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远志(联邦制药)
从含义上来讲,制药废水是指在药物生产的过程中,因为工序的要求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而在工序过程中需要分泌出来部分有害药物,此时会与水分充分融合,由此产生大量的制药废水。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和其他洗涤冲洗废水等四种。废水的特性表现为: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着较强的毒性;颜色较深;含有大量的盐分;生化性较差。
目前来看,随着我国建设健康持续型社会进程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关注于制药废水的科学处理,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实际来看,我国制药废水目前处理技术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物化处理是生化处理的准备工作或者后期处理工作环节。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混凝技术;气浮技术;膜分离技术三种。首先,混凝技术,也就是以添加混凝剂的方式实现废水中固形物的分离,属于比较常见的水质处理方式,一般比较适合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和后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如聚铝、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絮凝剂;其次,气浮技术,也就是使用气浮设备,实现对于水体的处理,主要有充气,溶气、化学气浮、电解气浮等方式;最后,膜分离技术,膜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和纤维膜,可回收有用物质,实现有机体排放量的降低。
化学处理技术是药物污水处理的重要途径,这种技术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控制好化学计量,避免对于水体造成二次伤害。具体来讲,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铁炭技术,也就是利用铁炭元素去实现废水的预处理,从而改善水质,使其生化性不断提高;其二,f e n t o n试剂处理法,以f e n t o n试剂(亚铁盐和双氧水)去除传统方法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达到去除COD及脱色的效果;其三,氧化技术,其目的同样是提高废水生化性,主要以臭氧氧化的方式祛除COD;其四,深度氧化技术,是在氧化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光,电,磁,材料学科的技术成果,实现学科的交叉,从而形成更加高效,更加节能的废水处理技术体系。
生化处理技术也是目前药物废水处理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必须通过稀释改善制药废水高浓度,高密度的特点,再使用此项技术,并且动力消耗比较大,如果废水生化性不理想,经过好氧生物处理之后很难达标排放,一般不单独使用。其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我国对于高浓度的废水处理,一般都采用的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经过此项处理技术之后,再对废水进行好氧生物技术处理,就可以大幅降低废水COD,接近排放标准。但是此项技术的执行,对于运行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强化此方面的操作能力,目前运用比较多的主要有水解酸化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高效厌氧反应器(IC)等。其三,好氧和厌氧结合使用的处理技术,由于单独使用好氧或者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均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两种方式共同使用、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改进水质,以实现良好的效果。如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等。
我们知道制药废水来自于制药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处理制药废水的方面,开始倾向于从优化制药发酵、提炼工艺开始,实现对于有毒有害原料的替换。
现阶段很多制药企业在处理制药废水的时候,往往倾向于使用多种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仅成本高,而且也难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对此,应更倾向于使用专业化单一处理的方式,在排污源头进行控制和处理,根据每种废水的成分及理化特性,有针对性的采取专业的处理方式,回收其中的有效成分、降低COD、提高生化性,例如青霉素的废水的处理,目前已有企业研究出通过蒸馏将其中的氨氮转化为氨水、硫酸铵等循环使用;将硫酸根浓缩转化为硫酸盐回收利用;将氯离子转化为氯盐回收使用等,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的难度及成本,保证了废水的达标排放。
随着排污标准的逐步提高,结合制药废水的复杂性,使用单一处理的方式已无法达到满意的结果。制药企业应根据自身水体特点,通过以生化性处理工艺为主,结合气浮、混凝等物理处理技术,以及fenton、深度氧化处理等化学处理技术,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才能实现最终的达标排污目标。
无可厚非,现阶段我国制药废水处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如成熟技术单一,废水处理成本太高,环保设施与生产不配套,企业利润低,让很多企业不愿在环保上继续投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制约了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应该积极从技术提高的层面上去探析,不摸索与尝试,加大研发和投入提高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为制药废水处理结果的优化打下基础。我相信,随着各种技术理论体系的健全,各种制药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我国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将会不断提高,为我国制药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1]周永莲,周维金.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2):17—18.
[2]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3):49—55.
[3]叶红英.重庆市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