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勇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海滨第六小学,天津 300280)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不仅仅单纯讲授物理学本身的内容和结构,还要以其为载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战胜困难的无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对每章知识都进行了划分:哪部分知识让学生自学,哪些知识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哪部分知识放手让学生探究等。然后相互交流: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有什么应用?哪些知识对你启发最大?其他同学还有哪些补充?你有哪些独到见解?当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例如,在讲第四章“光现象”时,第一节“光的传播”就以自学为主;第二节“光的反射”突出重点、关键点;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就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讲“光的色散”时,除课本上的知识外,对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最常见的现象补充一部分新知识,进行知识的扩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与调控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初步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困生大多数是学习习惯不好,不会学习;学习成绩低,自然也就没有学习兴趣;做题时错误率很高,也就失去了学好物理的信心。针对这种现状,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阅读物理教科书,指导他们怎样课前预习,帮助他们在预习中找出知识脉络。其次,要求他们学会听课,勤记笔记,养成独立完成自己会做的作业,发现疑难,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再次,每一单元学完后要求他们系统整理学过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复习掌握。并将自己总结的知识网络进行全班交流,以便相互借鉴。最后,在课堂上用彼此的信任打破师生间的壁垒,用朋友间的友谊化解师道尊严的冰霜,师生的关系和谐了,空气自由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心灵放飞了,学生们才敢说、愿意说、会说、能说、抢着说,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良好的开端对一节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能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原本分散的注意力完全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完全融入新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比较薄弱的情况,笔者就安排学生来完成课题引入这一环节,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潜在意识。
1.引入的媒体由学生搜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新课是物理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每节课之前都会用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入新课。以往的内容都是教师自己从网络上搜寻、下载、编排,既耗时又耗力。可将这项工作交给学生们去完成,这样既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又可以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在讲“浮力”一课时,学生从网络上找到了许多不同浮力图片和视频,有游泳的图片、轮船的图片、潜艇的图片、水鸟的图片,等等,通过学生们的介绍使同学们对浮力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2.引入的故事由学生讲
自然界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以讲故事形式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探究欲望。例如学习“惯性”时,笔者提前布置学生从网络中寻找关于惯性的小故事,课前讲一讲,比比谁能将大家逗乐。其中有一位同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某油田突然失火,情况万分紧急!有人迅速报警,各路消防车陆续赶到,但由于火势太大,消防员无法靠近,火一时难以控制。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只见一辆旧消防车疾驶而来,几乎没有减速就直奔火源中心冲去,车上队员急忙下车救火,火舌很快被扑灭。油田领导激动地握住该队队长的手说不出话来。记者急忙采访队长并兴奋地说:油田领导已许诺哪个队先灭火,将奖励一大笔钱。请问:你们得到钱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队长愤愤地说:我们首先要换掉车上那个失灵的刹车片!同学们听完后哄堂大笑,我们也在笑声中开始了学习。
3.引入的实验由学生做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许多多的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心的观察总结得出,趣味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讲“大气压强”的一节时,课前指导个别学生做“蜡烛抽水机”实验,在上这节课时先由这位学生给大家演示,当同学们看到水被抽过来时非常兴奋,竟不约而同地提出是什么力量将水抽了过来?做演示实验的学生给出了答案,学生们半信半疑,就这样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了这节课的探究。
1.自学内容由学生讲
预习是学好物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每节课都安排学生课前预习,预习内容都是书中非常浅显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无需老师在课堂上重复,例如在学习“电阻”一节中,电阻的符号:R,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电阻的单位换算,电阻的定义等相关问题,书中介绍很详细,老师就不用一一介绍,整个预习内容在上课时由学生展示,大大缩短了教师讲课时间,给学生的活动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2.实验探究由学生做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意义建构就是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而不是被动接受新的知识。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先给每组学生两个灯泡和两个开关及电源、若干导线,提出问题: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同时熄灭,有几种连接?怎样连接?教师辅导巡视根据各组不同的连接方式,让学生板演讲解几种不同的连接电路图,最后分析得出两种不同连接方法:串联、并联。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不怕学生做错,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发挥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堂习题由学生教
习题课主要应以练习为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设计习题练习时,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进行习题设计。习题难度应做到层层深入、螺旋上升。针对物理习题的特点,可以采用分类练习、变式练习、一题多解练习、拓展练习,等等。例如,在上“测量固液体密度”的习题课之前,准备常规方法即天平量筒测密度的习题,接着提出:如果缺少量筒能不能测密度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生讲评完成习题;再接着提出:如果缺少天平能不能测密度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生讲评完成习题。整个设计层层深入,难度逐渐加大,有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充分让学生进行讲评,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