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惰性与克服惰性的基本路径

2014-08-15 00:48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惰性个体教育

吴 原

(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惰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作为人性的表征之一,惰性给社会和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一定程度上说,人类社会及个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克服其惰性的斗争中前进的。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美德,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风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克服惰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惰性进行探究,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惰性的概念界定

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对“惰”字的解释是:“憜,不敬也。从心, 省。”对于“敬”字《说文》曰:“肃也。”“肃”字何解?《说文》曰:“持事振敬也。”这就可以释“不敬”为“不肃”,“不肃”就是持事不“振敬”。《说文》又曰:“振,奋也。”所以,持事不振敬就是做事不奋励、不戒慎,也就是懒散怠慢,即惰了。因此,我们把《说文解字》对“惰”字释义联绵解释的意思贯穿起来看,“惰”的本义就是懒惰。“惰”在传统理解中有三意,其一曰懈怠、懒惰。《尚书·益稷》中有“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墮哉。”《荀子·非十二子》中有“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其二曰不敬,《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有“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礼记·曲礼》:“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郑玄注:“惰,不正之言。”其三曰衰败,通‘墮’‘墯’,《墨子·修身》说:“雄而不脩者,其后必墯。”很显然,“惰”字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懒惰”、“懈怠”,也就是不勤快。由于懒惰,便会造成不专心致志的轻慢行为,这种行为的直接恶果是衰退破败,一事无成。懒惰、懈怠是根源,不敬、轻慢是表现,衰败、败坏是结果。这同《说文解字》释“惰”的意思完全一致。所以,“惰”就是懒惰、不勤快、不奋励,不思进取,最终的结果就是心神衰败、思想败坏。

不必多举,以上所例释的“惰”字诸条,不仅十分清楚、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地说明了“惰”字的本来涵义,而且使我们看到:其一,“惰”字的诸种表现大都体现在人的身上;其二,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都对“惰”字深恶痛绝并都主张抱着积极克服的态度,以成就自己。说明“惰”字对个人的成长、事业的成败、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

再看“性”字。《说文》有:“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它与“情”相对,“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性、情合阴阳二气,反映出了宇宙的本体。“性”有二意,其一曰人的本性,《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孔颖达疏:“若能成就此道者,是人之本性。”《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唐韩愈《原性》:“性也者,与生俱生也。”宋司马光《善恶混辨》:“夫性者,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其二曰事物的本质与特点,如《孟子·告子上》中有:“是岂水之性哉。”又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杜预注:“高下刚柔,地之性也。”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也有:“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固,其植欲密。”从以上的解释我们也可以看出,“性”首先表现为人的特质,反映出人的本性,还泛指人的天赋、天性。天赋在于人,天性在于物,这也与人有关系。同时,“性”指事物的性质。事是指职事,是人去做出的,所以它是一种社会行为;物指万物,是为人所用的,所以,它是一种自然存在,因此“性”字是与人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见,把对与人密不可分的“惰”字和“性”字合为“惰性”一词,它的较为确切的定义就是:表现在人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懒惰习性。也就是懒汉思想和懒散行为,即“不易改变的落后习性”,这就是我们对所论的人的“惰性”概念的一个基本界定。因此,这里要论述的惰性,就不是自然界中的物体(如惰性元素、惰性气体等)的性质,而是表现在人的个体或群体身上的有碍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懒惰落后的习性和行为。这种习性和行为,是一种消蚀剂,危害着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事业的成败,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障碍。

二、惰性的表现及危害透视

如前所述,我们所论的惰性,不是一般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表现在人的个体或群体身上的一种懒惰习性和思想行为。所以,惰性也就表现在人的个体或群体身上。表现在人的个体身上的惰性是人的个体惰性;表现在人的社会群体身上的惰性,则是社会的人体惰性,也就是人的社会惰性。

(一)人的个体惰性及其影响

人的个体惰性,就是指一个人身体上存在的懒惰懈怠习性。它的直接表现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这种个体人的惰性,从时间上讲,自古迄今,绵延不断,不论在古人还是今人的身上都无所不在,这可以说是人的动物性表现。从空间上讲,它占据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方位,可以说,只要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有这种惰性侵蚀人体,只是它表现在每个具体人的个体身上的程度不同而已。诚然,懒惰属人体的负面习性,人体更多的是勤劳奋励的正面美德。个体人的勤劳美德多一些,其懒惰习性就少一些;懒惰习性多一些,勤劳美德就少一些。这就构成了个体的人身上的一对对立的矛盾。个体的人被充当这对矛盾的载体,为这对矛盾的双方所左右。但是,个体的人毕竟是有思想和智慧的高级动物,他能认识并能分析这种矛盾的利害关系,从而大部分的人能自觉地去减少或克服惰性这种不良行为,向着勤劳奋励的方面转化,或因个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而迫使他不得不去掉自身的懒惰习性。然而,这不是每一个个体的人都能做到的,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做惰性的俘虏。惰怠和勤奋总是结伴而行的。

