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民 邓 真
岷江,古称汶江和都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岷江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多种文化在此汇集交融,沿岷江上游干流形成了多个历史城市和村镇。这些城市和村镇两千多年来历经风雨兴衰,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今天在当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引擎。加强对这些历史城镇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推动旅游的开发,实现富民强县也具有积极作用。
岷江上游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大约在距今5000多年前,在岷江上游就形成了早期的大型聚落。20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汶川县威州姜维城发现彩陶片。〔1〕新中国建立后,此类遗存又陆续有所发现。〔2〕2000年以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茂县文管所等单位对茂县营盘山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并把该类遗存命名为“营盘山文化”。
从目前考古发掘来看,营盘山聚落规模大,建筑遗存较多。目前可探知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周围还分布着数十余处面积在数千至近万平方米不等的中小型聚落,共同构成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群。
营盘山聚落及其聚落文化发展为早期古蜀城市群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营盘山聚落建立之后,岷江上游地区各处就一直就有人类的活动,不同族属的人群在此居住、生产、发展,相继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城市——松潘古城、茂县古城和汶川威州古城。
松潘古城历史悠久,有“川西北门户”、“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松潘毗邻边疆,据岷江上游,北望河湟,南通汶灌,广裹数千里,昔接氐羌吐蕃部落”。〔3〕“地处边檄川蜀西北门户,而关陇之藩笼,东连龙安,南接威茂,西近吐蕃,北极洮岷,四塞之地也”。〔4〕历来为川西北高原的商贸集散地,素有“高原古城”之称,为阿坝州内建置最早之地。松潘地处川西北农牧文化结合部区域,几千年来一直是多个民族在此进行频繁活动,互通有无的通道和生存发展的地区,因此,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格局,并重彰显出军事重镇的古城文化。松潘古称松州,追溯历史可至战国时代,历代封建王朝都将其作为边防要塞,筑城垣,屯重兵,踞要冲。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今松潘川主寺镇建立湔氐县,将松潘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汉代在此改县为道,进一步走向繁荣。三国迄隋,设立县治从未间断。唐贞观十二年 (638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唐求婚未允,率兵攻打松州,促成了后来的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进藏,使大唐西部边关保持了近百年的稳定局面。唐中央政府亦随即置都督府,是中央政府在今阿坝州境内设置的三个都督府之一,羁縻生羌部落,极盛之时领羁縻州达一百零四个之多。明洪武十二年 (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卫,后并为松潘卫,从此有了 “松潘”之名。〔5〕
松潘城的兴起除与军事重镇的性质密切相关外,茶马互市也对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松潘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茶叶自唐代输入松潘地区之后,就成了藏族的生活必需品。清代,松潘更是“人烟稠密,商贾辐辏,为西陲一大都会”,最终成为川、甘、青三省边境最大的贸易集散地。〔6〕
门户位置、军事要塞、茶马交易等都推动了古城建设。特别是明清两朝,更是刻意经营,松潘城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城市建筑的经典之作。
明清松潘城建设,可谓布局精美,规模宏大,整体布局与地形、山势、水流巧妙融合。城门建筑精致美观,石拱砖拱很有规则,浮雕图案栩栩如生。松潘城实为中国古城建筑的经典之作,其边陲军事重镇的建筑文化彰显得淋漓尽致。
松潘城墙总长6.2公里,外城城墙长1.37公里,用条石砌成墙身,内填土石;内城墙也是外砖内土,但墙体外层则是用烧制青砖砌成;城墙高12.5米,厚12余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浆粕连勾缝,城墙砌砖填土十分考究,墙面平整有致,坚实稳固。松潘城有城门7座,其中,内城有5座城门,东面为觐阳门,南面为延薰门,西面为威远门,北面为镇羌门,西南山麓的城门则为小西门,外城有两座城门,东西向为临江门,北向为安阜门。各城门均以长方条石券拱而成。各城门皆筑瓮城,城门上建有重檐歇山式城楼。松潘城门无论长度、高度,还是厚度,在中国民族地区均是首屈一指。
明清松潘城除注重军事防御功能外,还特别注重造型的美观性。每道城门外壁门沿两侧上方有仿木结构建筑,高浮雕须弥座莲花柱础。门洞内壁两侧墙基分别雕刻有若干匹骏马自内向外奔驰,形象逼真生动。
茂县位于岷江上游,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县、汶川、理县、松潘9县相邻,其县城凤仪镇。茂县自古以来就是岷江上游的一个政治、军事重镇。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岷江上游和支流杂谷脑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包括著名的营盘山文化遗址,发现和出土了完整的彩陶等器物,这些器物与陇西、陇南的马家窖文化类型的器物相似。《华阳国志》载蜀王杜宇曾“以汶山为畜牧”。“汶山”即岷山,古代主要指以今茂县为中心的一带地区。茂县自古就是蜀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羌人的先民在先秦时期就已在居住、劳动和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西汉武帝时岷江上游被纳入汉王朝的版图。元鼎六年 (前111),汉武帝以冉駹部落之地置汶山郡,治汶江县 (在今四川茂县北),辖广柔等五县,属益州。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罢州设郡,会州、翼州、覃州合并置汶山郡,治汶山县 (四川茂县城区)。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罢郡设州,汶山郡称会州。唐贞观八年 (公元634年)改南会州置,治所在汶山 (今茂汶)。宋朝熙宁年间,始在今凤仪镇筑城,其城初为土筑,有门四。明朝洪武年间重修,并用砖石修筑东胜、南明、西平、北定四城门。明弘治六年 (1493)在内城东北两面凿壕,壕外加修外城。清康熙六年 (1667)年重修内城。康熙五十五年,增筑内城,高2.7丈,垛口1039个,四门俱有楼,城墙为内筑夯土外砌砖石,用桐油,石灰浆勾缝。民国至解放后,内外城被拆毁,现仅存内城南门及东、西、北部分残墙。南城门洞为拱形顶,砖石结构,拱高4米,宽4.9米厚16.6米,内壁书刻红军长征的革命标语。西城墙残长93.81米厚2.65米高6.9米,东北城墙残长54.16米,厚2.65米,高6.9米。
