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东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2008年金融危机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陷入衰退,世界也因此进入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的时代,世界各国共同面临“和谐与复兴”的共同问题,和谐与复兴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中国已经走在和谐与复兴时代的前列。
至今为止,世界各国其实都在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如习近平在《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指出,印度是一个神奇而又多彩的国度,孕育了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明,走过了曲折漫长的独立自强之路,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复兴进程。俄罗斯人民也正在努力实现俄罗斯民族的复兴,渴望重新成为世界一流大国;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希望通过欧盟这个国家联合体,重新拥有曾经在世界上占据的主导地位;安倍领导的日本政府几乎每天都要喊若干个“世界第一”,尽管日本其实从来没有达到过世界第一的位置;就连美国人也感觉自己在走下坡路,需要复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鼎盛。很多仿佛默默无闻的国家,其实也都以民族复兴作为历史使命。土耳其渴望重现奥斯曼帝国的荣耀,阿拉伯人渴望重建阿拉伯帝国的辉煌,蒙古也渴望重振蒙古帝国的雄风,墨西哥、拉美国家也念念不忘曾在自己的国土存在过的伟大文明,非洲人告诉自己人类文明最早其实发祥于非洲。这是一个老牌大国衰落而新兴大国还没有出现的时代,世界各国其实都在追求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社会和谐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事实上,苏联东欧的解体,更多地是因为社会分化为既得利益集团和生活困窘的普通民众,当今的俄罗斯和东欧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还更加严重。“阿拉伯之春”之所以发生,也主要是少数统治者和多数民众利益分化明显,“阿拉伯之春”过后这个问题也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变得更加严重。政治和文化上,推崇西方的世俗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把整个阿拉伯世界一撕两半,尊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又还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对立。美国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中产阶级的生活停滞不前甚至恶化,1%最富群体的财富却在加速增长,“华尔街占领运动”最响亮的口号就是99%反对1%。政治上民主党和共和党陷入党派斗争的僵局,思想文化上也因经济政治困局和人口结构变迁出现明显分化。拉美国家在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是最严重的,所谓的“拉美陷阱”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停滞,也是民主自由政体的困局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印度的经济增长在加速,社会分化也在加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世界看到一个极其阴暗的印度。欧洲、日本、韩国可能是经济发展和民生福利协同并进的国家,但如今也深陷人口老龄化、失业高涨和增长乏力的困境。总之,由于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乏力,世界各国内部政治和文化上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左派与右派、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与世俗主义、温和派与激进派等等,导致政府决策陷于党派斗争的僵局之中,政治斗争和价值冲突演变为军事政变和武装冲突。人们以为民主、自由、人权会达到社会不同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局面。但是,现在人们不得不承认,民主、自由、人权恰恰使社会分裂为各执己见、互不退让的群体。
世界万物都是在相互对立的双方的作用下不断演变发展的,所以,有理性的人应该努力使对立双方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也就是变得更加和谐,而不是在对立和斗争中彼此消耗。当然,如果存在破坏团结与和谐的因素,就必须限制它甚至消灭它,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目标。当专制、独裁、集权完全扼杀了民主、自由、人权的时候,中国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专制、独裁和集权政府。但是,这丝毫不意味着从此就不要专政、纪律和权力集中了,专政之必要就是为了限制和消灭破坏人民民主的敌对势力,纪律之必要就是为了限制和制止破坏自由之放任行为,权力集中之必要就是为了限制和制止损害公共利益的个人自私自利。民主、自由、人权和专政、纪律和集权之间,谈不上哪个好哪个不好,重要的是它们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正如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说的,“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但是,究竟如何才算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呢?邓小平认为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无论计划还是市场,只要有利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全体人民,中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强调一个整体的“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也不可能是没有差别,“穷”和“富”也像“公”和“私”等对立事物一样,永远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它只能意味着大家都在变得更富,而不是穷得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那样的两极分化。邓小平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对于这种可能性,他说:“我还要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人民扩大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同时,又通过国家机器随时调控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所以中国社会一方面充满了创新活力,另一方又避免了由于两极分化造成的“苏东剧变”和“阿拉伯之春”那样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相对来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政治上的分歧相对改革开放前以及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明显减少,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成为凝聚中国人的思想共识。
中国人不是不重视个人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人类的普遍追求,而是认为需要用专政、纪律和集中来节制它,从而达到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效果。在中国人眼中,西方以及世界其他西方化的地区当前的很多问题,都是片面的至少是过度的民主、自由、人权导致的恶果,中国人不会追随这种极端化、片面化的治国之道。相反,中国人总是把家庭、国家、社会当作思考国家治理问题的出发点,总是把家庭幸福、国家富强和社会和谐当作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面临着民族复兴和社会和谐的问题。中国不应该落入“中国世纪”、“中国统治世界”或“中国可以说不”这样的思维中,这样的思维只会让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多、复兴机会更少,这样的思维也只会给世界和谐和各国复兴增加困难。中国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统治世界,因为中国自己的事情是励精图治能够在这块庞大的土地上实现国泰民安,已经是天下最伟大的事业了。中国人当然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但是,中国从来推崇文治而不是武功。所谓“修身治人”、“文以化人”,中国是用文化、文明来教化人,而不是用军事征服或经济掠夺来统治世界。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来者不拒,往者不追”,中国人不需要说“不”,也不会去刻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更不会觉得世界需要中国来拯救。
中国绝不会重复西方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老路,因为中国人深知那是一条“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短命之路。中国之所以最终总能够实现复兴,就在于中国人一贯追求《孙子兵法》所言的“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向西方一样追求“完胜”。中国历史上的强大帝国之所以能持续三百年左右的兴盛,就在于中国人早就认识了大国兴亡的道理。中国人追求“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追求“完胜”,这种“不败”也“不胜”的目标其实就是“和平”。战争的胜负解决不了长期存在的生存问题,只有民族融合和共同繁荣才能解决战争问题。中国在强盛的时候曾取得过对游牧民族的压倒性的胜利,但游牧民族也一再实现建国中原的目标。大国兴衰最终并非由战争胜负决定,一时的胜负决定不了长期的兴衰,只有能够实现国家和平与民族和谐的文化才会长盛不衰,也只有这种文化指引下的国家才能一再复兴。通过霸权主义取得的国际竞争的胜利最终还是失败,老牌欧洲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今天美国的发展趋势都证明了这点。有利于世界和平和民族和谐的英勇抗争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这点已经为中国、印度、拉美、非洲今天的发展所充分证明。目前,中国是这种正义力量和道德勇气的象征,它将在“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指引下,努力在国内构建一个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和谐社会,与此同时,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界从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历来就是波澜起伏的。世界各国的发展不可能走同一条道路,历史也不可能为人类指明唯一的前进方向。国家兴衰存亡,社会治乱交替,是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世界没有末日,历史不会终结,这是中国人的历史观。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求知,2013(6).
[4]吴忠民.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和出发点和落脚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
[5]陈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J].学习论坛,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