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4-08-15 00:46孙玉恒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发展

孙玉恒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学校文化不仅仅指校园文化,它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境界和环境氛围。学校文化隐含于学校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等方面之中,对学校的发展走向,教师的价值认向、施教行为,学生的行为风气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所以说,学校文化不同于学校的层级管理、制度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学校文化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学校,其主要因素是学校文化在起着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培育学校文化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提出了“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科研提升”的学校发展思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促进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价值观念、管理模式、行为方式、学风教风等因素的形成和发展,

一、学校文化要彰显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是学校价值观在学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校风校貌及施教行为习惯等由里及表的具体体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走向。 同时,学校文化又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对教师专业思想的培养、师德修养以及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取向、人文素质的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养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办学实践过程中,

学校应立足于长期以来沉积的文化底蕴,融入时代精神,以“人本”为核心,不断提炼学校文化精髓,提高学校品位。

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彰显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是学校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对学校主体发展具有深刻、持久和多方位的影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校不断地将教育新理念融入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树立全面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观、教育观。2002年我校借五十年校庆之机,通过教代会确定了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和四个“和谐发展”(人格和体魄和谐发展、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为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等教育实践提供依据。并确定了“诚信厚德、睿智善行”的校风,“为师为 范、求真求实”的教风和“好学、慎思、博采、笃行”的学风。2012 年我校借60 周年校庆之机,编印了《四个“和谐发展”育人目标资料辑录》,在教师中深入解读。为使学校文化植根于教师之中,在教职工中广泛征集学校精神表述词,经过教师讨论,教代会通过,确定了“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彰显人本管理理念。我们认为,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是学校发展的依托。在学校的管理中,我校致力于构建现代学校的管理模式。除努力探索科学管理模式外,要注意强化学校管理的文化内涵,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引入人本管理因素,重视人文关怀,把人文关怀提高到管理的层面上来认识。在管理的各环节中,体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性化,努力营造一个人人相亲、宽松、和谐、身心愉悦的人文环境,进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度文化建设还体现在民主治校上。“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依靠人。依靠集体的智慧管理学校,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每年召开教工代表大会,凡是涉及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由教工大会讨论通过,并尊重教工的否决权。坚持校务公开,常设校务公开建议箱,校园网设立校长信箱,随时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坚持集体议事会议决策制度,凡较为重要事项,均在班子会(扩大会)上讨论,会议决策。坚持评优选先的公示制度,广泛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

二、学校文化要以教师文化为主干,以师风带动校风建设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教师身上体现的文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风貌,影响着学风的形成。教师都是由师范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缺的是学科知识和科学素养,但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并不都具备。所以在要求教师专业化的同时,更要求教师人文化,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教育活动,提升教师人文素质,用人文思想塑造教师形象,促进教师由知识型向文化型的改变。首先,我校坚持常年开展 “三风、三心”文化建设,即教师要有“豁达淡泊的君子之风,宽厚明礼的绅士之风,严谨慎思的学者之风”,要“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博爱之心对待学生,以诚信之心对待生活”。要求教师讲大气,讲大度,讲大局。

其次,积极倡导校本精神,强化主人翁意识。教育广大教职工团结一致,把个人利益同学校利益作为一个整体,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辱我耻;振兴二中、人人有责”的校本观念。教育延边二中的每位教职工要常想“我能为二中做些什么、我为二中做了什么”,常常审视自己,把“爱校如家”这个词化作实际行动。

第三,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广大教师。结合教师职业特点,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育熏陶教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道德传统中,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人格,即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的社会性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其中所深蕴的内涵充分地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当代教师要从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取向,克服职业倦怠感,认清肩负的责任,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理性和智慧,应对社会、家长、孩子的一片热望;从《论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感悟教师的天职;要从《学记》的“亲其师信其道”中感悟师德的天魂。

为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给教师配发书籍。2011 年学校为每位教师赠送了《优秀教师四个核心素质》、《“有效教学”十讲》,2012 年又赠送了《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今天我们应怎样评课》等书籍,购买了全套《莫言文集》供教师们阅读。每年聘请校外专家举办文化讲座。2011 年聘请了延边大学王文斌教授做了题为《<岳阳楼记>与范仲淹的人生价值观》的讲座,聘请了东北师大刘晓中教授做了题为《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2012 年聘请大连市委党校杨青山教授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进步》的讲座,并为部分教师书法创作进行了指导。为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我校还在教师中成立了“翰园书画社”,每周五开展活动, 每年元旦都组织迎新文艺晚会等。

三、学校文化要以学生文化为落脚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人文素养,所以说学生的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多年来,我校在学生文化活动中形成了“一会”、“一讲”、“两赛”、“两日”、“一月”“四节”的基本常规。

一会:每周一下午第八节为主题班团会。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活动主题,由班主任或团书记指导学生自主组织班团会活动。

一讲:每班选代表轮流在周一升国旗仪式的国旗下的演讲。

两赛:纪念“一二·九”活动辩论赛和演讲赛。

两日: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活动日。

一月:在单数年份的九月份,组织艺术教育月活动,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音乐、书画、摄影等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节:

成人节:每年五月份开展成人节的系列教育活动。

社团艺术节:在学生会的指导下,学生自发地成立了21 个社团。为引导社团的健康发展,学校团委在每年的五月份组织社团艺术节,汇报各社团的活动成果。

教师节征文活动:每年九月份教师节都在学生中开展散文、诗歌等征文活动。

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双数年份的九月份,利用10 天时间,举办大型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其中分为六个模块,有校园英语剧、诗歌朗诵会、书画现场表演赛、书画摄影展、凉亭对联征联、翰园之秋篝火晚会等。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在宣传栏上不定期地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学校团委主办了校内文艺刊物《新荷》,坚持常年定期出刊,刊登学生的文艺习作,为扩大其影响,还在百度贴吧上建了《新荷文学社》贴吧,学生自主发表习作,也便于征集稿件。

四、学校文化要体现在校园建设中,注重“教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性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体现在净化,绿化,人文化。重要的作用是“教化”。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显然不如德育活动来得直接,但是不可替代的。校园建设只单讲净化,绿化而无教育意义,就不会形成校园文化。 要讲求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所以我校在校绿化美化中注意整体规划,提高档次,植树种草、景点设置追求艺术韵味,注意文化内涵和美感,点缀奇石刻字,以主体小品为单元,蕴含文化信息,实现校园建设园林化,起到“教化”的作用。

重视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墙壁都“说话”。利用宣传栏、文化墙定期在校园内展出学生文艺作品。在路边设立名人名言牌。根据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不间断地更换悬挂标语内容。精选学生艺术习作,装饰教学楼走廊,邀请校友、名人题字作画,装饰会议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等处,使校园到处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为使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要进一步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和评比办法,形成工作制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装饰班级,美化教室,养植盆花,要求班级要有自创的班风、班训、班徽、班歌,定期检查评比。2012 年我校在六十年校庆前夕,建设了校史馆,展示学校发展文化,组织学生参观。

近年来,我校坚持文化引领,注重内涵发展,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进步,学校品质和办学能力明显提升,获得多项省、州荣誉称号,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教育质量逐年提升。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