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林红
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3年在《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研究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泛在知识环境主要是指由硬件、软件、网络设施、信息资源及人共同组成,以科技知识为内容的新一代基础性的有机结构,它是一种在未来知识型的社会中存在的综合性、数字化的基础信息设施,也是通过运用现代计算、存储及通信技术,促使信息、数据、设备、工具和人等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来构建的一种综合性、普遍性知识环境。
泛在知识环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信息无处不在,人们可以不受任何时空上的限制来获得需要的信息服务。二是信息具有即时性,无论身在何处,均能即时获得信息,并快速便捷地解决或记录相关问题,且可以事后得到答案。三是信息随时随地可获取,用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提出需求后就能接入并查看其需要的数据、文档及视频等信息。四是信息具有交互性,用户能够以同步或者异步的方式和教师、专家及同学实现交互交流。五是信息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从而实现知识共享、终身学习的目标。
泛在知识环境的新形势对传统的图书馆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要实现泛在化服务,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馆藏的资源,不断扩展其信息服务的范围,实现全天候24×7不间断开放。二是要实现开放存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开放存取的模式,维护用户的权益,推进公益信息服务发展,为所有用户带来开放获取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在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的信息资源方面。三是要实现信息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图书馆要通过多种形式无缝、动态地来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四是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多语种服务,以满足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用户的需求。
在泛在知识环境之下,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本化的服务意识,同时必须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环境建设以及过程设计方面,充分地体现出人性关怀的管理理念,立足于读者或信息服务的用户,从他们的视角来出发,关注其实际需求,倾听其心声,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建设人本化、生态化的信息服务人文环境。
大力加强图书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将有自身特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作为该体系建设的重心。同时积极挖掘、收集和整合网络相关的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重要的补充来源,根据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强对数据的处理,逐步形成开放、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图书馆必须加快建立个性化、智能化、交互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利用先进的现代高科技设备来提供给信息用户全面、立体的信息资源支撑和服务,使信息用户既能获得一些基础性、一般性的信息服务,还能够获得多选择、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智能体验,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通信、交流与沟通已经不再受到有线网络和设备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获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必须建立移动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接入系统,确保用户获得更为方便快捷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泛在知识环境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实时的获取多彩信息的服务空间和渠道,这是一种普遍、全面、无所不在、数字化的环境,人们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及方法被颠覆。泛在知识环境对于图书馆行业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行业相关单位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信息资源建设,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充分挖掘和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读者重新走进图书馆,为实现图书馆行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1]吴燕,张志强.泛在智能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J].情报学报,2007(1).
[2]陈清文,黄田青.泛在图书馆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
[3]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