汶川县也位于岷江上游,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属冉毵部。汉代被纳入汉朝版图,置汶山郡,其郡城建于汉武帝年间,在今威州镇姜维城。其后,地方行政建置虽然屡有兴废,但其地区一直是一个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城镇聚落。
岷江上游除了以上三个重要城市外,还有两类小城镇。第一类如上绵虒镇、漩口镇、映秀镇等,这些小城镇的规模虽然较小,但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丰富。第二类如川主寺镇、水磨镇,是围绕旅游业兴起和发展的新型城镇。
岷江上游是多民族聚居区,松潘县以藏族、羌族、回族、汉族为主,另外还有苗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其他民族。茂县是以羌族为主的区域,是全国羌族人口最多的县,现有羌族80875人,占总人口的88.92%。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自称“日麦”、“尔玛”。远古,羌人居住于中国西部地区,甲骨文中已有了羌人活动的记载。秦时,西北羌人开始大规模迁徙,其中部分羌人来到岷江上游的今茂县等一带地区生息繁衍至今。汶川县则是羌、汉、藏、回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现在羌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8.27%,是我国羌族聚居县之一。现有藏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4.4%,多聚居在岷江以西地带;现有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2%,主要分布在南部漩口、映秀地区;回族人数不多,仅占总人口的0.95%。另有其他民族百余人散居集镇。
多民族的聚居,多种文化的交汇,形成了岷江上游丰富多彩的文化格局,为我们今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遗产,而历史城镇则成为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加强对历史城镇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保存、传承,而也有利于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岷江上游地区得到巨大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在一定的时期内,岷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受到较大影响。如茂州古城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后,古城墙多处开裂、变形,城砖风化腐蚀,局部已经垮塌,长期无人管理状态。松潘古城和汶川县也一度出现过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旅游性破环等重大问题。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开始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岷江上游的历史城镇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各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下,经济、社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历史城市的保护也出现巨大变化。松潘县按照《松潘县城市总体规划》、《松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松潘县历史文化名城恢复重建与保护项目》的总体规划,对古城进行了科学的恢复重建与保护性重建,将政府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迁出古城,对环境整治,建筑立面改建,部分景点恢复,并对城市的若干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从而恢复了松潘古城风貌。青石板的长街两侧是富有藏汉风格的楼房屋宇,阁顶吊楼,鳞次栉比,飞檐画栋,古色古香,朴素典雅,使人有着穿越时空的感觉,置身历史画面之中。2008年,“茂州古城在经过地震灾害以后,破坏非常严重,为保护传承历史文物古迹,由国家投资392.296万元,对该古城墙遗址城内、城南门及东西130多米的城墙进行原貌维修加固。修复工程主要是对城墙已损毁的部分进行传统方法恢复;对城墙进行物理加固;对城墙进行防风化和微生物处理;对城墙的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从而使茂州古城墙遗址将重现昔日的风采”。①茂县政府办公室.茂县原貌修复茂州古城墙遗址〔Z〕.2010-07-1.,http://ab.abzta.gov.cn/web/t1/main.jsp?go=newsDetail&id=159146。茂县还利用灾后重建的机遇,对城市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建设,并修建了羌族博物馆。独具羌族建筑特色的博物馆与后山新修建的多个碉楼群组成了具有地标性的建筑群,展现了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民族城市特色。汶川县也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高度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力求恢复传统历史街区风貌,如威州镇、绵虒镇和水磨镇皆是按照历史风貌重建。
总体说来,近年来,岷江上游的历史城镇保护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古城发保护还存在若干问题。
1、保护法规缺失,机制不畅。目前,国家层面虽然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四川省对数量众多的其他历史城镇的保护,除阆中古城外,尚没有制定相关保护法规。由于法规条文的缺失,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至今仍未真正重视历史城镇保护工作。另外,历史城镇保护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监管,保护经费也长期不足。目前,相关城镇做了一些专项规划,但各规划之间缺乏衔接,致使有的规划不能落地,缺乏可操作性。
