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中国减排之路

2014-08-15 00:45:39
资源再生 2014年5期
关键词:解振华燃煤发电

英国《金融时报》5月7日消息

说到政府部门的职位,很少有比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首席谈判代表解振华的工作更棘手的。

今年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比预期好,楚雄武定供电局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增供扩销。通过走访、加大优惠电价政策宣传,减少停电、提升客户服务、推进市场化交易、积极与政府沟通汇报等方式稳住存量。让政策支撑、管理保障、市场拓展、服务提升多项措施齐头并进,全力做好增供扩销。

不久前,解振华同意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地点安排在他所在的办公室附近一间篮球场大小的房间里。当天户外的空气质量为“不健康”;至少,智能手机上的空气质量应用是这么说的。北京市民对此类应用的痴迷程度,不亚于伦敦人对天气预报的重视。

大量雾霾来自汽车尾气,但燃煤电厂也是来源之一。这些电厂推动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也将这个国家变成世界头号二氧化碳排放国。

目前,太阳能、风电和水电占中国发电装机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不到15%。中国还在进行排放交易系统的试点,有望到2020年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

对于这个问题,解振华面露愠色。“国际社会有时候怀疑中国会不会采取切实行动,”他表示,“这件事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中国肯定会采取行动,不仅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也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做出贡献。”

杨小水被水头卷起来,像是腾云驾雾,又像是坐在陡峭的悬崖边上。她说,啥最快?我算是知道了,水头!苏楠查了查资料,当时的水速是每秒六米。换算一下,合每小时二十多公里。这个速度,应该比当时的公共汽车要快些。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那个时代,杨小水乘车的机会不多,这个时速的水头也可能是她乘坐过的最快的交通工具。

谈判未能阻止排放量在过去10年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快的增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中国一直在抵制外界要求其控制碳排放污染的压力。

在气候谈判中,如果解振华认为其他国家提出了过分的要求,他有时会拍桌子,这让他出名。但现在他表示,窗外天天可见的污染,正在迫使中国做出改变——无论外国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没错,中国正在迈出惊人的大步,从燃煤发电转向更清洁的发电方式。去年,中国新增的94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中,近60% 使用可再生能源。这其中包括超过1100万千瓦的太阳能,足以为中国的一座小型城市供电,并且高于其他任何国家一年的新增装机容量。

但中国对煤炭的依赖还远未结束。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炭)仍占发电能力的近70%。尽管中国计划大幅增加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但咨询机构IHS 表示,预计2020年前中国也将新增248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装机容量,相当于每月新建约三座燃煤电厂。

换言之,随着中国经济日渐成熟和降低对重工业的依赖,它希望在解振华所称的用更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的“巨大努力”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问题在于,中国愿不愿意(或者能不能够)及时做出改变,阻止全球气温升至潜在高风险的水平?

既然相较于建立更多的RTA,提升RTA条款的质量更能有效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那么我国在着力推行与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协定谈判时,更应该注重协议条款质量的提升,扩大RTA协议中条款的覆盖范围,并保证各贸易政策规则的实质性法律效力。

这让解振华的处境很困难。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位现年64 岁、工程师出身的官员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气候谈判。这些谈判于近20年前启动,目的是遏制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是主要的人为制造的温室气体,科学家称,它正使大气层的温度升至潜在危险的水平。

中国对煤炭的巨大需求意味着,它在2012年排放了近100 亿吨二氧化碳,超过美国和欧盟(EU) 的总和,占全球总排放的近三分之一。尽管拥有13 亿人口,但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仍高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几乎等于欧盟平均水平。

以“三型”创建为抓手,促进生产力转化。“创新创效”型党组织以创新为手段,以增效为目标,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项目研发等载体,实现指标优、产量增、成本降、安全好。“支持保障型”党组织以支持保障为要求,开展好维修加工、能源保障、物资采购、物流运输等工作,确保各方满意。“管理服务型”党组织以管理服务为要求,以提高管理效率与增强服务意识为核心,实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廉洁和谐”。

2008年5月中旬,乌梁素海明水区域大量暴发黄藻,最盛时发生面积达 8万余亩(0.533万 hm2),超过明水面积的1/3。2009年5月下旬乌梁素海再次发生黄藻并迅速蔓延,最大面积达 1.6 万亩(0.107 万 hm2),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经调研监测分析,这是乌梁素海特殊气候条件、湖区水体水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特殊气候条件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高所致。监测结果见表1。

“不夸张地说,雾霾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来源造成的,”他表示,“雾霾促使我们做出更重大的决定,加速转变发展和生活模式,转变经济、工业和能源结构。”

燃煤让中国的城市乌烟瘴气。但在中国试图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之际,其他一些因素凸显中国面对的巨大挑战。水电大坝目前是中国遥遥领先的最主要可再生能源,但不可能无止境地建设下去。核电成本高昂。中国的页岩气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煤炭不仅廉价,在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经济中,煤炭也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1.3.4 MRI数据采集 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Philips Achiva 3.0T)进行检查。Painful DPN组受试者在fMRI扫描前停止使用止痛药物3 d。扫描过程中,要求受试者保持安静、头和身体保持静止不动,闭眼并保持清醒,尽量不要系统性思考。使用专用耳塞以减少机器噪声的影响。

对能源和气候政策领域的官员和顾问的采访似乎表明,中国与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 有共同之处。后者曾祈祷:“赐予我贞洁吧,但不是现在。”

没错,中国希望减少排放,但它或许不想以气候科学可能要求的速度迅速减排。

虽然三十多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但中国仍有近1 亿人生活在每年2300 元人民币(不到400 美元)的国家贫困线以下。中国应当在实现与西方可比的生活水平之前,像西方那么快地减排——这种观点仍极不受欢迎。“中国不是乍得,”解振华提到的乍得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是美国、欧盟或日本。”

他表示,这些国家的碳排放在人均GDP 达到1万~1.5万美元(一些情况下甚至是3万美元)时达到顶峰,而中国的人均GDP 还在6000 美元左右。

那么,中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今年9月各国首脑在联合国(UN) 阐述各自的气候变化对策时,我们或许将看出一些眉目。

猜你喜欢
解振华燃煤发电
“发电”
环球时报(2022-06-15)2022-06-15 15:21:32
柠檬亦能发电?
科学大众(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0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学与玩(2017年4期)2017-02-16 07:05:40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能管理
上海节能(2015年10期)2015-12-20 12:06:04
解振华副主任出席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
解振华副主任出席“基础四国”部长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