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要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日常战备和边防海防空防管控。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坚决完成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维和护航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各级政府要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鱼水情谊,使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
国防预算增长10%左右。2014 年国防预算增长12.2%,达8082 亿元,超出10%的市场预期。最近3 年国防预算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超过GDP 增幅。但中国国防预算占GDP 的比重(1.4%)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5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很大,国际形势很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国防开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适度增加,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
阅读链接: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3 年专题研究报告公布了2012 年军事预算最高的15 个国家名单。
高居首位的依然是美国,为6825 亿美元,占美国GDP 的4.4%。
中国位居第二,为1661 亿美元,占GDP 的2%。
俄罗斯第三,为907 亿美元,占GDP 的4.4%。
(在中国和俄罗斯方面使用的是估测数据,在美国方面则是官方统计数据。)
英国排名第四,为608 亿美元,占GDP 的2.5%。
日本排名第五,为593 亿美元,占GDP 的1.0%。
世界五强国家军费总和为10594 亿美元,占世界军事支出的60%。
之后排名第6 至第15 的国家依次是法国(589 亿美元)、沙特(567 亿美元)、印度(461 亿美元)、德国(458亿美元)、意大利(340 亿美元)、巴西(331 亿美元)、韩国(317 亿美元)、澳大利亚(262 亿美元)、加拿大(225亿美元)、土耳其(182 亿美元)。全部15 国军费总和为14326 亿美元,占世界军事支出的82%。
3 月3 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罗援少将表示,应高度重视国家生物安全问题,警惕转基因物种的无序迅速扩散和外国插手中国疫苗生产过程,警惕敌国以转基因物种和特种疫苗等为武器,针对中国人口发动新型战略打击。为此,罗援建议成立生物安全国家实验室暨鉴定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张洪飚3 月11 日说,中航工业正在积极准备自主研制重型直升机,目前已成立了一个项目工作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已经开始项目论证。
张洪飚指出,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重型直升机在国家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无法代替的作用。我国是地形复杂、山多平地少的临海大国,据统计,广义的山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以上,其中山地面积约占33%,丘陵约占10%,高原约占26%,海岸线为1.8 万千米,沿海岛屿约6 千多个,海洋管辖区354 万平方千米。我国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此外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多发频发。重型直升机在我国尚属空白,开发重型直升机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张洪飚介绍,我国直升机行业经近60 年的发展,已成功研制了13 吨级、4 吨级、2 吨级的直升机,并批量交付用户使用,目前正在研发7 吨级的、1 吨级的直升机,表明我国已基本具备自主研制先进直升机的能力;在直升机技术、科研管理、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研发体系;已建成相当规模的生产及售后服务保障能力。这些能力的储备和已形成的工业基础为重型直升机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
阅读链接:
重型直升机是指起飞重量大于20 吨的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相比,具有空中定点悬停、空中任意方向运动,不受起降场地限制的优点,与其他直升机相比,具有装载吊挂量大、运输效率高的优点,能快速完成特殊任务。重型直升机主要任务是森林防火、起重吊装、人员客货运输、城市消防、反恐维稳以及应急救援等。在2008 年“5.12”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中航工业飞龙公司租赁的米26 直升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向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调运工程机械29 台、大型油罐7 个,集装箱6 个,快速撤离水电部队官兵400 多人,其突出表现令世人瞩目,此外该机在东北、西南森林灭火中也有突出表现。目前美国、俄国都已有自己的重型直升机,欧洲也正在发展自己的重型直升机,为满足我国家需求,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开发重型直升机势在必行。
3 月5 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制定并实施自主国家级技术标准是高效配置市场资源的重要抓手,首先应当是国防系统,在国防系统中应当避免使用任何外国进口芯片。
邓中翰强调,在安防监控领域,制定并实施自主国家标准后,不但可以促进产业链尽快完善,而且有利于包括银行系统、公安局监控系统、超市、加油站等上游使用单位的发展。
邓中翰说:“一定要在我们可能有优势的新兴市场领域里面,通过制定自主国家级技术标准来创造出对我们产业发展有利的市场环境。”我国第二代身份证诞生时,通过国内的技术标准化带动了四家企业做芯片,并且该技术目前正在被一些其他领域,包括银行卡、社保卡还有SIM 卡所采用。
据悉,目前中国核心半导体芯片(计算机、通信、存储芯片)绝大部分仍依赖于进口,核心半导体芯片用于各行各业,已牵涉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如果说去IOE是软件层面的维护国家安全,那么半导体进口替代将是硬件层面的维护国家安全,未来空间会很大。
3 月7 日,军队人大代表、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汪玉在两会上提出加快海军发展建议。在加强海上装备军民融合上,汪玉代表说:首先,海军是海上重要作战力量,对军民融合依赖程度非常大。比如亚丁湾护航,是军民融合非常好的典范。中国在海外没有基地,为保持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持续的护航能力,就靠我们的远洋公司,驻外机构等,在物资和后勤支援、维修上都提供帮助。
第二,从世界各国海军来看,海上的军事行动都是军和民融合在一起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更多的是以民众的海上捕鱼、运输等状态来体现,它是保护国家经济活动的军事行动,同时在海上是整个国家力量的体现。
第三,为了形成这种力量,海军作战体系、作战平台的研制,也要和远洋运输和交通保障融合。因为在今后可能出现的海上军事斗争准备中,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动员地方力量,包括远洋运输力量,战时能否对海军提供资源保障等。
第四,从技术层面来讲,海洋技术是通用的,非常适合军民融合发展。海上航行,装备技术有共性,只是目的不一样。制造装备有的是为了打仗,有的是为了生产,有的是为了运输,还有的是为了探测。从这几个方面看,海军在军民融合上,比其他领域需求更迫切,意义更重大。这需要军队、地方和国家层面共同努力,统筹国家各方面的力量优化整合。
我国要逐步建立走向远海的作战平台,比如航母、大型驱逐舰、大型保障力量等。无论是战争还是非战争行动,必须要有能够适应远海战备执勤和作战任务的大型作战平台。虽然现在我们的航母辽宁舰已经服役,歼15 舰载机已经上舰,但在这些方面我们还要有更长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