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军,于江元,李俊昌
(1.滨州黄河河务局惠民黄河河务局,山东 惠民 256621;2.滨州黄河供水分局,山东 惠民 251700)
原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施工设备使用、维修和管理的模式,也就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包含3个方面:精细化使用、精细化维修保养、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施工过程固有的经济规律,对施工设备按照最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使用、维修和管理,使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处于完好技术状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拥有的机械设备的综合生产效率,最终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1)使用前的精细化配置。对于一个建设项目,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千变万化,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工程量、施工工期、业主要求、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定合理安全边际范围,科学地编制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编制各种施工机械的详细进出场时间表,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控制好项目所需要的设备总量,最优化匹配各型号机械设备,使设备在各个施工环节中都能有效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编制计划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设备的配置上,要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经济上合理,并满足施工工艺要求,严禁好高骛远,闲置设备。施工企业对自有设备要尽可能将同机型、同型号的设备相对集中在一个项目上使用,便于管理与维修,对租用的设备要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
(2)精细化使用。使用中,为了对机械设备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采取一种实用的管理方法,据研究和国内同行的经验,按照“定岗、定机、定责任、奖优罚劣”的管理制度能够起到比较好的管理效果。①定岗、定机的机械保管和使用负责制。所谓定岗定机是指每一台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基本固定,不轻易更换。机械保管和使用负责制,就是大型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机长负责制,大中型机械设备实行机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并负责保养和维修,提高使用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妥善保管机械,及时进行保养维修,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如设备需要多班制工作,一定要选择一个负责人当好操作人员的领导,由他来对设备全权负责;对于那些不能委派专职操作人员的小型设备,应该固定在操作班组里,由班长对这些小设备负责,并实行班长领导下的分工合作制。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奖优罚劣,认真实行专人专机,把任务具体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专人负责,台台机械有人管。在专人专机负责制的基础上,把任务分包到人,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为原则,把机械的年产量、燃料材料消耗、大修周期、修理费总额等作为考核机械设备和操作工的评比指标。做得好的实行奖励,做得差的予以惩罚,让每一名员工都认识到只要为单位多创造一分效益,收入就会多一分。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施工设备的管理水平自然就跟上了。②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所有的机械设备操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高效率地操作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所以施工企业对所用机械操作人员及修理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建立培训档案,让他们既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又懂得基本的机械理论知识和机械构造,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③避免机械设备的不合理使用。低载、低负荷和降低性能范围使用;超载、超负荷使用;超性能范围使用。
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负荷大、作业条件恶劣,各部件会出现磨损、变形、蚀损、老化甚至断裂等现象。机械经常出现故障,会使机械动力不足、经济性变差、利用率降低,严重时会使机械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因此,施工设备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仅需要良好的维护保养和操作习惯,而且还需要高效的专业维修。
(1)机械的维护。机械维护是一种延缓或避免机械发生故障的技术措施,是以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故障诊断与排除为主要内容的作业形式。机械维护及时,方法及内容适当,可以大大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利用率。主要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特殊维护。
(2)及时的维修保养。现在的施工企业,为了抢工期,经常使设备带病工作,对设备保养不重视,这是非常差的习惯。机械设备不按时保养就会产生小故障,若不及时维修,就会造成大故障,甚至造成大事故,这不但会使维修费用大增,还会耽误工期,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所有的设备都应该按照技术资料中的要求,按时进行完备的维修保养,才能随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3)精细化维修。现在的施工设备种类繁多,技术复杂,仅靠本企业有限的维修力量要把复杂多变的维修工作全部做好,只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外先进的维修理念就是把专业的维修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维修单位来做,本单位维修力量只做基本的简单维修和保养维护工作。
机械设备的使用者是人,对于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员的管理,包括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机械管理人员的管理。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其次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管理制度,该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管理考核目标明确,能依据考核指标拉开收入差距,奖优罚劣,提高人员的责任心和劳动积极性,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