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楠 阿 荣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15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科室,是再生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保障部门,只有充分保证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提高医疗护理质最对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决定性作用,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要求,对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及召回制度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时都能够预案可循,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主动处理各类问题并总结了经验积累工作上不足,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要规范化,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建筑布局应该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的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无菌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工作区域天花板、墙壁应无裂缝,不落尘,便于清洁和消毒,三个区域均要安置空气消毒器,固定时间紫外线照射2 h 消毒,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拖地2 次,无菌间每日空气培养一次,无菌物品的培养实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灭菌等生物监测每周1次以上,必须达到合格要求,合格率100%,无菌柜距离地面20 cm、距离天花板50 cm、距墙面5 cm。
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医疗消毒器械由医疗工程科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及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积极配合检修人员沟通协调、同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前提下定期检查各项电、气、管、线及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并妥善保管。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管理质量及患者的安危,工作稍疏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医院的感染热度反应的发生,因此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2.2.1 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每月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制定细致培训计划,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不仅要有扎实护理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牢固消毒灭菌概念和基础技能,要加强掌握医院无菌知识,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岗位职责、使培训人员能够正确并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及职业安全防护的方法,是提高理论水平保证工作质量顺利完成。
2.2.2 严格把好质量关 医院购入一次性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灭菌,由国家批准医医疗用品,三证必须齐全,由护士长和科主任亲自进行验收,并由专业人员管理发放,签名并登记后资料保存。
2.2.3 加强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 对压力蒸汽严格监测,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第一锅进行B-D 实验,生物监测每月一次,并做好记录,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负责灭菌器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严格保证各种记录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消毒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确保消毒灭菌的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2.2.4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各个区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实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2.5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 主要包括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无菌物品质量的供应,因此,只有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保证各个环节质量。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标准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主要有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管理制度:沟通协调制度: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监测制度:物品召回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设备保养维修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器械使用前后查对制度;下收下送制度:停水停电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制度:各区工作制度等等。
2.2.6 严格把好质量关 去污区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回收物品数目,品名、按物品种类分类、清点、要求做到三查四对做好登记,清洗后的器械,进入包装间有检测员认真检查各类器械;器具性能和清洗质量,主要检查器械的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污渍血渍水垢等残留物和锈斑,器械功能是否完好,关节是否灵活,螺丝的松紧度;配件的完好性;锐利器械的刃度:针器类有无钩;管腔类器械是否清洁通畅无损毁等,对尖锐或精密器械有效防护,做好安全保护套防止锐利器械刺伤,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2.2.7 建立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体现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技术以扩展到消毒供应中心,WEI 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内涵,使医院在工作中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促使消毒供应中心向专业化、系统化管理模式发展,医院计算机与消毒供应中心网络管理系统连接后,又为消毒供应中心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机,改变了由原来手工操作繁琐效率低工作程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与其他科室在局域网内共享数据搭建信息平台后为工作带来了便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8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按工作区的要求规范着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针刺、切割等意外损伤以及血液、体液、经皮肤粘膜感染的疾病应引起广泛重视,每次操作前均应戴双侧手套,在清点和污染物品时需要戴防护面罩,穿防渗漏围裙和胶鞋,防止操作时溅到了皮肤、口腔、眼内,各种设备定期保养及时维修,集中清洗,灭菌、减少噪音污染,工作间宽敞便于空气流通,必要时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降温设备,回收各种锐利器械时应注意防止刺伤,各种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利物品不能用手直接取,尽量减少直接刺伤皮肤的机会,一旦发生损伤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伤口,注射免疫制剂,报告感染科并定期跟踪检查。
2.2.9 加强对无菌区储存的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存储原则,由专人负责及发放。进入无菌区时要着装整齐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在接收发放无菌包时要执行三查四对制度即存时查,放时查,发时查:对数量,对品名,对日期,对科室,灭菌后的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色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后手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无菌物品存储有效期达到环境的温度,湿度规定时对使用纺织类的材料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4 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7 d,使用无纺布及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 个月,硬质容器包装无菌物品为6 个月。凡发出的无菌包即使末使用也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的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质量和数量,保持随时供应。
2.2.10 无菌物品发放管理 无菌物品存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有效性,植入及植入性的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灭菌及失效日期等,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消毒供应中心对供应的灭菌物品种类、数量应有去向并登记,如果一旦科室疑似灭菌物品时,科室负责人立即与临床科室沟通,听取意见、综合分析: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估内容形成书面化、记录要真实,必要时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
①发出物品中一旦发现化学、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全部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茵物品并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
②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立即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再次进行相应的监测。
③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灭菌物品合格后无卤物品方可发放。
④检查灭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各种可能性,出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紧急措施中心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此物品。
⑤对使用了生物监测物品不合格的病人建立档案进行跟踪观察。
⑥质量监测员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质量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⑦对该事件进行处理和总结查找缺陷的原因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建立和完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当消毒供应中心物品产生不良事件时无非是设备故障和人为的失误两大主要原因。设备原因只要专业人员认真做到常规监测和维修、保护合理使用设备、尽可能使各种医疗设备使用时间延长,降低医院成本的损耗,使设备相对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人为因素,建立科学有效质量管理制度能够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当出现问题时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认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因此满足临床科室的各种需求,使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加大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1]曹静,温丽红,陈蓉华,等.供应室质量控制及物品应急召回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62-5263.
[2]邓素梅,陈娟.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实施中遇到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2(9):403.
[3]喻船丽,朱娟,叶庆,等.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物品召回模块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516,526.
[4]郑淑明,蒋慧红,姜友芬.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4-225,228.
[5]冉琼玲.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77,179.
[6]张泉.刍议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