2、随着岷江上游城镇体量不断扩大,现代生产和生活建筑挤压、分割了原有的历史城镇街区的空间格局,造成部分历史城镇建设性破坏现象,拆旧建新,大建仿古建筑,历史城镇原真性消失
3、随着历史的变迁,岷江上游历史城镇原有的经济形态发生转变,导致历史时期的城镇产业和建筑失去原有功能,历史城镇原来的物质形态,如作坊、会馆、祠堂等,或不复存在,或处于荒废状态。而历史城镇的非物质文化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和活态文化快要消失。如会羌笛演奏的人数甚少,羌族独具特色的多声部民歌演唱者也寥寥无几,能够参与极富特色的羌族传统舞蹈铠甲舞 (又叫跳盔甲)者也很少,在沿江顺公路交通发达地区年轻一代羌族青年男女不学、不说羌语的现象十分突出,以羌语为载体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4.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长期以来,岷江上游的历史城镇基础设施普遍较差,特别是环保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匮乏。如生活污水的处理就存在较大的问题。尽管部分城市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但处理能力有限,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岷江之中。在地震重建过程中,援建单位为汶川县建有一个污水处理厂,但仅能处理全县三分之一的污水。此外,相关历史城镇在城市管理、服务保障、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也较滞后,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影响了历史城镇的后续发展。
5.保护理念较落后。由于历史文化城镇专家的缺乏和当地政府的局限性,在制定保护和发展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多个古镇保护停留在经验式的阶段,对国际上先进的理念了解不够,欠缺科学性和前瞻性指导思想。在保护的手段上,重文物保护,轻街区保护。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寺庙、道观、文庙、名人故居、墓葬等保护较好,而对体现历史城镇原生态的街区的建筑 (没有达到文物保护的级别)保护不够,居民可以任意改建、拆迁,造成城镇总体风貌消失,历史街区肌理被破坏。
6.历史城镇趋同化严重,原有的城镇个性特征在逐渐失去,并出现过度商业化的趋势。历史时期,岷江上游的城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功能结构和文化特色,如松潘原来为军事城镇,后演变成商业城镇,其特色非常突出。但是,在近年的重建和开发过程中,较注重形态的建设,对街区风貌整治较为着力,成效也明显;然而未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使文态、业态和生态与形态未能很好的整合,因而松潘古城的吸引力较弱,旅游产品开发表面化和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甚至购物也无特色。餐饮大众化,观光同质化,娱乐单调化,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以及过度商业化,因而,在九寨沟和黄龙旅游挤压下,要留住游客较为困难。
岷江上游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开发的巨大潜力,除松潘古城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文化资源外,茂县和汶川县也有许多特殊旅游资源,如茂县的历史文化遗迹可数的有十几类——新石器文化遗物、蚕丛文化遗迹、大禹文化遗迹、石棺葬文化、碉楼、栈道、溜索、三国文化遗迹、南齐永明造像佛碑、叠溪古城遗址、较场点将台摩崖造像、茂州城遗址、玉垒洞、行乐窝石刻群、无影塔、镇西桥、三元桥、红军长征遗址等,此外还有大量活性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岷江上游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以九寨沟和黄龙为主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每年吸引了数百万的游客。然而,除了九寨、黄龙外,岷江上游的这些文化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除松潘古城还能吸引部分游客,其他历史城镇基本上都成为了九寨、黄龙旅游的过路场所,而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从推动历史城镇保护和促进旅游开发的角度考虑,应该考虑采取新的措施。
1、以法律为保障,以科学规划为指导。阿坝州作为二级地方行政机构,有着立法权,因而可在本州内颁布《四川省阿坝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名城古镇村的保护内容、要求,以及开发利用的审批程序、要求等,从而建立完善保护法规体系,对于文物古迹、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对开发则依法管理。
为了改变分头管理的现象,应加强科学规划指导,由州政府牵头,集合相关各县和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建设、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共同编制《岷江上游历史城镇保护和发展规划》,打破行业界限,从全局的高度统筹,将历史城镇文化保护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三位一体”,用系统的思维方法,保证持业态、文态、生态、形态“四态合一”。各历史城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科学的对城镇进行定位,要突显民族性和地域性,从而确立符合城情的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开发模式与规模,塑造既具民族风貌,又能与现代生活和谐共融的城市街区。