人的个体惰性的间接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是暮气。有些人暮气沉沉,干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低效无序,不求上进,老气横秋,雷打不动。其二是怨气。有些人怨天尤人,消极怠工,上怨领导,下怨群众,牢骚满腹,没有主动。其三是妒气。有些人习惯嫉妒别人,自己懒惰,不服别人,别人超己,自心不平,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夸夸其谈,十事九损。其四是傲气。有些人傲气十足,目中无人,待人处事,唯我独能,遇到难题,两眼昏昏,牛皮吹破,没有下文。其五是泄气。有些人遇事泄气,没有信心,畏葸不前,无动于衷,自暴自弃,一事无成。这几种个体人的惰性的间接表现,虽然不像它的直接表现那样裸露,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但是,它对个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却起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二)人的社会惰性及其影响

人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或前提,没有人的存在,社会也就不存在了。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体人集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才构成了人类社会。因此,社会的个体惰性还是由个体人的惰性形成的。它们既是因果关系,又是递进关系。说它们是因果关系,是因为有了个体的人,才有社会的人,有了个体人的惰性,才有社会人的人体惰性。个体的人是因,社会的人是果。说它们是递进关系,是因为它由个体变成为群体,不仅引起了个体的量变,而且引起了质变,即由人的个体的质,变成为人的群体的质。这就扩大了原有事物的内涵,使其上升到高一级阶段。所以,人的社会惰性,就是人的个体惰性在人的社会群体中的反映。

人的社会惰性不像人的个体惰性那样表现的直接、具体,而是通过使个体惰性社会化了的途径,由矛盾的特殊性走向矛盾的普遍性的一种反映。所谓个体惰性的社会化,就是人的个体惰性借助社会这个人类生活的大舞台而表现出的一种社会群体人的懒惰习性和思想行为。所谓由矛盾的特殊性走向矛盾的普遍性,就是人体惰性这一客观存在由其个性上升到了共性范围,即惰性不再是个体人特有的现象,而是所有的人体都具有的一种共同现象。因此,人的社会惰性,不光表现在个人的躯体上,还表现在社会人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价值观上。所以,人的社会惰性不只单纯反映人的个体惰性的集合,同时还反映社会中一群人的个体惰性的不同表现以及对待人格价值的不同态度。从而,使个体人的惰性行为变成为社会人的惰性行为,使其呈现出复杂性。

(三)惰性的危害透视

不管是人的个体惰性,还是人的社会惰性,其本质特征都是懒惰懈怠,不思进取,是消极落后的负动力。它与个体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担负的社会责任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地位低、不担当社会责任的人的惰性,其危害在个人,造成的损失,是小范围的,局部的;地位高、担负社会责任的人的惰性,其危害在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大范围的,整体的。纵观中国历史,不乏其例。如殷纣王宠爱妲姬,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导致了国破身亡;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唐玄宗爱杨妃,“从此君王不早朝”,酿成了安史之乱;李自成攻进北京以后,以为坐稳了江山,而放松了革命闯劲,落得了失败的下场;洪秀全建都天京,以为大功告成,失去了“宜将胜勇追穷寇”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最后演出了惨痛失败的悲剧等等。他们一个个不仅自己的皇冠坠地,而且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灾难。这就是人的社会惰性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恶果。五代后周有个人叫唐德,他年纪轻轻,身强体壮,饭要吃得好,衣要穿得美,可就是特别懒惰。他的岳父周到逢在朝廷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大官。唐德就去找岳父要个职位,想过不劳而获的享乐生活。没想到岳父不仅没给他官职,反而给他买了几亩地和一头牛,对他说:“做官这事你还是别强求吧!你还年轻力壮,可以去耕田种地,自己养活自己。”[1]P82美梦没做成,还碰了个大钉子。在现代社会上,一些人的惰性更为严重。有的人不愿多干活,却要高工资;有的怕吃苦,却要高待遇;有的不去劳动致富,却在社会上偷盗抢劫;有的以权谋私,坐收贿赂,鲸吞国家和他人财产,成为社会的蛀虫,被人唾弃。因此,惰性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有害的,它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恶性因素,必须把它从人体身上铲除掉。

