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对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

2014-08-15 00:47郭军李霞
天府新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主体科学

郭军 李霞

一、引 言

科技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科技创新对科技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科技在当代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基础性、原创性、领先性、关键性、系统性科技成果还较为缺乏,在国际科技创新中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还较为乏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鉴于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中,科技创新是被强调的重要方面。

中国的科技创新为何乏力?制约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都是学界广为关注、讨论热烈的问题,其中既有对影响科技创新的外部因素如评价、激励、组织、经费等的分析,也有对影响科技创新的内部文化动因的研究。在影响科技创新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环境。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复杂多面的。从以往的研究看,虽然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受到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成果,但鲜有从传统文化精神视角展开的研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精神对科技创新就是积极正向作用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制约大于推动、消极大于积极。科技创新是创新主体创造力的展开与实现,所以,本文侧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制约因素,以获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新视角。期望通过传统文化精神的改造和重塑,充分释放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二、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根基

所谓创新,简单地讲就是发现新东西,创造新事物,也与创造等概念同义,表现为独创性和新颖性。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关键在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要创新就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克服遵奉权威和守旧心理,形成敢于质疑、批判、突破现有结论的精神。

科技创新是创新的种概念。科技创新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总称,是指全部科学技术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实质是人类不断突破原有知识与技术的界限,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更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基础,技术创新是科学创新的延伸展开。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技创新能力属于人的素质。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创新,都是创新主体在科技活动中突破旧观念、旧理论、旧方法,提出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结果。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所言:“要想在科学上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思考问题,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创造性。”〔1〕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也就是创新者。科技创新的实现需要创新主体具有相应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创新主体必须具备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只有具备较强的创造力,才能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新主体的创造力是在一定基础之上生成的,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化。创造力生长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有着特定的文化支撑,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对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和科技创新实现的影响是多层面、全方位、隐蔽和深刻的。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化概念自提出以来,其内涵、外延一直众说纷纭。克罗伯和克拉克霍恩在所著《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评论》一书中,列举了150多种文化的定义,表明人类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2〕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3〕这是狭义文化影响很大的界定。在汉语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也就是狭义文化之义。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是指所形成的精神产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精神居核心地位。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都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联系。文化精神就是所有这些文化现象中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受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传承性。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农耕”,中国文化自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大的变化,但文明是一种生长,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其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多因素长久的合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化精神,仍然存活在中国当代文化中,其作用力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行为等,仍然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从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而言,科技创新是一种文化特性,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正如斯塔姆在《创新力》一书中所指出的: “文化既有可能成为创新成长的土壤,也有可能成为创新枯萎的园地……如果没有它的话,任何东西都会成为失去成长的根基。”〔4〕科技创新渗透着文化,带有特定文化的印记。美国学者李克特就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一种生长物”。〔5〕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中反驳了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的科技发明与创新是与伟人或天才有关的偶然事件的观点,强调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支持的产物。“在根本没有轮子的文化中,不可能造出,也不可能发明出机器驱动的轮子。”〔6〕日本学者森谷正规也指出“每一个国家的技术和制成品,都是该国文化的产物”。〔7〕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目的等方面对科技的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作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科学和技术并不是封闭的,只有当作为其文化背景的文化不断提出新的假说和目标时,科学技术才能蓬勃发展。”〔8〕从人类发展史看,英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其清教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背景的密切关系,美国文化对美国科技创新 (如“硅谷文化”对硅谷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都表明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科技创新的根基。精神文化对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的影响尤为深刻和强大。

观念是行动的导引,科技创新行为的发生,需要有创新观念的引导与推动,而观念是生长于一定的文化之中的。从根本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基于和制约人与人关系的伦理型文化,它以“求善”为取向,文化精神主要围绕调谐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构建,道德比重大大超过科学,这就与西方以“求真”为目标、科学精神主导的“科学型”文化有重大区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对科技创新主体的文化制约因素。

中国科技的发展从近代看有“李约瑟难题”。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是引进的结果。“中国古代产生不了‘内生性’的近代科学技术,中国发展近代科学技术走的是‘外生性’道路,在接种外来近代科学时充满了‘抗体’,进行着激烈的‘排异’反应。”〔9〕在当今,有原创性科学成果缺乏、钱学森之问和诺贝尔困局。诺贝尔科学奖项,中国本土生长的科学家至今无人获得。2012年,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设置13年来,第9次出现空缺,这显然是“原创性”门槛绝对刚性所致,该奖项一等奖对原创性的要求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吴瑞选取2000年为样本得出:该年中国大陆生物学家的数量、政府资助的生物学实验室数量以及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总数,与美国同类数据比较,结果大致相近,但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具有国际水准和较高影响力的论文,不到美国学者的4%。这种情况至今并无根本改变。中国2012年SCI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从衡量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差距甚大,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低于世界平均值。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原创性、基础性、关键性科技创新及成果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矛盾。钱学森对自己问题的部分回答是大学没有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这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这样的空缺、问题和困局,强烈表现出中国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和成果的严重不足,对此,从根本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化精神的制约影响很大。

