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玉建,高 光,呼 丹,温 伟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雏鹅和产蛋鹅的细菌性疾病。雏鹅以拉稀、气囊炎为主要表现。鹅只因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反应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其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会异常繁殖,引起发病。此外,饲料霉变、鹅舍换气不良,氨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尘埃浓度上升及饲养过密、温度骤降等,均可诱发本病。近来我们采用自拟止泻三黄汤治疗一起雏鹅大肠杆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2013年5月长春市双阳区某养殖户从外地购进雏鹅500只,饲养1个月后个别鹅出现精神委靡、不愿吃食的现象,随后的3 d发病数逐渐增多,曾用青霉素饮水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并有12只死亡,故来我院请求出诊。现症检查:患雏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头闭眼,嗜睡。走路摇晃,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多,腹泻,粪便稀薄恶臭,混有血丝、血块和未消化饲料,肛周围粘满粪便,呼吸困难,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死前出现腿抽筋、仰头、扭头等神经症状。病程一般为1~3 d,幸存者生长缓慢。
剖检病死雏鹅,最显著的病变是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波及整个腹腔,特别是心包膜及肝脏表面,气囊也发生纤维素性炎症,表面附着湿润的颗粒凝乳状渗出物。腹腔及心包大量积液,心包液呈淡黄色浑浊。肝脏肿大,表面可见出血点及乳白色纤维素膜附着、质脆。腺胃乳头出血,肝脏肿大、柔软。脾脏轻微肿大,有出血。肠道黏膜出血,易刮落。
涂片镜检:分别无菌采取肝、脾组织触片和心血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单个或成丛、无荚膜、两端钝圆的革兰阴性小杆菌。
细菌培养:以无菌操作取病死雏的心、肝及脾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 h。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1~3mm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边缘整齐、稍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直径1.5~2.5mm、粉红色的圆形菌落。将培养后的典型菌落制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与涂片检查相同的革兰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生化试验:将分离菌做生化试验,该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山梨醇、甘露糖、果糖、蔗糖、产酸产气;不分解淀粉、肌醇和尿素;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鹅大肠杆菌病。
采用自拟止泻三黄汤治疗。方剂组成及用法:黄连30 g、黄芩30 g、大黄20 g、白头翁30 g、穿心莲30 g、板蓝根30 g、龙胆草30 g、茯苓20 g、车前20 g、甘草20 g(100只雏鹅用量),用水煎,每日2次饮水,连用5 d。
经采取上述方法治疗的第3天,雏鹅症状大为缓解,精神、食欲有所恢复,没有出现新的死亡。5 d后鹅群整体恢复正常,痊愈。
雏鹅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平时应做好对本病的预防工作,消除病菌侵入和感染门户。加强饲养管理,喂全价配合饲料,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并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做好鹅舍的消毒工作,及时清除鹅舍内粪便及污物,保持鹅群周围环境清洁卫生,保持鹅舍干燥,垫料要及时更换和消毒。避免外来污水的污染并做好水源的清洁、消毒工作。在雏鹅初饮时,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连续饮用5~7 d,可有效控制发病。
祖国传统兽医学认为,雏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外感疫疠引起的温热病,故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止泻为主。方中黄连、黄芩、大黄均为苦寒之品,能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为君药。白头翁、穿心莲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燥湿止痢之功,能更好地辅助君药发挥解毒燥湿止痢的治疗作用,为臣药;板蓝根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是治疗各种热毒证的常用药物。龙胆草苦寒,既能清肝泻火,又能清利湿热。茯苓、车前渗湿利水止泻,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止泻之功,对雏鹅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疗效。