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霞,范明明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城市化是一个持续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对社会、环境破坏较大,导致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不平衡,违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因此,中国要实现城市化,必须转变现有发展方式,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化要求经济、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
随着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主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生活幸福的特大型城市科学发展之路。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新型城市化成为广东省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目标。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东莞市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传统外向型、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东莞市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在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双转型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立足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加快培育和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东莞市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
正如相关学者所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新型城市化进程之间是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另外,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为城市化的推进和深化提供了产业推力,促使空间资源要素整合,而新型城市化必将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2]。
2011 年6 月在北京举行的《东莞转型》高层论坛上,探讨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网格发展、人口与资源分布相对合理、适宜居住与创业的新型城市高级化道路,成为该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以上种种表明,在东莞社会经济发展双转型的重要时期,新型城市化的提出为东莞的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清晰的方向和目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乃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大职能。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挥高职教育的三大职能作用,可以为东莞顺利完成双转型,早日实现新型城市化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一直都是教育与社会一个不老的话题,新型城市化由于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也成为东莞新型城市化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的关注要素。
从东莞的现有情况看,东莞企业现有劳动者的文化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东莞双转型对劳动者知识、技能、文化素质的需求。高层次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严重缺乏,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由于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低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不能适应东莞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2]。
2007 年东莞市政府提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以来,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面临了新一轮的挑战。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斌做客东莞日报社《东莞甲子讲坛》,纵论东莞双转型并提出转型建议,认为自主创新、产业升级靠的就是人才。
可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东莞双转型时期成为一个较大的需求。因此在东莞新型城市化道路中,高职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职能,为新型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人”的保障。“技能型”之人为东莞产业结构提供技术支持,“高素质”之人则可以体现东莞城市化的整体素质水平,为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
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特别是与新型城市化发展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教育是一种长线投资,高职教育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除了可以为东莞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外,还应该发挥其科学研究之职能,通过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服务持续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参照国家和省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结合东莞市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东莞市选择确定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 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院校不论在专业设置上还是科研工作的开展中,都应该结合以上领域的需求,为东莞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并大力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其特色和优势。相比其他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更为直接和突出。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因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与相关行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3]。
近年来,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出现大量岗位空缺的现象在东莞也普遍存在。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东莞企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东莞高职院校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比其他高职院校更有切身体会,更应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当地企业间的合作,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和形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高职院校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更有利于培养符合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同时提高东莞市企业现有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东莞市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东莞产业升级。
新型城市化中更注重以人为本,那么新型城市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本文认为东莞高职教育应以此为立足点,依托东莞产业发展需求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截止到2013 年,东莞市已有高等职业院校4所,在校生约26000 人。这些学校开设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会计、金融管理与实务、印刷技术、包装技术与设计、物流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艺术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商务英语、社会体育、影视表演、主持与播音、编导、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动画、装潢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含服装设计)、摄影摄像技术、电视节目制作(音响录音技术方向)、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
这些学校都是为服务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而生的,基本上都是以东莞产业、行业为依托进行专业设置。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东莞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尤其是与东莞产业发展相对脱节。刘志庚在2011 年4 月东莞市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上也指出东莞高等教育的四个问题:总体规模与东莞经济地位不相称;办学质量与发展速度不协调;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学校建设与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不统一。刘志庚尖锐地指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这一个高校办学都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往必将阻碍东莞的新型城市化进程。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本文认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出贴近地方发展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东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分析系统”、“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保障系统”以及“人才评价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时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以对应职业领域的具体要求、对应岗位及岗位群的员工素养作为参照标准,教学实施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和本领进行,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就业,而且要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4],从而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及实现新型城市化培养出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既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又可以引导教师做一些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项目研究,给予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性的支撑。
由于东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东莞企业发展服务,因此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式,更成为了东莞市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办学方向和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适合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准确定位自我,以特色专业为突破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另外,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还要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技术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东莞在其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走向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上,建立具有东莞特色的城市文化也应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就高职教育而言,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以职业文化育人,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品牌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高职校园文化应突出“职业特色”,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以校园文化为主体,引进企业文化,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合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更能彰显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职前教育,从而促成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也能够对高职院校教师起到正面的熏陶作用,促进良好师风师德的形成。而当这些学生、教师走到实习岗位及工作岗位上时,也可以将其身上的文化精神带到社会并传承下去,从而对整个社会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韩兆洲.广东新型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J].产经评论,2013(3):93.
[2]张斌华.新莞人再教育与东莞双转型刍议[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2):18.
[3]刘轶颖.广东新型城市化进程中高职服务功能的升级[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9.
[4]方晓霞,范明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