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正因如此,才要客观地分析其在文化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复杂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构成和影响也是复杂的,其有积极的、正向的方面;从社会历史实际看,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对科技创新尤其是创新主体创造力影响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当然包含有利于创新主体创造力形成和科技创新的积极因素。张岱年先生在比较中西文化的长处和不足之后提出的“综合创新”的思想,是有合理性的。但全面认识其实际影响,笔者认为,制约大于推动,否则,中国科技创新的状况和诸多困局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解读。这种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是对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的束缚、抑制和消解。充分认识这种制约,改造不利于创新主体创造力生成的传统文化精神,必然会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内在文化动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制约科技创新主体的主要方面

(一)人伦为本对科学精神的排斥

人伦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要素。人伦为本是以伦 (即秩序)为本,中心是确定一整套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从家族中尊卑长幼的礼节到社会秩序、国家管理的维系,从一般人的内省修身到对统治者的人格要求,都把人的道德自觉作为首要前提,并将立德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人伦为本强调的是封建主义人伦的尊卑、主从关系和处理这种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列君臣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其理论是“三纲五常”,目的是确立和维护法定的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序列,明确等级之分不可逾越。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不是相互相对的,而是依附绝对的,强调卑者、下者对尊者、上者的服从敬顺。人伦为本,本就在于维护封建时代的传统社会和专制政治的稳定,有着强烈的等级依附的消极内容。马克斯·韦伯指出:“儒教纯粹是一种一般人入世的道德伦理。儒教所要的是适应这个世界及其秩序和习俗。它所代表的基本上只不过是给世上受过教育的人一部由政治准则和社会礼仪规制所构成的巨大法典。这世界的宇宙秩序被认为是固定而不可违反的,社会的秩序不过是此一秩序的一个具体类型罢了。”〔10〕人伦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尊崇,其精神深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对中国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

人伦为本强调人伦关系,维护传统社会稳定,要求的就是遵从和遵守,这显然是与科学精神相排斥、相对立的。科学精神是科技活动的内在基本动力,缺乏科学精神,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就失去生成和发挥的基本条件。

科学是认识客观规律的精神智力活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就是确信真理的探索具有最高的价值。科学精神是科技活动的灵魂,科学精神不立,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失去内在动力,科技创新必然乏力。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和理性。“求真”就是求得真实而确切的知识,就是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规律,认识把握客观真理。正如胡适所言:“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11〕科学精神是将科学本身作为目的。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人类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要求认识必须符合思维逻辑的规则,一切认识都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由此上升到理论;在科学活动中对概念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肯定。科学精神强调求真和理性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价值,以获得真理、把握客观规律为最高目的。

人伦为本所要求的等级依附和遵从,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求真和理性的。重人伦导致轻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次要、从属甚至被排斥的地位。知识分子做学问的目的是“明人伦”,社会对科技活动的习惯看法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一般志于正道的学者眼里,自然之学不过是末业小道、雕虫小技甚至“奇技淫巧”。把科技活动纳入“小人为之夸之”的方技之列,这使得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缺乏对自然事物的研究兴趣,忽视对自然的认识、研究、利用和改造。更为重要的是,人伦为本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立,强调和关注人伦规范的遵从以及由此带来的保守倾向、惟命是从,导致科学精神难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认同、建构和倡扬。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励和唐君毅等人曾共同发文,承认中国文化缺乏西方科学的根本精神;冯友兰也认为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不需要。

与中国人伦为本的传统文化精神排斥科学精神的区别在于,西方文化中科学精神占主导地位。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为重点的“爱智”是整个西方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一个人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12〕西方科学技术是与科学精神相伴而生的,只有从求真理性的科学精神,才能理解西方历史中的科学传统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曹效业先生讲,“如果说西方现代科学的兴起是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取天火的精神下产生的,那么,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充其量是引进了一批火柴,她最实质科学精神却遗憾地在中国失落了。”〔13〕应当说,人伦为本是科学精神失落的重要文化因素。且不论当今中国科技活动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弄虚作假、浮躁浮夸、为利益集团代言服务等等,就只是伪科学和各种“气功大师”的流行及专家学者对此的普遍沉默,就与科学精神的缺失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努力成为学校的首席学霸,成了我的追求之一。我注重学习,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业余时间除广泛阅读外,还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2011年到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校长培训中心参加教育领导力学习;201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新一批首批“百千万中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到英国阿伯丁大学参加卓越课程学习;2014年7月成为广州市首位成功考取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长。

