TDP照射28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愈显率100%,对照组愈显率78.6%。李耀龙等[6]选周围性面瘫52例,穴取太阳、翳风、地仓、阳白、上关、颊车等进行热敏灸配合电针治疗,52例全部治愈,其中1个疗程内痊愈者27例(51.92%)。徐银银[7]将5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热敏灸配合中药外敷(30例),对照组艾条和针刺(29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刘翠华等[8]将10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药物、物理因子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采取热敏灸配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总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程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雷丽芳[9]对12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腹针配合热敏灸治疗,治愈11例,占8.66%,好转116,占91.34%。高月江等[10]将6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以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 脑卒中及其后遗症

谢洪武等[11]采用热敏灸配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脑卒中30例作为热敏灸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热敏灸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83.33%,热敏灸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王万林[12]选取43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采用热敏灸配合常规治疗作为A组,另选同期常规治疗的43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为B组,结果A组14 d内病死率为4.65%,其中死于非脑内原因占50.00%,感染发生率25.58%,而B组病死率为6.97%,非脑内原因占33.33%,感染发生率41.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金惠明[13]将60例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康复护理,观察组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穴上的肩髃穴至合谷穴连线进行热敏灸与康复护理相配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杨思奇[14]对46例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热敏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穴取患侧肩井、肩前、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结果46例患者治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黄建华等[15]用热敏灸治疗急性脑梗2例,穴取百会、曲池、足三里及梁丘,经过1个疗程后,患者肢体活动均有改善,肌力均有提高。郭翔等[16]采用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2例,穴取风池、风府、天突、扶突、人迎、缺盆、颈4~6夹脊穴、大椎等处,总有效率95.45%。万国强等[17]观察了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康复治疗与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梁冰莲等[18]将78例脑卒中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和留置尿管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法治疗。结果治疗7 d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4.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爱琴等[19]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肢体康复训练法和传统针灸治疗,实验组运用热敏针灸加心理护理、肢体康复训练法。治疗3周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梁美爱等[20]将3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1例)和电针组(16例),结果热敏灸组共治愈l4例,治愈率66.7%,电针组治愈5例,治愈率31.3%,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谌莉媚等[21]选取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疗法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47例,治愈率94.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6例中治愈24例,治愈率52.2%,总有效率71.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曾玲等[22]将45例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热敏灸配合皮肤针叩刺治疗23例,对照组用传统艾灸配合皮肤针叩刺治疗22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9.57%,对照组愈显率为31.82%。龚丽萍等[23]收集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43%,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何斌[24]运用热敏点灸疗和多塞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痊愈3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王万春等[25]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0例,治愈18例,有效2例,治愈率90%,总有效率100%。

4 三叉神经痛

付勇等[26]将62例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32例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53.33%,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5 枕神经痛

徐彰怡等[27]观察4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各20例,热敏灸组痊愈率40%,显效率45%,针刺组痊愈率20%,显效率30%,两组显愈率分别为85%、50%,有显著性差异(P<0.05)。

6 结语

面瘫的是由于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入人体,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该病临床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病侧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全,漱口漏水,进食时口有残食,鼻唇沟消失,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目前热敏灸在该病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病热敏灸高发区为翳风、下关、颊车、太阳、地仓。热敏灸能治疗该病,是由于热敏灸的抗炎作用,就是对植物神经、局部血液循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内分泌腺等功能影响的综合结果。脑卒中属于中医领域“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脑卒中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其后遗症多样,包括抑郁症、肩手综合征、吞咽障碍、尿潴留等等。近年来热敏灸在这些病的治疗中均有一定疗效,但是目前研究仍存在许多空白领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在诱因刺激下引发的神经炎。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毒邪稽留,热毒内生,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调而形成“不通则痛”,或脏腑功能失调,伤及阴阳,导致阴阳亏虚而形成“不荣而痛”。热敏灸行气活血,调和阴阳,从而通则不痛,荣而不痛。现代研究[25]表明热敏灸可产生直接镇痛外,还可通过增强机体相关调节机能,减少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干扰,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等从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热敏灸在痛症方面的应用是受认可的。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选用热敏灸以抗炎,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微循环,以达通则不痛的目的,加强镇痛作用,起到小刺激、大反应的疗效。热敏灸通过激发经气感传,使气至病所,从而达到气至而有效。腧穴热敏化有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六种灸感。将热敏灸应用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具备以下优势:(1)灸感出现率高;(2)使用方法简便,接受度高;(3)更高效、速效,且无副作用。但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常采取综合治疗,而且目前对其治疗适宜病种研究有限,缺乏热敏规律及其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灸量、灸法、灸位的研究也有待针灸工作者继续探索。目前应深入腧穴热敏化分布规律的研究,扩展热敏灸治疗适应证。

[1]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20

[2]张波,迟振海,宗重阳,等.热敏灸与针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42(1):41-43

[3]陈敏军,骆金英,李颖文.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43

[4]张伟,付勇,陈明人.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5):35-37

[5]魏巍.热敏点灸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6]李耀龙,吴凡伟,谭茂卿.热敏灸配合电针疏密波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5):454

[7]徐银银.热敏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3):18-20

[8]刘翠华,张盘德,容小川,等.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4):377-379

[9]雷丽芳.腹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12,18(3):125-126

[10]高月江,刘汉山,胡继嫒.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8):67

[11]谢洪武,陈日新,付勇,等.热敏灸治疗脑卒中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12):1 021-1 024

[12]王万林.热敏灸在急性脑出血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5): 82-83

[13]金惠明.脑卒中后病人肩手综合征热敏灸配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2):64-66

[14]杨思奇.热敏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6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9):887-888

[15]黄建华,付勇,陈日新,等.热敏化穴艾灸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2例[J].江西中医药,2006,37(12):56-57

[16]郭翔,费桂珍,洪邵华.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2例[J].江西中医药,2011.42(1):61-62

[17]万国强,马红梅,周国香.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9-11

[18]梁冰莲,梁爱红,冯小燕.热敏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0):30-31

[19]杨爱琴,刘小红.热敏针灸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23

[20]梁美爱,段权.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l0,12(6):186

[21]谌莉媚,熊学平.热敏疗法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40(10):65

[22]曾玲,付勇,黄河,等.热敏灸配合皮肤针叩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J].江西中医药,2013,44(4):51-52

[23]龚丽萍,黄港.中药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 378-1 379

[24]何斌.热敏点灸疗和多塞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0):91-92

[25]王万春,胡蓉,马文军,等.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 108-3 109

[26]付勇,章海凤,熊俊,等.热敏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214-216

[27]徐彰怡,康明非.热敏点灸法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3):59-61

R741

A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2.059

2013-09-22)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