2、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和旅游设施。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岷江上游各历史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和旅游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结合发展需要,有规划的建设各种层次的相协调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提高和完善旅游标识、旅游厕所、旅游信息、旅游安全、旅游救护等现代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服务,全面提升历史城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3、创新管理,完善机制。按照国家扶持与社会援助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岷江上游历史城镇基础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多方筹措历史城镇基础建设资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相关历史城镇基础设施。整合政府资源,将各级政府的城市建设交通、文物保护、旅游发展等相关项目资金适度向重点历史城镇倾斜,鼓励社会各界向历史城镇基础建设捐款、捐物、捐力,改革各种税费政策,切实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制定优惠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向古镇集中,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另外,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岷江上游历史城镇保护和旅游开发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作为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负责指导岷江上游历史城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顶层设计,对历史城镇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评估、市场分析、策划规划、建筑方案、施工监理进行全方位的流程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每个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为核心塑造岷江上游历史城镇旅游品牌。岷江上游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不替代性,需要大力挖掘其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各历史城镇的错位发展。如松潘古城可考虑重点突出历史军事城镇和茶马古城的品牌;茂县要重点打造羌文化,并与汶川相区别。各城镇要分别进行旅游总体策划、旅游产品项目开发,特色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开发,培育文化创意业和设计业,重点开发一批旅游景点,设计丰富多彩、体验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旅游活动,塑造历史城镇旅游品牌,以品牌示范效应带动集群发展、规模发展。
5、加强岷江上游城镇历史文脉的挖掘和整合,加强城镇解说系统建设。岷江上游各城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资源丰富且自成体系。这种体系性体现两个方面。一是每个城市内部的历史剖面、历史遗存自成体系。从远古到唐、宋、元、明、清,每一座城市都经历了起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也留下了相应的文化景观遗存,在城市内部形成了有代表性的历史地段,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形成了今天岷江上游各城镇藏、羌、回、汉多民族和谐相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二是岷江上游各城镇在大的时空区域中自成体系。岷江上游各城镇像珍珠一样串在茶马古道上:历史时期三条重要的军事路线就是在这条古道上,唐蕃战争时期吐蕃军队南下的路线,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红军长征北上的路线都在于此。历史剖面不仅演绎着一个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也体现了大区域内城市空间转移的历史特征。比如随着交通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松潘古城等原来茶马古道上区域商贸集散地的城镇功能有所弱化,而对新兴的旅游产业的服务功能不能满足,催生了川主寺镇、上磨镇等围绕旅游业的新型城镇。岷江上游各城镇有这样浑然天成的文脉体系,但是我们在开发和保护中没有能够很好地挖掘和整合,游人进入这一区域感受不到这种文脉的展示。因而,我们需要在以后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深入整合和挖掘城市历史的剖面、活态的面貌、共生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做好实体的保护开发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强城镇解说系统的建设。解说系统就是运用广告、标识、解说牌、多媒体以及导游讲解等媒体和表达方式,向游客传播特定的文化信息,帮助游客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我们应该综合利用物质、行为、制度等手段立体展示这条文化长廊的底蕴和魅力。在岷江上游各重要节点建设解说标识,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艺节目等加以展示,加强导游培训等等。
6、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岷江上游各县在进行联合,共同搭建历史城镇旅游宣传平台,通过整合营销、事件营销、网络营销、客源地营销、落地营销等方式,加大对岷江上游历史城镇旅游的形象宣传,运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不断提高岷江上游历史城镇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林铭均.四川威州彩陶发现记〔J〕.说文月刊:巴蜀专号四卷合订本,1944.
〔2〕徐朋章.四川藏区孟董沟的磨制石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5,(6);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具考古调查〔J〕.考古,1959,(9).
〔3〕〔民国〕张典等修,徐湘等纂.松潘县志:卷3〔M〕.边防,1924年刻本.
〔4〕〔民国〕张典等修,徐湘等纂.松潘县志:卷3〔M〕.边防,1924年刻本.
〔4〕〔民国〕张典等修,徐湘等纂.松潘县志:卷3〔M〕.边防,1924年刻本.
〔5〕林旭.松潘的茶马互市〔A〕.松潘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C〕.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