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红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南郑州 450000
宫颈癌属于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15~44岁,在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总体趋势,而且以局部浸润与淋巴转移状态作为最为主要的转移方式[1]。相关医学研究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属于引发宫颈癌的第一因素,并且还以16型和18型HPV(即HPV16/18型)为最常见。在HPV发病早期,通常蛋白E6和E7是导致宫颈癌癌变的关键,而E6蛋白又会造成活化状态的Rap-GTP水平增高,结果导致肿瘤的最终发生[2]。为了探讨SIP A1在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且深入分析HPV16/18 E6与SIP A1和宫颈癌浸润转移等方面的关系和影响,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选择自2010年10月—2013年9月间本院妇科住院的宫颈癌患者共251例做为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7±5.87)岁。全部的患者都已经完成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经过手术以后的肿瘤病理检查,明确属于盆腔淋巴结已转移的患者共65例,患者共186例。并选取了在同时期内,因为子宫肌瘤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279例患者获得正常宫颈组织石腊标本做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的年龄在26~70岁之间,平均年龄年龄为(45.62±6.45)岁。该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对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运用三去污剂法来提取在对数生长期内的宫颈癌细胞株的总蛋白,包括HT3、C33A、HeLa和SiHa以及CaSki等,之后则采用Western blot法来检测SIPA1蛋白与HPV16/18 E6蛋白的水平。以上细胞株运用DMEM培养基,置于37℃环境下的5%CO2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另外运用Envision法来进行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癌组织中的SIP A1和HPV16/18 E6的表达的检测,全部结果均由3位病理学专家进行独立的判断并决定。
通过计算SIPA1与HPV16/18 E6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与宫颈癌组织中所表达的阳性率,以此探讨SIP A1的表达和HPV16/18 E6指标的相关性。
研究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则运用Spearman秩和进行相关分析,以P<0.05为检验水准。有之则表示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SIP A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6.2%(56/65)和57.8%(145/251),两组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2.93,P<0.01)。HPV16/18 E6 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7%(18/65)和78.9%(198/251),两组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6.85,P<0.01)。HPV16/18 E6阴性的HT3和C33A细胞株中的SIP A1蛋白呈现阳性表达,而HPV16/18 E6阳性的SiHa和HeLa及CaSki细胞株中没有SIP A1蛋白表达,表明SIPA1表达与HPV16/18 E6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属于引发宫颈癌疾病的主要因素,而HPV E6和E7早期蛋白也是导致宫颈癌的关键条件,同时,E6蛋白除了能够明显抑制P53功能以外,还能够有效地降解E6 TP1造成活化状态的Rap水平的升高,从而促使了各类肿瘤的最终发生。SIP A1在近些年来才被发现,和肿瘤浸润转移有着密切关系的基因,又属于Rap1-GTP酶激活蛋白,在长期以来,SIP A1基因一直被认为发挥着抑制癌症基因的功能[3]。有相关研究[4]证明,Rap1和细胞能黏附与转移相关的因子,以活化形式Rap1来促进细胞间的黏附连接,并且非活化形式的Rap1-GAP也可以有效地对黏附连接的形成产生阻止作用,甚至能够让已经完成的黏附连接受到损害,从而又积极参与到人体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过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验,在HPV16/18 E6阴性中的HT3和C33A细胞株中,SIP A1蛋白指标呈现为阳性,但是通过Envision方法进行检测以后,SIP A1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中,其阳性率却显著地高于宫颈癌组织阳性率,并且,HPV16/18 E6蛋白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中的阳性率又显著的低于宫颈癌组织,这种表现从细胞学与组织学上,这充分说明SIP A1和HPV 16/18 E6蛋白的表达呈现着负相关关系,并且表达水平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张莉华研究[5]认为,SIP A1的表达水平和宫颈癌中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着密切关联,该表达水平如果低下或者是没有表达,就会提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通过本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HPV16/18 E6蛋白在患者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SIP A1和E6蛋白之间所存在着的负相关关系,又大大拓展了宫颈癌组织对于E6蛋白功能的作用,这又将使其对有关宫颈癌的转移机制的研究方向更为清晰[6]。因此,可能会成为医学界对宫颈癌转移倾向进行预测的一个主要指标,有着较大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1]陈强.潮州农村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流行特征及人乳头状瘤病毒-52型基因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廖丹梅,宋策,张阳德,等.宫颈脱落细胞学、阴道镜和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1(9):176-177.
[3]Brooks R,Kizer N,Nguyen L,et al.Polymorphisms in MMP9and SI-PA1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nodal metastases in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J].Gynecologic Oncology,2010,15(8):1623-1625.
[4]李芳芳,方红辉,冯志勇,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癌筛查[J].生物技术通讯,2011,29,35(6):309-310.
[5]张莉华,辛华栋,吴士茜.HPV16-E6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0,18(12):142.
[6]袁令芹,岳天孚,郭花玲,等.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2(8):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