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彤 彤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医学的宗旨是治病救人,促进人类健康,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医学带有很普遍的人文学科特征。正象希波克拉底所说:“对于医生来说,了解一个病人,比了解一个人患什么病更为重要”[1]。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管理的需要,还是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无论是新诊疗技术的实际运用,还是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强化医疗保健服务的人文性,是广大患病人群和全社会对医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医学专家和人文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日渐被关注和重视,而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需要。
然而由于专业定位和服务目标的不同,医学院校的人文科学发展目标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或文科为主的院校是不一样的。医学院校的人文科学研究与医学科学研究相比,起步比较晚,其学术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术沉淀不够浓厚,缺少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和领域,缺乏有代表性的国家级课题研究,科研经费不足,加之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对薄弱,使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缺少依托,导致目前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出现研究项目和成果少、小、分散化等问题。
医学人文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研究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实践充分证明,从事交叉学科科研工作,不能只具有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从事医学人文科学研究的人员至少应该具备2 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知识,即除了具备人文社科某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还需要对医学的基本概念、医疗的过程和医学的起源发展有一定了解。目前来看,医学院校中从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医学院校中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队伍;二是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医院中的管理人员;三是社科研究部门及管理部门中从事医学人文社科研究的力量。总体上说研究还比较零散,系统研究远远不够,教师专业也以文科和医科为主,具有跨学科知识的知识较少,医学人文学科研究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科的学术水平。
协同创新是提高科研水平的最核心要素之一,在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更是如此。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格局激烈碰撞,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人文社会和医学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积极协调,优势互补,为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近些年来,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合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上来看合作率还偏低、合作规模不大,研究人员之间,尤其是与医学专业教师、临床医护人员之间合作的科研项目不多。从医学院校内部看,也存在着需要学科整合及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不够等问题;而同时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科院等其他研究机构之间、高校与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也存在渠道不畅、学科互补性不强等多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受到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的“技术至上主义”理论仍然在相当部分的医护人员中存在着很大的市场,这就严重地影响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在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医师在诊疗技术迅速提高的同时,往往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是治病,而忽略了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师的要求,忽略了患者疾病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即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医学对技术的追求被看做目标时,自然会忽视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用”的医学人文。所以,本应成为医学人文社会研究重要成员的医学专业教师、临床医护人员却不在研究队伍之列,他们只潜心于医学专业和技术,忽视医学人文。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对科研“一刀切”的评价机制问题也严重影响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两种性质、研究方法完全不同的学科,但用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社会科学却是我国高校普遍的做法。以科研课题和经费多少、SCI 论文数量等作为衡量标准,来评定硕导、博导以及职称,这种评价方式使得从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看不到希望,失去热情。
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具有“一流的科研竞争力”和创“一流的科研成果”。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学人文科研队伍,是快速增强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研究竞争力的首选举措。首先,要千方百计从国内外引进拔尖优秀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工作环境以及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学土壤,真正做到以物质作保障,以事业留人,以宽松的科研环境吸引人。其次,要对现有的科研人员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既有人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又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学科的知识;或是医者通过加强人文素养,将实践经验和切身感悟还原成理论来“反哺”医学人文。再次,要强化“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在原有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的基础上,强化教育改革,实施医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培养模式,引导本科生科研训练,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和核心技能的培养,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技的快速推进,各类创新主体合作层次显著提升,创新要素流动空前活跃。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模式,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新趋向。国内外实践证明,只有高度重视融合与协同,才能实现创新效率的最大化。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于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该校设立的人文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以来,充分释放和有效集成了医学信息、医疗技术、卫生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推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水平。根据美国汤森路透医疗与科技集团《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4 年2 月最新数据显示,该校的社会科学学科(综合)进入ESI 全球研究机构排名前1%。
医学人文研究归根结底是医学发展中问题的研究,其最终指向是促进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的结合,促进医学科学的人性化。所有一切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仍是医学专业实践,并且也只能是医学专业实践[2]。这就是说,医学人文的研究成果,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通过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即医生们的诊疗实践实现的。医学人文研究者必须与医学实践者——医护人员结合,才能解决问题,提高研究质量。
同时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医疗卫生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医学人文学在为医疗卫生部门决策提供最优化方案,为医疗卫生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卫生改革不断深入,如何破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困境、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这些都对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3]。面对这些社会需求,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紧跟社会热点,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领域开展对策性研究,加强密切联系社会需要、服务社会的研究。
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4]但我们现在常常是以大楼来看,评判标准往往是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发表文章的数量为标准,而不是看以社会影响力、研究成果是否真正属于原创性、创新性等为标准。而制定科学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
首先,评估体系要能准确的反应学术水平和人才质量。不能单纯的追求课题和文章的数量,要遵循质量优先的原则,比如强调学术论文被引用的情况以及影响因子和被引用的标准化,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和单位采纳的情况等。其次要鼓励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开展分类评估,按照“医学哲学”、“医学经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设置不同的评估指标,提高分类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最后达到以评促建。
综上所述,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于促进医学模式转变,培养现代合格,医学人才,扩大医学科研领域和成果,以及为卫生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最优化方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一定的发展,加强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卫生改革和新世纪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路虹,赵玲,王圆圆.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3 -4.
[2] 韦勤.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学科建设回顾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2(7):55 -56.
[3] 杜治政,赵明杰.医学人文与临床医学结合的若干构想——广州医学专业与医学人文结合研讨会的倾听与思考[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6):1 -5.
[4] 姬智明.蔡元培与梅贻琦的大学理念殊异比较与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0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