三、惰性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分析

寻究惰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惰性产生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克服惰性的方法,进而为我们真正做到勤劳勇敢,发扬中华民族尚勤抑惰的优良传统,并由此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一)产生惰性的客观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其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是人的惰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富岁,弟子多赖(懒);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 溺其心者然也。”[2]“富岁”,谓丰年。“弟子”即少年子弟。“赖”,即“懒”。意谓丰年粒米狼藉,民多不肯劳动,习为懒惰,故弟子多赖。“凶岁”谓荒年。“暴”,即恶,谓由于饥寒而为非作歹。“才”谓天生之材,“尔”即如此。“殊”,不同。“ 溺”,即堕落。就是说社会经济好的年成,青少年就容易产生懒惰习性;社会经济坏的年成,就容易铤而走险。天生的才能并没有如此不同,但由于客观原因而使他们堕落到如此。孟子还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3]这也是说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人如果经常生活在富足无忧的环境中,就必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养成懒惰习性。可见,社会经济基础富厚、家庭环境宽足,人们就极易产生惰性心理和懒惰行为。这可以说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古代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足而有保证,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能为子女提供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因而,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身上就表现了极其明显的惰性,不论是农村青少年,还是城市的青少年,这种惰性都同样存在。拿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来说,由于上了大学以后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许多人一进大学门就松了劲,那种高考前的学习拼搏精神不见了,贪图玩乐的思想普遍了;起早贪黑的用功毅力不见了,睡懒觉不起床的现象普遍了;劳动做活的优良品质不见了,要人伺候的行为普遍了;出外步行或挤公共汽车的勤俭作风不见了,打的的老爷习气普遍了。甚至有的大学生热衷于谈恋爱、进卡厅,不惜父母的血汉钱而荒废学业。如此种种,都是惰性在腐蚀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所以,社会上人们议论说:“现在的一些大学生是博士不博,硕士不硕,学士不学。”这就足以说明,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优越,是产生人的惰性特别是青少年惰性的温床。因此,我们在需要社会经济基础为人类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的同时,还必须特别警惕人的惰性的孳生。

其二,家庭教育失当是产生惰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生长发展的基础,更是人生起步的第一所启蒙学校,对人的成才与不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证明的一条真理。然而,在我国古往今来的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却自觉不自觉地给他们养成了惰性。主要是过于溺爱,而不是施以真爱。什么都由父母包揽代替,从小就让他们缺乏自主自动能力和良好习惯,长大后也不放心他们,就是俗话说的“在父母眼里子女永远是孩子”。由于是孩子,不管子女再大都还要护着他,美其名曰:“对孩子操不完的心。”正是这种“操不完的心”,自觉不自觉地给子女养成了懒惰心理行为。名曰爱之,实则害之,到头来造成了两代人的终身遗憾。一般说来,家庭好的孩子的惰性就多一些,自主能力就差一些。家境差的孩子的惰性相对少一些,自立能力就强一些。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家境差的孩子,由于惰性少,自立能力强,往往有出息,也多能出人头地,在逆境中崛起,摆脱贫困而达到富裕阶层。这在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但是,当这些人有了孩子以后,他们的心理又起了变化,认为自己从小受了不少艰难,吃了不少苦头,再不能让孩子们如自己一样受困苦,于是就娇惯起孩子,让他吃好穿好,少劳多逸,结果给孩子养成了惰性恶习,耽误了对孩子自立自强能力的锻炼。待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不是变成纨袴子弟,便是败家之子。当他们再有子女之后,因家境恶化又使其子女备受苦辛。这些子女长大之后,又去拼搏奋斗,为自己的子女再去创造优越的家庭环境,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纵观我国从古至今的家庭教育和贫富变化,大都是沿着“困苦(败落)——中兴(富起)——败落(困苦)”这一公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延续。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延续演进过程,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特色。因此,家庭教育的这种历史恶性循环,给人的惰性的养成提供客观条件。所以,家庭的启蒙教育是任何时候万万不可忽视的。特别在今天独生子女的家庭中,更要倍加注意家庭教育,给自己的子女打下一个生存和成才的良好基础。

