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平台建设思考

2014-08-15 00:49施水才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个性化用户

文|施水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挑战,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技术创新的作用,因为新媒体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革命所引起的。

五个转变

在新媒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高度关注5个方面的重大转变,首先在理念上要进行革新。

1. 以流程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变。传统出版关注流程,以流程的自动化为核心,典型是应用是采编系统。但是在新媒体建设中,流程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建设成为核心,这就是很多新闻单位已经建设或正在建设的数据仓库或者中央信息厨房等,这也符合目前大数据发展趋势。

2. 从封闭系统到开放平台的转变。传统媒体的信息化平台基本上是封闭的,这个封闭性自激光照排时代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平台战略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像微博、微信、京东、阿里,他们爆发式增长的一个核心就是平台战略,平台战略的目的是形成生态圈,在自己的平台上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联盟,让平台外的社会组织进行创新,现在在中国传媒领域尚未出现平台性公司,未来中国领先的媒体集团一定是平台型的。

3. 从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及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变化。媒体融合是个大趋势,未来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这样的划分肯定会过时,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同时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爆炸式发展已经产了所谓“公民记者”现象。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这种去中心化的媒体形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从传统出版技术到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的变化。传统出版技术主要是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组织管理和控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IT发展到 DT,即所谓的数据技术,DT时代的关键是服务大众和激发生产率。这里面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技术是核心,要有效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关联,信息的可视化和数据新闻,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甚至要进行预测。

5. 从客户经营(广告商)到用户个性化精准营销服务的变化(用户)。互联网一个最重要的思维是建立连接,传统媒体最缺失的就是只有客户,没有用户,或者说只有读者,没有用户。未来的服务必须是个性化的,而且只有是个性化的,广告商才能买单。效果评估和精准营销就成为市场营销的关键。这在传统媒体形态无法实现的需求在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领域已经成为基础和必须。

四个关键词“大智移云”

新媒体的技术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要符合“大智移云”的技术发展趋势: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云平台。

1. 大数据。媒体是天然的大数据领域,数据是一种资源和新的经济类别,是21世纪的黄金,未来的世界是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数据驱动(Data Driven)。现在对大数据最大的理解误区就是 Hadoop,好像没有Hadoop就不是大数据,有了Hadoop就是大数据,其实不然,Hadoop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的东西非常多,而且还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不能狭隘地把 Hadoop等同于大数据。比如现在推动大数据发展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就不是什么Hadoop技术。

2. 智能化。文本智能分析技术(如自动分类、聚类、信息抽取、情感分析)、多媒体内容理解(如深度学习)、各种数据挖掘算法。智能化技术是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的基础,没有智能化就没有个性化。

3. 移动化。现在 APP 已经满天飞,但是真正得到广大用户欢迎的移动应用其实非常少,那么移动新媒体需要解决用户的什么痛点呢?八卦和娱乐传统媒体搞不过市场化的公司,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几个点:用户时间的碎片化、基于位置和时间的服务、和政府便民服务的对接等等。

4. 云平台。云已经成熟,正显示出价格成本和维护服务的巨大优势,云计算不仅仅是虚拟化的问题。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我们认为应大量采用公有和私有云服务。

三个新重点

传统媒体在全媒体采编、发布等领域已做了大量的技术建设,技术已经成熟可用,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围绕新媒体发展战略,应该重点建设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1. 大数据管理平台

2. 用户行为分析和精准营销平台

3. 智能分析工具

拓尔思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自己的核心定位在“让信息创造价值”,以信息处理核心技术作为建立商业模式的关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媒体融合创新的发展,TRS相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够为媒体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个性化用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同桌宝贝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