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效章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2012年颁布的《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用,共享优质资源,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依托于河南省“农远工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教育”)全面实施6年来,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其发展到深化应用阶段,缺乏深入开展的科学机制保障、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需要、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教师和管理人员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农远工程”项目建设成为“一次性”投资,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影响着“农远教育”的实施效果。这凸显了对“农远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并对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协调、整体的发展观,其基本内涵包括:一是发展的协调性。即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看作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充分考虑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联系及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注重人与自然、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发展的持续性。即保证后代人和当代人有同样多的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注重现有发展状态下发展潜力的培育[1]。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应用领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农远教育”系统的特征,我们认为,“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农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真正价值是通过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来体现的[2]。其次,“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协调的发展。“农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外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和推动着“农远教育”的发展。“农远教育”的发展既要强调与外部环境中资源要素的协调,又要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融合。再次,“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培育现有发展状态下的发展潜力。培育“农远教育”现有发展状态下的发展潜力,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技术应用的阶段性,充分考虑“农远工程”项目现有技术的可扩展性、教师培训的发展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前瞻性等。
我们从全省选取分布在郑州市、新乡市、开封市、周口市、信阳市、三门峡市的50所项目学校(其中初级中学16所、小学34所),对校长、学科教师以及负责“农远教育”的技术教师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60份,回收问卷514份,其中有效问卷4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8%。在实施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还从中选择10所项目学校进行了现场考察与实地访谈,访谈对象为校长、管理与维护人员以及学科骨干教师等。
通过统计问卷调查结果,结合现场考察与实地访谈获取的资料,我们对河南省“农远教育”发展现状归纳如下。
1.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场考察发现,各项目学校“农远工程”设备全部配置到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模式分别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卫星资源和光盘资源等。项目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农远工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农远工程”教育项目管理服务制度》等,但关于教师培训提升、课程资源建设、激励教师使用项目设备开展教研活动等方面的制度几乎没有。我们还了解到,关于“农远教育”的相关法规与政策,由于宣传学习不到位,不少校长、学科教师并不了解,贯彻与落实更无从谈起。
“农远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健全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调查发现,目前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对“农远教育”的关怀仅仅处于政策要求、止于表面形式,具体工作则完全交给电教部门负责,对“农远教育”缺少必要的支持。此外,按照河南省的要求,“农远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由省、市两级政府按1∶1承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少地区配套资金存在“缩水”现象。
2.对“农远教育”认识不足,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关于“对‘农远教育’实施的态度”,45.6%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并参与其中”、42.5%的表示“支持”、7.5%的表示“等待观望”、4.4%的表示“消极应付”;就“利用‘农远教育’设备与资源能否改善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认为“有很大作用”的占37.3%、认为“有较大作用”的占34.6%、认为“有一定作用”的占21.9%、认为“没有作用”的占5.5%。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能够认识到实施“农远教育”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但也有不少受访者认识仍不到位。
关于“学校领导对‘农远教育’的重视程度”,14.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视”、22.4%的认为“重视”、48.3%的认为“一般”、14.8%的认为“不重视”。实地访谈发现,很少有学校将“农远教育”资源和设备的应用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体系,部分学校领导只是表面认同实施“农远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其实际行动仍然片面追求抽考优秀率、中考升学率等,不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3.设备数量不足且可扩展性不强,利用率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63.5%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硬件设备配置数量不足,具体表现为生机比过大,缺少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我们了解到,少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基本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但学生上机次数每周仅1次,有些学校上机课需要多人共用1台计算机,不少学校没有办法或没有条件连接到互联网,偏远地区项目学校的设备则更为匮乏。还有,现有项目设备的可扩展性不强,随着软硬件、技术环境的快速升级,不少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
调查发现,“农远教育”各种模式设备的利用率也不高。项目学校很多设备在安装完成后,因没有教师会用或担心损坏而长期闲置。部分学校甚至把设备锁起来,只有等上级检查或者公开课时,拿出来让教师使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有部分教师对“农远教育”设备充满兴趣,使用的积极性很高,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便束手无策,不会排除故障,影响了设备的高效使用。
4.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就“当前‘农远教育’课程资源是否丰富”这一问题,回答“不够丰富”的受访者占63.7%、回答“基本够用”的占22.5%、只有13.8%的回答“非常丰富”。针对“农远教育”课程资源的更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以光盘播放资源为例,河南省在2004年就完成了“光盘播放模式”的建设,近年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光盘资源的内容却没有同步更新。