科学精神是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的源泉。科技创新需要弘扬科学精神,没有科学精神的土壤,很难生长出科技创新的花朵。

(二)群体认同对独立意识的抑制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构成是高度的群体认同,即对群体价值和群体利益的强调和推崇。群体认同是把个体看作群体的一份子,个体是其所属的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个体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个体需要将自己的利益托付给所属的群体。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和家庭集团,于是,个体被固定在这个关系网上,在这种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依赖的可靠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来确定。群体认同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中被确定的角色和身份,不能有所逾越,在这样的关系和精神中,个人作为主体的独立地位就天从谈起。

“独”者,不同也。这种不同是与他人的不同,与一般的不同,与群体的认识、规范和习惯的不同。强调群体价值和群体利益,把个体规定为群体中的一个角色,使个性受规定的角色行为的限制,其结果必然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压抑。“木秀于林,风必推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等等,都标示中国社会人们对个体独立性的恐惧和对随众求同的尊奉。在没有个体独立地位和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个体独立意识也就难以形成,而个体的独立意识是个体主动性和创造力生成的前提基础,是创新的基本要素。一个唯恐得不到他人和群体认同的人,不会在行为中独立于传统观念,独立于个人所生活其中的现实社会关系,不会独立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难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兴趣、愿望、勇气和能力。

没有个体独立地位、缺乏个体独立意识,科技创新的主体被淹没,创造力就难以产生,科学就难以生长,科技创新就难以实现。丹尼尔·贝尔说,“科学的首要事实是:科学界在决定进行什么研究,辩论什么知识有效,承认科学成就以及赋予地位和尊重方面具有自我定向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就是科学的精神气质的核心。”〔14〕科学探索的是未知,其最高价值取向就是提出独创性的思想。科技活动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得出新成果,正是科技活动探索性、创造性的本质表现。追求独创性的精神,是科技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这就必然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有相应的独立意识和独创性行为。缺乏独立意识,全盘接受先人和他人的知识,把这些知识作为固定或普遍的规律,作为金科玉律的教条,就不可能有新的假说、理论和发明诞生,科技创新就天从谈起,科学技术就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从科技发展史上看,创新者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这种独立意识使他们具有超出常人的创造性。

与群体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对个体独立意识的抑制形成鲜明对比,西方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倡导和鼓励个体独立意识和个人创造力。这种倡导和鼓励是西方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的重要文化基础,是西方科技发展主要文化动力之一。反观我们今天的科技活动中,论资排辈、关系权衡、对某些科学问题科学家的集体失语或非理性解释、专家变“砖家”的国人称谓变迁等等现象的存在,充分证明独立意识之于科技创新主体创造力和科技创新的价值与意义。

(三)贵和尚中对批判精神的消解

人伦为本、群体本位的传统文化精神,必然形成贵和尚中的社会价值取向。同人伦为本、群体本位一样,贵和尚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构成。

贵和尚中表现了中国伦理型文化守成求稳的主旨,其结果是老成持重、世故圆滑、妥协折中、谦退隐忍、随遇而安成为一些中国人的立身准则,明哲保身、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适可而止成为一些中国人的行为指南。贵和尚中带给中国传统社会求稳趋同、畏惧权威、害怕冲突、消极忍让、不求进取的保守主义。美国人明恩溥指出中国社会的保守观念深深渗透到全体民众的头脑中,有着极其巨大的力量。〔16〕这是有启发意义的。这种消极保守必然消解创新所必需的批判精神,是严重制约创新主体创造力生成和科技创新实现的重要文化因素。

批判精神是创新主体创造力和创新的基本条件。批判精神主要由质疑和批判两方面构成。创新发端于质疑和批判,其关键是对经验、权威、本本和传统的怀疑与批判。批判精神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有其阶段性和局限性,这就要求人们对任何人类认识成果可以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有了怀疑和批判,才能在实践中发展真理;不能怀疑和批判,就很难有创新。