其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社会教育的缺失,给惰性的孳演提供了市场。社会是个大舞台,各类角色(真、善、美、假、恶、丑等)都在这个大舞台上出来表演。社会上那种假恶丑的东西,时刻都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我们的社会教育却没有跟上去,不能引导青少年抵制这种社会不良风气,使其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社会不只是一个大舞台,更重要的应该成为一个巩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教育阵地,一个大学校。社会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既是相互教育的老师,又是相互受教育的学生。人人都按国家统一、规范的教育目标和社会法制规范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相互教育、相互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4]这样,国民的素质就会大大提高,少年儿童的成长也就不被污染。由于多年来社会教育的缺失,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很难得到净化,腐朽、肮脏的精神垃圾到处存在,这就难免给纯洁无瑕的少年儿童带来精神污染,惰性作为一种精神垃圾也就有了它的市场。

(二)产生惰性的主观原因

从惰性产生的主观原因看,其一,人的动物性本能的自然存在。一般说来,野生动物在觅食饱腹之后就是睡卧打玩,饿了再去觅食;更有甚者,饿了自己也不去觅食,而是抢夺同类的食物充饥。家畜也是如此,人不去驱使它,它就不动弹,等着主人的饲养,懒得要命。这就是动物本能的惰性。人也是动物(高级动物),那么,动物属性的本能惰性,就不会在人体身上消失,必然会自然地表现出来。其二,人生目的不明确。凡是懒惰成性的人,都没有明确人生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动物,饿了四处乞食,吃饱随地而眠,更有甚者,入室偷盗,拦路抢劫,不务正业,危害社会,成为害群之马。现在社会上的流氓盲流,吸毒无赖,都属于此类货色。其三,心理障碍,甘于堕落。这种人的心理极不健康,失去了正常人的平衡,他们异想天开,无所事事,分不清人和动物的区别,吃的是人饭,却不干人事。放弃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失去理智和正确的人生观。因而甘居人后,任人白眼,丢掉了人格,变成了社会的寄生虫。

四、教育克服惰性的基本途径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惰性是由客观环境和主观意志的有机结合而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环境是外因条件,主观意志是内因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归根到底,人的惰性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主要在主观方面。所以,做好主观方面的人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清除人的惰性、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人成为社会前进主力军的有效选择,也是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优良传统,实现人的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悬置与拒斥

对惰性的改造,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思维中的惰性进行悬置,并且要拒斥这一思维方式以整体方式进入现代文化,从而实现对这种自在心态文化的势能消解,为现代文明提供生存空间。当然,悬置的主要是中性传统文化,这类文化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是好是坏要看它同什么样的环境相嫁接,如“君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观念,既可以在封建制度下导致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又可能成为今天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心理基础,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有分析地接受。我们要拒斥的主要是陈旧落后的传统文化,这类文化内容,如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儒家一贯思想,无论它与什么样的环境相嫁接,也结不出现代化的果实,它们于现代化进程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教育要将这类文化完全拒之门外。以上悬置与拒斥都是从整体上而言的,是相对的;绝对的悬置与拒斥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二)选择与顺应

在总体与根本精神上悬置与拒斥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要选择、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具体的积极要素,要有条件地加以利用,作为我们确定教育制度、内容、方式、方法的参考。有时还可以作出某种局部的暂时的顺应,以降低文化改造的难度与风险。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关系和“天人合一”的理想,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也越来越大。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后发表了一项《学会关心》的宣言,列举了当代道德教育的危机,提出“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观已势在必行”,发出“关心家庭、朋友、同行、社会、国家、其它物种,乃至地球”的号召,这些正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如何“做人”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精神。[5]

(三)创新与辐射

通过教育对传统文化进行悬置,进而选择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文化进行创新。教育对文化改造的最高形式就是创新与辐射。“创新又包括着发现、发明和创造;辐射又包括着把新的发明、发现和创造向受教育对象扩散和对周围社区和部门渗透”,[6]融教育改造文化的作用机理探讨整个社会的文化血脉。现代教育已越来越成为文化创新与辐射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教育对文化的创新与辐射作用,惰性问题才能得到相应的克服。

[1]许以力.名人家庭教育百课[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2]孟子·告子上[M].

[3]孟子·告子下[M].

[4]刘会超,杨锋英.惰性知识的特性及克服[J].天中学刊,2008,(2).

[5]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

[6]张育平.教育改造文化的作用机理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

猜你喜欢
惰性个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惰性基质燃料PWR嬗变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