不少教师还反映,目前接收到的课程资源多是根据城市学校课堂教学状况录制的,由于城乡学校教育状况、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水平的差异,加之内容相对偏离农村教育,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较差。此外,现有的“农远教育”课程资源大多是多媒体课件、视频、习题和教案等,主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关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资源较为匮乏。课件以文本材料为主、制作过于粗糙、多为教材内容的重复展示,缺少生动活泼的视频、动画等元素,交互性也不强,在资源应用过程中学生很难参与进来。
5.人员能力水平不高,培训实施不科学
就“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能力”来看,74.3%的教师能熟练操作“模式一”即教学光盘设备,43.5%的教师能熟练操作投影机、卫星接收器、刻录机等,能熟练地搜索、下载、归类教学资源的教师占26.6%,能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仅占18.7%。调查还显示,能熟练对“农远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的教师仅占19.4%,有41.9%的教师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大多数教师只是掌握了“农远教育”资源的简单使用,并不具备开发、创新教学资源的能力。此外,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强,设备维护、故障排除以及新技术应用的能力较差,不能为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与指导,承担校本培训也力不从心。
我们还了解到,高级别培训覆盖率较低,只有34.6%的受访者参加过县级以上“农远教育”培训。关于培训效果,认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12.3%、认为“基本满意”的占28.4%、认为“效果一般”的占46.7%,对培训效果“不满意”的占12.6%。培训内容与农村中小学教学需要脱节,人数多、时间短、实践机会少,学员信息技术能力基础参差不齐等,是教师对培训效果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6.专项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经费难以保障
“农远教育”的后续发展经费主要是设备维护与升级费用、配套设备与环境建设费用、资源建设与开发费用、人员培训与办公费用等。国家只是负担“农远工程”的建设费用,后续资金一般由省、市、县政府和项目学校负责筹集。在实地访谈中,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农远教育”的后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缺乏“农远工程”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以及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专项经费,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行难以保障,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也难以开展。
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又没有经费筹集渠道,大多数项目学校受困于经费的限制,有的学校甚至连设备正常运转所需的电费、网络租用费等都无法支出。项目学校的“农远教育”设备损坏没有相应的经费来维修,有些设备(如打印机、投影仪等)因耗材费用无法承担只能置之高阁,造成设备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7.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效率低下
“农远工程”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需要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了解“农远教育”的技术服务情况,我们对学科教师、管理与维护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农远教育”的技术服务不够满意,38.2%的受访者认为“技术服务滞后与不顺畅”、35.3%的认为“技术服务单一”、16.5%的认为“技术服务渠道复杂”,认为“技术服务渠道顺畅”的仅占11%。
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市(县)电教部门缺乏专门的管理与维护人才,项目学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对设备的维护与更换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市(县)范围内很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也无法直接联系设备供应商。现有的技术服务程序烦琐,维修周期过长,致使学科教师不敢也不愿使用项目设备,严重影响了“农远教育”设备的利用率和应用效益。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河南省“农远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和制约着“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河南省“农远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试图从运行机制、技术服务体系、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教师培训等方面,探索促进河南省“农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所谓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农远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系统,其运行机制就是指外部环境与该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没有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要健全保障河南省“农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运行机制,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远教育”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农远教育”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项目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校“农远教育”的实施、校本培训等。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制订科学的考核体系,将项目学校“农远教育”的实施情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校长的年度考核挂钩,以提高对开展“农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政府要明确自身责任,确保专项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中央、部委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对“农远教育”的资助,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的“农远教育”资金投入机制。四是建立硬件设备与技术环境更新优化机制。河南省“农远教育”全面实施已6年有余,项目初建时的硬件设备、技术环境等与当前的软硬件、技术环境的匹配程度较低,亟待更新升级,这就需要尽快建立硬件设备与技术环境的更新优化机制,以确保项目设备的高效运行[3]。五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按照“农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确保科学管理、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剔除可操作性不强或过时的制度,充实能有效激励教师参与“农远教育”积极性的规章制度。
要建立省、市、县、乡、项目学校与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的技术服务体系。具体来说,省电教馆、资源中心作为省级技术服务牵头单位,负责制订全省技术服务实施计划、培训技术骨干队伍以及对市级技术服务中心进行考核评估等;市级技术服务中心(市电教馆或教育局牵头)负责检查、指导全市技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以及对县级技术服务中心进行考核评估等;县级技术服务中心(县电教馆或教育局牵头)负责组建“专兼聘”相结合的技术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交流;乡级技术服务中心(乡中心校牵头)负责落实片区技术服务责任人,督促技术服务责任人开展好技术服务;学校技术服务中心(主管领导或技术教师牵头)负责做好本校项目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时,及时联系高一级技术服务中心解决[4]。