批判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构成。科学精神中的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被批判的对象既是一个怀疑的对象,也是一个发展的基础。由于科学是通过发展来面对无限的,失去批判精神,科学就失去了创新发展的生命力。怀疑和批判本身不是目的,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真理。从科技发展历程来看,只有那些以前人的成果为出发点,勇于质疑和批判前人观点,也就是牛顿所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才能提出新思想、新学说,获得新发现,实现科技创新。批判精神是促使科技不断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哲学家波普把批判态度、批判思维称为科学的态度和思维。

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质是质疑批判、积极求新,这与“贵和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重大区别。批判精神在西方科学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西方科技的发展总是表现出后人对前人、同代人对同代人持质疑批判的态度,通过批判,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得以发展,科技进步得以实现。

贵和尚中消解批判精神。当今中国科技活动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遵从权威、墨守成规、明哲保身、一团和气、讲求面子人情、缺乏坦诚学求批评等等现象,批判精神的缺失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四)功利实用对超越意识的束缚

中国传统文化是“入世”为主的文化,由之,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功利实用”。入世的文化就是实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功利实用的。功利实用的核心是致用。“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周易·大传》)崇尚人生道德实践,强调对现实的关切,执着社会生活的实用探求。功利实用使一些中国知识分子不关注真理本身的价值,不追求超越的知识,而是“为人生而学问”,把重点放在运用上,以实用为追求的目标,关注现实利益的满足。

功利实用的传统文化精神严重束缚科技创新主体的超越意识,而超越意识是创新主体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创新的深刻内在动力。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超越性需要在我看来是类似本能的,这就是说,它有明显的遗传上的遍及全人种的定性。但是它们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要实现这些潜在的精神生命,文化是绝不可少的。”〔17〕

所谓“超越”,就是要摆脱现实功利的考量,以认识真理、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价值目标和最高使命。科学是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科学所追求的是客观真理,认识对象的无限要求认识者至上的努力,所以,科学是也必然是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功利性的规范会限制科学潜在生长的可能性,威胁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虽然科学有实用的效能,但致用性毕竟是科学外在的、派生的属性。科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发现,并不是以现实使用为出发点,为满足功利需求而推动的,而是由超越意识带来的。有超越意识,才能摒弃功利,真正追求真理。超越意识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构成为科技创新最长久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西方文化中有强烈的超越意识。西方哲学传统的二元对立思想,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科学精神,使西方科技创新主体有探索客观规律的欲望与努力,从而使其有强烈的超越意识。这种超越意识在科技发展中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为求知而求知”的学术价值取向和自由探索真理的精神。西方近代至今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充分证明科技创新主体的超越意识在其创造力形成和科技创新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功利实用精神的强大和由之导致的超越意识的缺乏,是造成中国科技过去长期停滞、科学理论难以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科学的抽象理论研究被视为缺乏‘用世’精神,而得不到‘功名利禄’的鼓励,这也是高度抽象的、理论型的自然科学在中国难以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18〕同样,这也是今天中国科技界较为严重的诸如注重能够在短期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而不重视基础研究、追求短平快而缺少原创性成果、科研包工头、金钱权力对科研的强大影响力,学术腐败等等现象发生的一个主要文化因素。

四、结 语

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力是在一定文化中形成的,受该文化尤其是文化精神的强大作用。科技创新的根基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至今仍对中国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有深刻的影响,正视其中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制约因素,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积极的改造,大力培育鼓励激发创新的文化精神,是充分释放创新主体创造力以有力促进科技创新的前提基础。

〔1〕黄麟雏.高科技时代与思维方式〔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4.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3〕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9-100.

〔4〕〔美〕贝蒂塔·范·斯塔姆.创新力〔M〕.刘寅龙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

〔5〕〔美〕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顾昕,张小天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65.

〔6〕〔日〕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M〕.王晓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41.

〔7〕〔日〕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一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好的成就〔M〕.徐鸣等译.上海翻译出版社公司,1985.49.

〔8〕爱·埃·戴维.科学的未来〔J〕.科学启蒙,2003,(9).

〔9〕董贵成.中国传统观念对近代科学技术的“排异”反应〔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5).

〔10〕杜恂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兼评韦伯《中国的宗教》〔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0.

〔11〕胡适.胡适文集第四卷 (胡适文存三集)〔M〕.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1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94.

〔13〕曹效业.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与科学精神的失落〔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2).

〔1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商务印书馆,1984.417.

〔1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54.

〔16〕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M〕.匡雁鹏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45-147.

〔17〕〔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224.

〔18〕刘诗白.现代财富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46.

猜你喜欢
创造力主体科学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