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洋
1.原因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一直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模式,导致了人们环境意识薄弱,污染的严重加剧。二是我国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装置耗能高,排废量非常大,不仅浪费了资源,更可怕的是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当中,导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我们也不可能禁止生产运行,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减少污染的措施,才能保证整个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
2.处理污染技术落后,对排废的污染物无法有效处理。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较晚,很多排污和生产技术都还停留在过去的技术水平上,本来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在排放的时候还不能进行标准的排污处理,导致污染物直接进入到大自然当中去,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3.应对措施。新时期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要提高环保意识,引进“三废”的先进处理技术,对于排污节能环节,要加大经济的投入。具体来说,对于水污染,我们要尽量避免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中,将工厂内的污水按照工艺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分类,提高水凝结的回收率与利用率;对于废弃污染,我们要尽量减少燃料的使用,加大燃料废弃处理设备的投入;针对废渣,我们首先要明确废渣的成因,通过工艺手段尽量减少废渣的形成,对于产生的废渣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如深度填埋、化学焚烧或化学降解等的工艺处理。
追求经济发展的后果就是环境不可遏制的污染破坏,就现在来说,雾霾已经开始侵袭每一个城市,专家预计需要20年的时间来彻底治理,我们用不到的20年的发展,换来20年报复,值得庆幸的是人们早开始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须要走节能减排的必经之路。许多行业包括制药、塑料、化工,都需要石油化工企业来制造生产。可是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来说,它的过程本来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工艺或是设备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资源浪费,从而造成污染物的排放。如在进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设备的密封性、保温性达不到生产标准就会造成能量的损耗。据计算,一个小泄露点,一个时泄露423 K的饱和蒸汽15k g,就相当于每年损失标准煤16.4t,如果这样的泄露点有许多,或者是泄漏量更大一些,那么每年的损失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由上述文字可以看出,石油化工生产节能的应用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是石油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1.余热回收与生产节能。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余热回收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节能技术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放热现象,这就是预热的主要来源,例如:高温生产工艺产生的热物流;燃气轮机排放的尾气;大型蒸汽锅炉、工艺加热炉等排放的烟气等等。我国许多的石油化工企业直接将余热排放到大气当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环境也没有躲过污染的魔爪。目前的加热炉就采用了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的余热加热进入加热炉的空气,不但减少了燃料的使用,而且降低了烟气的排放温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加热炉效率,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2.保证化工装置内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装置不会因为设备原因,引起装置的停工。因为化工装置的开停工过程能耗非常高,频繁的开停工会极大的提高装置的能耗。设备的完好率是保证装置能够稳定运行的前提,设备不要带病运行,经常的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运转设备要定期切换,保证备用设备处于最佳的备用状态。制定完善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操作的正确性也是维护设备的一个重要环节。
3.选用节能环保设备。在许多工厂内的工艺管道流量调节多数采用的是气动调节阀或电磁阀,这样在工艺管道上就增加了许多节流装置,增加了管道的流通阻力,而没有改变机泵电机的输出功率,这样就造成了机泵的能源浪费。可以通过将机泵电机改为变频电机,通过改变电机的功率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增加机泵的效率,减少能耗。
4.优化现有的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现在我们所研究的节能技术其实就是基于对节能工艺的研究,其主要体现于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包括催化反应的管理、系统节能的管理、综合利用能源的工艺设计等等。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如一些企业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形状,减少异相催化反应时固体催化剂对流体的阻力。国外某公司研制的一种球形的氨合成催化剂,与不规则形状的催化剂相比,流体阻力可减小50%,由此也就降低了流体赢服阻力的动力消耗,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准确的分析探讨,思路重点在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上,如果每一个生产流程按照节能标准进行,作为化工企业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增强管理,还要增加员工的环保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政府的法令法规,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还要不断的对节能减排的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最后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的理论实践体系,这对于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陈季梅.化工企业节能措施探讨[J].2011.
[2]田野,桑天保.化工行业节能现状和节能技术发展探讨[J].2012.
[2]刘军.浅谈炼油及石油化工业环境保护的新进展[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