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朴方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帮助8500万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共同富裕、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大家的肩上担子重、责任大。为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残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工作、艰苦奋斗,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我国一百多年来救亡图存实践的历史结论。只有讲中国特色,我们才能扎根中国土壤,使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扎实地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要让所有人过上富裕的日子。残疾人是我们社会中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群体,大量的残疾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最困难的人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把这个底兜住,这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最基础的工作。
依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造、总结和坚持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在中国:党和国家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是我们的政治保障;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思想文化基础;长期的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的经济支撑和社会支撑;全国各类残疾人共同组成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其多方面的优势,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发动机,其各级地方组织成为联系群众、推动工作的组织基础。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生长、中国发展,是中国方式、中国特色、中国优势。它造就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辉煌,也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未来。
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小平同志讲,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把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了,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了,开启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征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改革开放中生、改革开放中长、改革开放中发展、改革开放中壮大。中国残疾人,在改革开放中觉悟,在改革开放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拼搏,在改革开放中受益。中国残疾人工作者,始终支持改革开放,参与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呐喊,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是我们的传统、立场、责任,是我们的骄傲。
现在,改革面临前所未有错综复杂的局面,要冲破利益固化的阻碍,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而且在一些方面改革还必须从自身做起、拿自己开刀,这就更需要有创新性的智慧,需要有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当。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改革开放,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这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同时,我们对残疾人事业各个方面也要不断审视,一些是好的,继续坚持;一些是有问题的,则必须改进。我们要勇于自我革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我们的生机活力。各级残联要扎扎实实做好苦功夫、笨功夫,切实为残疾人服务,为事业打基础;同时,还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维。要勤于思考,研究问题,贴近实际,创新工作。有了新经验新思维还要善于总结、提高、运用,使我们的工作充满生命力、创造力。
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中国残联成立之始就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律己严格、工作上能打硬仗、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队伍。25年来,残联系统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满腔热情地为残疾人服务,在任务重、条件差、困难多、付出大的处境下,锤炼出一支坚强的队伍。这是一支可爱的队伍、值得骄傲的队伍。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执政、市场经济环境等多种原因,我们的党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残联也不例外,外部的冲击、内部的松懈,一直在破坏着腐蚀着我们的队伍。抓好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对此,我们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我们要坚持理想信念,不要丧失意志;要有更高的道德追求,不要随波逐流;要兢兢业业,不要怠惰因循;要艰苦奋斗,不要贪图享乐;要求真务实,不要弄虚作假;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要生气勃勃,不要暮气沉沉;要弘扬一心为民、夙夜在公的正气,杜绝以权谋私甚至腐化堕落的邪气。现在,最需要强调的一条就是干部队伍要继续密切和残疾人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深入到残疾人中去,和残疾人绞在一起、滚在一起;在心目中要把自己拿下来、把群众放上去,把自己扔到下边、把群众供到上边。要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到残疾人身边,切实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谋福祉,把残疾人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在,大家都在讲中国梦,什么是我们的梦?就是让中国的残疾人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把梦想变成理想,把理想变成动力。有了追求,有了动力,我们就会振奋精神、意气风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邪,昂首阔步,追求卓越,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