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鹏飞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常熟 215500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疾病,其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随着超声诊断的发展,尤其是经直肠超声的运用,前列腺的声像图更加清晰,能够发现小病灶和病灶内血流情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2]。为了探讨经直肠超声对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作用,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确诊的24例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4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确诊的24例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4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作为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中年龄在5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2.8)岁,临床表现:排尿困难18例,尿频15例,血尿14例,肺转移2例,骨转移5例;前列腺增生组中年龄在5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2.7)岁,临床表现:排尿困难25例,尿频30例,血尿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ESAOTE MYLAB70 XVISION 彩色超声诊断仪,使用直肠探头经直肠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7.5MHz。患者在检查前排空大便,用灌肠进行清洁,患者取侧位位,对前列腺图像进行横、纵、斜冠状切面进行扫描,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声像图特征、内部回声,观察内外线界限是否清楚,病灶的厚度,病灶血流信号,搏动指数(PI),可疑区域周边血流流速(Vs)。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用()表示,P<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边界形态、内外腺界限、回声均匀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血流丰富程度、RI 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共同特点为前列腺异常增大,向膀胱内隆起,形态不规则,内外腺比例异常,外腺回声相对较强,内腺回声相对较低,均出现增生结节。而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特异表现为外腺或者内外腺交界区出现局灶性强回声或低回声,外腺局部出现异常隆起,内腺局部出现蚕食样缺损,回声连续性差,甚至中断;前列腺增生出现内腺挤压外腺导致其变薄,回声呈连续性。
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老年人,其中前列腺癌是导致欧美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4-5];而前列腺增生多发生在前列腺中叶,而患者可能在增生的基础上出现癌病,从而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动态模式[6-7]。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前列腺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经直肠超声更加经济实惠,诊断准确率更高,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8-9]。通过本研究发现,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特点为前列腺向膀胱内隆起,异常增大,形态不规则,内外腺比例异常,外腺回声相对较强,内腺回声相对较低,均出现增生结节。而前列腺增生出现内腺挤压外腺导致其变薄,回声呈连续性;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特异表现为外腺或者内外腺交界区出现局灶性强回声或低回声,外腺局部出现异常隆起,内腺局部出现蚕食样缺损,回声连续性差,部分出现中断。此外,超声诊断发现,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前列腺边界不规则、内外腺界限不清、回声不均匀所占比例分别为66.7%、75.0%、50.0%,前列腺增生分别为6.5%、26.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条状血流≤3 条占70.8%,前列腺增生占69.6%,血流RI 分别为(0.74±0.09)和(0.72±0.1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徐素珍[10]等人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别,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测量的是前列腺癌灶和增生内腺血流,而徐素珍等人研究是测量的随机血流。
总之,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存在诸多相同点和异同点;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边界、内外腺关系、内部回声均匀程度,能够对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进行有效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1]张学群,陈钰仪,赵萍,等.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5):320-322.
[2]刘新颖,赵亮,李兴华,等.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定量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2):92-95.
[3]张思州,张融融,张唯力.超声检查和常规磁共振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2,26(2):61-64.
[4]雷志锴,许亮,方建华,等.双平面经直肠超声对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0,1(22):3096-3097.
[5]蔡冰,姜新,李叶平.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在测定前列腺移行带体积上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9,32(9):40-42.
[6]韩丽静.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研究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74-75.
[7]傅军红,周长春,卢大乔,等.BPH 患者前列腺内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22(9):40-42.
[8]张明,蒲一宏,李春林.尿动力学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意义[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8):115-116.
[9]廖新红.经直肠超声检测在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6):12-14.
[10]徐素珍,郭建斌.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