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冯涛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
在市场经济下的医疗卫生环境中,医师的职业道德频频受到社会舆论的冲击,医师开大处方、收回扣、红包,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突出。多点执业规定,医师可在2个以上的注册地点进行相应的执业活动,由此,使医师由原来的“固定”执业逐渐转为了“流动”执业。在多点执业中让医师的执业时间、地点、范围以及身份等方面的变化,会给医师职业道德素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推进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09年发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随后,在海南、深圳、昆明、成都、洛阳北京等省(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医师多点执业是指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注册2个及以上的执业地点,并在上述执业地点按照所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所谓医师职业道德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与病人、家庭、社会发生医患关系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医疗上讲,就是尊重病人的生命和权利,在具体工作中给病人及社会提供卫生服务。从实质上讲,就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医治好疾病,保护好生命,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良好的医德医风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极端地热忱,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
多点执业规定,医师可在2个以上的注册地点进行相应的执业活动,打破了医师一点执业的局面。促进了医师人才资源的流动,平衡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现象。大医院的医师可以到中小医院和基层医院进行执业,使这些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力资源得到改善,解决了中小医院、偏远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短缺的难题,使患者能够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了基层患者及其家属医疗费用负担。这不仅能缓解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问题,体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而且体现了医师尊重生命,对病人救死扶伤,不受地理位置,病人职务高低、贫穷富贵等条件影响,平等、公平的对待病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医师的多点执业,加强了医师间的流动交流性。大医院的专家医师可以到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执业,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科研成果传授给相对较弱的其他医疗机构,让那里的医师能够快捷、直观的了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时帮助相对较弱的医疗机构学习与开发新的医疗技术,带领开展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科研项目的发展,突出了医师在多点执业中的热心帮助,共同分享,甘愿奉献的职业精神。
医师进行多点执业,能让大医院的专家到中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执业,一方面,能使这些大医院的优质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平衡医疗人力资源队伍不均的局面,另一方面,知名专家在下到中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为市民诊疗的同时也将良好的医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了那儿,成为中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榜样,从而增加了中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师的学习机会,使医师明白除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对病人进行良好医疗服务外还需要医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增强医师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融入到医疗机构的文化、使命中,使医师受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影响,自觉提高自己的素质与道德。这无形之中提高了整个医师队伍的职业信心和职业素质。
实行多点执业后,部分医师忙于在多点医疗机构出诊,一定程度上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医师压力增大,责任心减弱,可能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和医疗风险的出现。部分医师不可能像原来的一点执业那样,受到时间、地点、管理制度的约束,在医院固定工作,面对突发事件随时待命,他们可能会只完成原工作医院的医疗业务指标,不能或不愿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技术攻关上,也不愿承担教学任务,这直接影响医院科教水平的提高,降低对医院的贡献率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任务。多点执业的客观流动性使医师在工作的时间上、空间上相对具有灵活性,加之对多点执业管理政策的模糊,让部分医师从工作行为中感到比以前一点执业多了些“自由感”,“宽松感”,从而,使部分医师在心理上、观念上放松了对医疗工作的责任感,医师可能会淡化对医疗工作的认真、负责、谨慎的工作态度,造成医疗服务质量的偏差和疏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师多点执业可以增加医师们的声誉和收入,但是一些医师过分追逐名与利,功利心膨胀,降低了对医院的忠诚度。医师会唯利是图,转介医疗,乱转病人,把病人引入对自己利益有好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活动。医师借着多点执业的名义,进行私下会诊,不仅没有遏制“走穴”现象,反而变相的纵容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医师从中获利,过渡医疗现象也会频频出现,助长了“看病贵”的问题。一些医师为了得到更多的名誉,在多点执业中常常追求先进设备、高端医疗来证明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疗投入成本和患者诊疗成本,背离了医改中强调的医疗保健的公益性。
由于进行多点执业的医师多为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他们通过多点执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名誉和赚取更多的收入,那么能够多点执业的医师与一点执业的医师的收入与行业地位差距将会被拉大,造成大多数医师心理不平衡,影响医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医疗队伍人心涣散,医师把消极的情绪常常发泄到患者身上,不利于医师对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带来医疗风险与医患矛盾。
逐步完善多点执业的相关政策与法律制度,是推广多点执业的前提。健全的政策与法律制度,需明确在多点执业中医生与原单位医院、第二执业、第三执业机构的责任、权力与义务,提供一定的量化指标衡量医生多点执业的医疗行为。在医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建立多点执业医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通过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条文对医师的多点执业行为进行约束、管理、监督。综合运用政策性、法律性、伦理性理念与手段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行为。
对医师个人而言,不仅应遵守政策法律中的相关职业规定,还需不断加强个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律行为,提高个人医德意识。医师应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廉洁行医、涵养医德。医院应通过讲座、培训、发放宣传手册等各种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把职业道德精神贯穿于医院的文化建设中,营造和优化良好的职业生态环境。
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如建立多点执业的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第三方负责多点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医生进行考察、考核,对多点执业医生在医术、医德上进行系统评估,并定期进行公示,反馈于医生原工作单位和多点执业单位,对不合格的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1]肖明,李天钊,方豪.医师多点执业的分析与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4(1):99-100.
[2]林小慧,冯泽永.多点执业对双向转诊制的影响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6):1659-1661.
[3]胡亚琼,丁俭.浅议医院文化建设在多点执业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1):823-825.
[4]胡梦含,方鹏骞,李群芳,等.深圳市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制约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2):53-55.
[5]胡晓,周典,耿敏,等.医师多点执业利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1(4):6-8.
[6]王庆文,李和辉.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J].重庆医学,2011,40(16):1651-1652.
[7]罗嵇宁,王跃龙,邓志毅.上海市医师多点执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12):26-31.
[8]黄莺,马依彤,徐新娟,等.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培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5):706-709.
[9]姜玲.医师职业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2):44-46.
[10]姜振明,廉沈沂.浅论建设与时代相适应的医生职业道德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