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田莹
中职学校应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形成理论、技能、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具有新技术,并具有一定良好职业道德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强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近几年,东北地区每年对从事汽车维修、检测、技术服务及管理等岗位的需求人数在2万人以上,且以20%左右的幅度逐年递增。大庆地区新车数量急剧上升,维修人员、营销人员需求量剧增。在岗人员文化水平及业务能力亟待提高,高素质专业人员缺口亟需补充。中、高级技术工人极其短缺,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汽车维修的需求。尤其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更是缺少检测与维修人员。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要想办出特色,必须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联系,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为导向,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通过考察,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和修理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包括:审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专家与学校共同审定教学计划,极大的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授课,聘请企业和修理厂高级技术人员来校讲汽修新技术的应用,解决教学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就业,由于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实现了毕业即上岗的要求、深受企业的欢迎;利用企业资源为教育资源进行毕业前顶岗生产实习。
一是合理利用我校建校三十多年来积累的上千万元的教学资源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二是扩大招生,逐年扩大培养人才的数量;
三是充分利用我校是本省“汽车修理工培训点”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企业现有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修理水平进行培训,提高企业人员操作、维修各种汽车的能力;
四是结合汽车驾驶员的培训,使被培训人员在懂得道路交通法和相关的管理条例以及汽车驾驶技能的基础上,懂得一定的有关汽车的维修知识;
五是充分利用我校是“再就业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全天候的对基地进行开放,对社会上的修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扩大培训份额和培训规模,提高他们的修理水平和设备的使用率;
六是聘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任教,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新车型、新知识含量和实训学时,以培养社会需求的汽车修理技术人才;
七是采取与高职联合办学的形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以及师资力量来拟补自己之短,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使其充分发挥效用;
八是引进当代最先进的各种车型和检修设备、器具,充实教学以达到仿真培训,为培训人员提供实训所必需的设备保证;
九是按照模块教学的形式,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训学时数,使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以满足修理人员对新技术、新结构在汽车上应用的需要;
十是以培养能力为根本,以就业和持续提高为导向,注重学员的实训水平的提高,同时建立学员联系档案,对培训的学员常年跟踪,注重信息反馈,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之培训的项目始终跟随汽车发展的步伐;
十一是经常外派教师到汽车修理厂锻炼,到高职院校进修,接受新技术的学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更多的成为“双师型”教师;
十二是在教学手段上以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为主,把抽象的理论教学变成直观、形象、易懂的教学,以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法重组教学体系,以达到企业对用人的要求。
通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本地汽车维修业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深远的意义,对本地汽车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1.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培训的技术人员,可以缓解企业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需求的状况,同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为企业在岗人员及社会下岗人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
2.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将会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
3.通过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将大大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带动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的条件、促进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为学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客观保障;能够提高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为使实训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开办社会短期培训班,对外承接维修任务,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
为缓解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资源分散的矛盾,我们在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上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模式和具有保证基地长期发挥效益的运行机制。
1.设立客座教授岗位,并提供优惠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员到基地短期工作。
2.鼓励支持外单位,特别是共享单位、企业、科研单位研究人员自带课题到基地利用基地的条件完成汽车维修技术项目,基地将在人力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3.建立访问学者制度,欢迎国内外人员特别是共享单位、企业、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到基地进修提高,参加汽车维修技术项目研究工作。
4.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和激励机制,增加智力投资、鼓励基地技术人员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充分发挥三方在人才、设备和资金上的优势,开展股份合作、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扩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学校应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定单培养、送教到现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等不断拓展培训空间。形成以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为主,职后培训和职前教育并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建设具有生产性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