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的“位”与“为”

2014-08-15 00:49张玉杰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公共性新闻报道民生

文|张玉杰

然而,近观这些年来各地和各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显然缺乏了以上的要素。这些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阻碍了民生新闻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内容议题窄小、新闻从业者缺乏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报道手段碎片化、电视台竞争激烈等都是造成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若想引导民生新闻转型并实现民生新闻的良好健康发展,需要扭转错误观念,重新加以定“位”。

电视民生新闻的“位”

1.增强民生新闻的公共性倾向

很多媒体认为民生新闻所反映的就应该是家长里短和油茶酱醋,不可否认这是老百姓的生活,但显然这是对“民生”最浅显的理解。民生反映的不仅是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因此民生新闻不仅仅是百姓的需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时代的发展决定着民生新闻的受众不仅仅是大众,也应该升级到公众。对应地,民生新闻应该逐渐增强其公共性。民生新闻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仅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架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这种公共性的定位为民生新闻的升级和发展带来了新内容和新要求。

首先是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内涵,它意味着民生由过去的“小民生”升华为“大民生”,即强调从个体的琐碎事情上升到群体的公共关切,不断提高民生的关注点。从关注一家一户到关注一群人和一类人,从反应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遭遇到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其次是选题和内容的转型,这种转型并不意味着不再关注小人物,而是要通过新闻报道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从老百姓的身边小事入手,却能反映背后有关的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即寻找“小”和“大”之间的结合点,以小民生渗透大情怀,以大民生强化小视角,最终可以提升民生新闻价值,真正发挥其在公共领域中的舆论引导作用,也使民生新闻本身更加饱满并提升档次。

2.重塑民生新闻的审美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其审美价值,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其审美价值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而美是真实的升华。但是统观目前的民生新闻报道,偷盗行骗、家长里短和扯皮纠纷充斥着荧屏,盲目地迎合大众的窥探心理,这种做法也许会使收视率暂时升高,然而这种歪曲生活本真面貌的报道,不仅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也使民生新闻的审美价值一再被贬低。因此,重塑民生新闻的审美价值是当前民生新闻媒体的当务之急。

首先,以“以人为本”的情怀来重塑民生新闻的审美价值。以人为本的情怀本质上就是对人的关怀,是一种媒体人发自内心的大爱。这种情怀决定了民生新闻报道的决不仅仅是柴米油盐和邻里纠纷,而是以一种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公众在生存和生活里所遭受的问题,在生存权利遭受到侵害的时候所罹患的心理疾患,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与社会有矛盾之际所产生的困惑和迷惘等。其次,从强化媒介自身的责任感来提升民生新闻的审美价值。媒体通过让受众产生共鸣来影响大众,媒体自身承担着规范文化的重任。在浮躁的社会下,媒体自身必须时刻谨记自身肩负的责任,摆脱庸俗、低级、浅薄的趣味误区,用健康文明的表达方式来贴近百姓,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来传播正能量,让百姓在报道中看到生活的希望,振奋精神,让民生新闻的报道成为百姓身边的一股精神力量。

电视民生新闻的“为”

电视民生新闻有了明确的“定位”后,应以转变报道形式来提升报道内涵,扩展自己的“可为”空间。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合适且具有特殊针对性的报道形式有助于内容的传达和内涵的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首先必须是符合新闻规律的,不能为博人眼球而采取夸张不实的表达方式,不仅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按照新闻本质属性来判断其报道价值还要在形式上选取相应适合的方式。

首先,要采取多种报道方式来实现报道的平衡。舆论环境只有实现真正的透明和充分的表达才会实现生态平衡,这就要求媒体报道不能一味迎合受众,要以开放的心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事实,以公正的立场进行报道。其次,利用媒介之间的融合丰富报道方式。网络的兴起给新闻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但这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电视媒体完全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体来增强互动,扩大民生新闻报道的覆盖范围,吸引受众参与到民生话题的讨论中来,这是对传统媒体民生新闻报道的有益补充,同时建立起了公众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了民生新闻报道的作用,以报道形式的转变来提升内涵,扩展“作为”空间,也只有如此,民生新闻才能实现转型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性新闻报道民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