建立技术服务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固然重要,加强“农远教育”设备管理、维护队伍的建设更为关键。参照西部省份的实施经验,根据河南省“农远教育”技术服务开展情况,我们建议,一方面省、市级技术服务中心和设备供应商要根据项目设备、技术环境的更新升级情况,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网上答疑、电话咨询等方式对县级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支持,同时利用IP数据包发送技术培训视频教程、编写技术指导手册等供技术人员自学;另一方面要强化县级、乡级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依托县级、乡级技术服务中心建立一支高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农远教育”设备管理、维护队伍,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此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相关待遇或优惠政策等,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是“农远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当前河南省“农远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农村教育、农村学生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在选择、使用“农远工程”项目提供的优秀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积极建设区域性的、本土化的校本资源,通过开发适合某一区域或某一项目学校教学实际的课程资源,有效促进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农村教育教学,实现“农远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设校本资源,并不是要求每所项目学校、每位教师都去开发课程资源,这样既造成资源重复建设,又难以保证资源建设质量。市、县两级“农远教育”领导机构要认识到建设校本资源对“农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积极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整合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力量,深入农村学校调研资源需求,不但重视“量”的建设,更要关注“质”的要求,开发符合差异性需求的资源,包括符合农村学生实际、符合新课标、体现不同版本教材的要求等[5]。在建设校本资源时,既要重视直接服务于教师开展教学的课程资源,更要重视服务于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资源。同时,要根据校本课程资源的特点,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或卫星电视网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由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权限对资源平台进行维护、管理,确保远程教育资源校校可用、人人能用。此外,还要创建校本资源库之间的互通互联机制,实现与市内、省内甚至国内优秀资源库的连接,最大限度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在“农远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提供的设备、环境等,“农远教育”形成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模式一)、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模式二)和计算机教室模式(模式三)。随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农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农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此情况下,需要我们创新“农远教育”的教学模式,侧重点从原来关注教学环境转向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6]。基于此,著名学者陈庆贵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将解释性的结构模型和处方性的结构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协管导学式、虚实结合授导式、异构异步混学式三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6],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应用方式,片面追求资源的数量和多媒体的形式、“课本搬家”式的媒体制作等都是不科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根据学科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让学生充分参与资源对话、资源设计,真正实现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整合,达到通过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受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远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农远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积极利用“农远工程”项目设备、技术环境等构建新型互动的教学环境、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充分发挥“农远教育”在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农远教育”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远教育”自实施以来,开展了分层次、多轮次的教师培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农远教育”发展到深化应用阶段,为更好地支持河南省“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进行优化。
首先,要立足项目学校,按照“分级负责、全员培训”的要求,采取上级培训、校本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即上级部门负责对项目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项目学校骨干教师负责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同时提供相关培训资料供教师个人自学。其次,要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状况,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要求,紧贴教师工作实践设计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发展性,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将培训内容模块化,由受训教师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实现按需培训。再次,就培训模式来说,传统的“集中培训”模式急需革新,积极探索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模式。即由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城市学校教师与农村项目学校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定期就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问题进行交流,达到一线教师培训一线教师的目的。最后,培训方法要变传统的“理论讲授+上机操作”为“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重在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此外,还要完善培训管理与评价制度,制订科学规范的培训程序和管理规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将教师培训与岗位聘任、晋级、职称评定等挂钩,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5]。
作为一种全新、协调、整体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农远教育”发展到深入应用阶段的必然要求。“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培育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潜力。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个案,对“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这仅属于理论层面的探讨,要真正实现“农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解决好与“农远教育”系统相关的众多实践问题,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一线教师参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1]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61-562.
[2]杨晓宏,贾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2):46-50.
[3]曾祥翊.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1(1):30-35.
[4]刘和海,张新明.安徽省“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4):26-30.
[5]汪基德,冯永华.“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2(2):65-73.
[6]陈庆贵.农远环境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