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吴益峰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劳动力市场,“能力为主”已逐步替代“学历为主”的人才观念,企业越发需要那些专业素质高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能力是指对职业活动效率有直接影响,确保职业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构成要素来看,其主要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1]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获得相关领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要培育其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基本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只有切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定位,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准。
高职院校的办学需以就业为导向,其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现实中,之所以出现高技能人才短缺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不畅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培养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在劳动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素质等多个方面得到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并且有持久发展潜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不例外。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其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因此,加速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应该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规模也得到了快速扩张,但存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脱节,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还比较薄弱,平时实习实训中走马观花,加之缺乏对真实职业情境的体验,导致对将来要从事行业的制度规范、岗位规则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在现代工作中,要求员工不仅要有职业领域内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以及适应新形势的灵活应变能力等。在现有的高职教学模式中,团队式的协作项目较少,加之成长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交流与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方面略显不足。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劳动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能更为主动地进行问题解决。在劳动力市场,一些用人单位反映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工作岗位中的突发问题缺少变通,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
在不少高职院校,还普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育可想而知。当然,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较为宽松的培养氛围与培养环境,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进行创新、创意的探索,在工作中也就很难有创新的工作方法。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职教模式不作根本变革的情况下,可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如德国较为成熟的方式方法。其中一些做法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高职院校不应只引导学生为某一职业做准备,而是要为学生以后的多岗位交流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德国职业教育界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德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因此各职业院校的学制并不相同,但“基本为2-3 年,每半学年有一个理论教学期和一个实践教学期,每个教学期时长为12 周”。[2]这种教学安排,促使职业院校打破了纯理论授课方式或纯实践指导方式的禁锢,而是以整体性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德国职业教育界认为,学生就业以后,并不是长期乃至终生只从事某一职业或工种,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使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从事复合工种将会越来越普遍。因此打破学科式的授课方式,采用整体项目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3]采用跨职能整体性项目的培养策略,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工作的复杂与协作的重要性,从而能获得多方面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在德国,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需具备两个条件:首先需是文理中学毕业生或通过培训达到同等学力者;其次需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前者保证了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具备从事具体实践工作的自然条件,如年龄、体能等;后者则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外部条件。学生、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战略协作关系,三方都能从中获益。学生既可以在职业院校进行理论学习,也可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职业院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也可借助职业院校的科研力量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一旦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也节约了培训成本。在合作中,企业与学生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且这一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这就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不仅接触常规工作,还可参与一些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使得个人素质得到综合锻炼。实践证明,经过这种“双元制”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普遍较高,既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今,生产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的关系已越发紧密,技术问题的解决不仅有技术处理,同时也要有社会协调。德国职业教育界强调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尤其重视企业的真实环境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社会变迁、人员调动及机构重组等外部原因,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矛盾或问题的处理都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能力。譬如,如何与部门领导、同事融洽相处;遇到技术难题,如何协调各部门协作解决问题等。此类问题若处理不当,有可能对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与其在学校期间所面临问题的解决路径是不同的,德国企业针对不同情境通过项目教学法、实践体验法、头脑风暴法等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体验企业文化,认识社会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通常是分布在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其创新能力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管理中的革新和服务中的创意等方面,这就要求他们在将实践经验、管理模式或设计方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要开动脑筋、追求新意。德国职业院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且真正的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与校园的实训车间相距甚远,因此职业院校需从学生入学时就应重视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德国,职业院校或企业的教学人员经常精心设计,创设多种工作情境,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未来工作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育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工作情境的教学往往是开放式的,教师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再集体对学生的设想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实践证明,这种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大有裨益。
德国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积累的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毕竟我国有着特殊的国情,两国在体制机制、育人模式及用人观念上都存有很大差异。且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另一方面需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构建契合实际的体制机制,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系统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1] 刘晓玲.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137-138.
[2] 荀勇,程鹏环.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