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顾伟璐 罗文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运输行业不可缺少的载运工具。可是,传统的汽车燃料是石油,在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国对于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石油价格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而且汽车排放的尾气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阶段,因此,在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推行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1.1.1 稀有资源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在制作时需要的核心材料在我国储量较为丰富。例如,我国锂资源的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拥有的永磁电机所需的钕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
1.1.2 政府扶持
从2007年起我国政府就不断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来支持发展新能源。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并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对于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在2009-2011年间,政府安排100亿来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发展。
1.2.1 关键技术薄弱,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在一些零部件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仍处在改进型技术创新层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仍有很大的研发空间。
1.2.2 资源分散不整合
首先,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材料、零部件人才的缺乏;其次,研究人员的实践经验欠缺,并且专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不足,毕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时间不长;而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集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数是各自研发,政府的整合统筹力度不够,使得各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这样会导致资源的分散不集中。而且重复投资占据大量资源,不利于发挥资源的优势。
1.3.1 需求机会
石油关系到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并且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我国的石油储备又在日益减少,进口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这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因此政府应大力推动节能技术并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变。石油价格的日益攀升、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等能源、排放问题必然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3.2 市场机会
我国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价格、功能等需求,使得我国汽车消费呈现多元化特点。根据市场的需求特点,结合消费者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4.1 传统汽车产业的威胁
我国的传统汽车产业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利润率较高,并且人们的“趋同”消费观念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不高,所以我国的汽车产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并不迫切,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也不是很高。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投入研究经费大、产量小,使得小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并且还受到传统汽车产业的威胁。
1.4.2 跨国汽车巨头的竞争
跨国汽车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研发比我国技术成熟,而且已有成品车批量销售,这使得我国的汽车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丰田的普锐斯,自1997年问世,便实现了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截止2014年9月末,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0万辆,位列世界销售榜首。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纯电动汽车、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充电网络的覆盖。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资金大、耗用时间长,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国家电力系统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共同协作。
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刺激下,使得很多汽车企业争夺各种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应该对新能源企业进行指导和支持,促进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形成系统化、模块化、批量化生产能力。企业通过联盟形式,不断整合现有资源,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
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目前汽车企业很缺乏与新能源技术相关的创新人才。
由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是很高,所以要加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意识,并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同时采取一些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提高新能源汽车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通过展览会等手段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内部模型、工作原理等。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应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已有社会资源,打破现有世界汽车工业格局,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成为汽车强国。
[1]高铭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孙丽玮.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
[3]王琪,杨峰.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